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时代与百年中国的文化嬗变 被引量:2
1
作者 耿传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共5页
百年中国传统与现代的角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旧压新阶段;以新压旧阶段和当下后传统时代的新旧并存阶段。如何认识"传统",受制于我们看待传统的态度与目的,而我们既往之所以对传统存在诸多的曲解和误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 百年中国传统与现代的角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旧压新阶段;以新压旧阶段和当下后传统时代的新旧并存阶段。如何认识"传统",受制于我们看待传统的态度与目的,而我们既往之所以对传统存在诸多的曲解和误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现代观"的主观、武断和生硬,因之也就失去了真正理解传统并与之交流沟通的契机和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拟设一个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的具有超在性的"第三方立场",从比较中立的立场促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视与对话,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加深和激活我们对传统和现代的理解,不拘一格地从传统和现代中吸取我们所需要的精神文化资源,以满足我们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后传统时代的遂生、安所的双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传统时代 文化嬗变 超在性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安丽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6,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具有理论层面的资源支撑价值、实践层面的经世致用价值、文化层面的文脉赓续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中形成的优...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具有理论层面的资源支撑价值、实践层面的经世致用价值、文化层面的文脉赓续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中形成的优秀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内容,具有重要时代价值,蕴含推进其时代化的丰富资源。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推进中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要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融通;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点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 “两个结合”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时代融合的山西民歌合唱音乐创编
3
作者 冯晓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近年来,山西民歌合唱艺术在中国合唱舞台上大放异彩,影响广泛。这些作品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和声创编新颖,艺术表现独特,而且依托山西丰厚地域资源,底蕴立意极富乡韵。尤其在合唱创编方面,融汇多声技法,紧扣时代脉搏,音乐风格有其独到之处... 近年来,山西民歌合唱艺术在中国合唱舞台上大放异彩,影响广泛。这些作品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和声创编新颖,艺术表现独特,而且依托山西丰厚地域资源,底蕴立意极富乡韵。尤其在合唱创编方面,融汇多声技法,紧扣时代脉搏,音乐风格有其独到之处,体现出民间文化朴实美与音乐创作艺术美的有机融合,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民歌合唱创编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民歌合唱 传统时代融合 合唱音乐创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国的节日购物与集市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贤亮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9-112,共4页
自秦汉以来形成明晰的岁时节俗的时间观念及娱乐文化后,古人的许多购物活动就与一些固定的节期相重合,如一月一的元旦、五月五的端午节、七月七的七夕节等,这些节期的划定存在月内取中、年内对称、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规律。除了依... 自秦汉以来形成明晰的岁时节俗的时间观念及娱乐文化后,古人的许多购物活动就与一些固定的节期相重合,如一月一的元旦、五月五的端午节、七月七的七夕节等,这些节期的划定存在月内取中、年内对称、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规律。除了依岁时节俗形成的购物活动,民间还长期存在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购物活动,市、镇、店、场、街、墟、步、埠、行等,都是集市交易与日常购物的中心所在,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各种需求。这些丰富的购物活动既是古人生产工作、日常生活所需,也是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状态在日常生活上的生动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时代 岁时节俗 集市 购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业时代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邵侃 商兆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6-910,914,共6页
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传统农业时代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其减灾功能及对今天的历史借鉴作用。方法文献资料分析与灾害学研究。结果根据古代救荒书、农书和地方志等资料,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中的防灾救荒措施,划分为土壤耕作技术、田间... 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传统农业时代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其减灾功能及对今天的历史借鉴作用。方法文献资料分析与灾害学研究。结果根据古代救荒书、农书和地方志等资料,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中的防灾救荒措施,划分为土壤耕作技术、田间管理和收获储藏技术、耕作制度、抗灾作物品种选育和引进推广四大类。结论传统农业减灾技术措施的实行,提高了减灾行动的主动性,有效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在传统农业时代的减灾备荒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当今农业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时代 自然灾害 农业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长红利时代我国大国发展战略的转型 被引量:6
6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7,共8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对外开放红利,实施了赶超型发展战略。经过赶超战略的实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的目标要由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资源禀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对外开放红利,实施了赶超型发展战略。经过赶超战略的实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的目标要由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发生了变化,支持长期高速增长的传统红利在逐渐消退,表明传统增长红利时代的终结与新增长红利时代的到来。新增长红利时代需要以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核心创造新的增长红利,以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新增长红利时代经济增长的红利空间在于结构红利、创新红利、人力资本红利和综合配套改革红利。围绕新增长红利空间的创造,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从追赶型战略转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这一战略的内容包括:在战略思路上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战略目标上要从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国富向民富转变。在战略内容上要从结构多元化向结构高级化转变,经济增长的机制从规模报酬不变转向规模报酬递增,经济政策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在战略支持方面,政策支持要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体制支持由速度数量型经济体制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体制,组织支持要促进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传统增长红利时代 新增长红利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海 周曦曦 陈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64,共16页
数字经济时代,组织所面临的环境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目前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仍然沿用传统工业时代的环境特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组织任务环境的观点进行了回顾,指出了传统观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适应性挑战,进而提炼... 数字经济时代,组织所面临的环境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目前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仍然沿用传统工业时代的环境特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组织任务环境的观点进行了回顾,指出了传统观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适应性挑战,进而提炼出数字经济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的新特征,最终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任务环境 传统工业时代 数字经济时代 开放性 互联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筱荣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90,共10页
微时代给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解构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文化的世俗化消解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谣言的裂变化降低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价值的多元化弱化了执政党意识形态... 微时代给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解构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文化的世俗化消解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谣言的裂变化降低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价值的多元化弱化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当前要采取积极措施,科学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一是树立网络微观执政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党新形象;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微民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三是关注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开展分众化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四是推动执政党意识形态进入各类微媒体,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微理论阵地建设;五是培育不同平台型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 执政党 意识形态安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发展背景下收视注意力变化及其对电视剧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姚皓韵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媒介发展为大众传播带来巨大变化,影响了收视方式,也影响了观众对电视剧的注意力投入。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呈现出与收视氛围、收视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特征变化——投入程度变深,投入时间缩短。观众的注意力从更... 媒介发展为大众传播带来巨大变化,影响了收视方式,也影响了观众对电视剧的注意力投入。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呈现出与收视氛围、收视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特征变化——投入程度变深,投入时间缩短。观众的注意力从更换率低的、长时间的、无互动性的内容转移到更换频繁的、短时间的、有互动性的、社交式的内容上。在此情境下,电视剧创作必然呈现符合观众与媒介间注意力法则的新趋势——内容长度缩短,情节强度增强,以及对互动性进行一系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时代 PC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注意力 内容长度 情节强度 互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沿革──“资源─体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勃 金柱演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可行性分析 发展沿革 国家权力 经纪体制 经济资源 传统时代 国家政权 王安石变法 资源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行为与当代审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行为状态 传统时代 日常行为 艺术作品 高雅艺术 审美经验 艺术接受 日常生活 艺术创作 现代主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周时期大型院落式建筑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9,共11页
商周时期大型院落式建筑可分为"堂庑一体式"、"堂厢分离式"和"二进式"三类。"堂庑一体式"是商代大型院落建筑的典型形制,"堂厢分离式"是周代流行的典型院落形制,二者在主体殿堂的形... 商周时期大型院落式建筑可分为"堂庑一体式"、"堂厢分离式"和"二进式"三类。"堂庑一体式"是商代大型院落建筑的典型形制,"堂厢分离式"是周代流行的典型院落形制,二者在主体殿堂的形制、柱网结构、门与台阶的设置、堂外廊柱、围墙、回廊、门塾的位置、庭院空间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二进式"院落则介于以上两型之间,具有商代和周代大型院落建筑的双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落式建筑 堂庑一体式 堂厢分离式 二进式 时代性及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曦曦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10期84-86,共3页
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现有研究中缺乏对这些变化的系统思考。鉴于此,文章首先对传统工业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的主要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特征进行提炼,归纳出技术... 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现有研究中缺乏对这些变化的系统思考。鉴于此,文章首先对传统工业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的主要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特征进行提炼,归纳出技术开放性、需求互动性、竞争不确定性和制度模糊性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任务环境 传统工业时代 互联网情境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