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商旅游文化对传统旅游文化的突破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恩重 陈来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6,共6页
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徽商旅游在经济繁荣、思想宽松背景下的释放,对传统旅游文化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尚未发展到足以彻底推翻传统思想观念,徽学渊源生存的传... 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徽商旅游在经济繁荣、思想宽松背景下的释放,对传统旅游文化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尚未发展到足以彻底推翻传统思想观念,徽学渊源生存的传统社会环境未能发生本质的变化,徽商文化对传统旅游文化的突破和超越也不可能十分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旅游文化 传统旅游文化 突破与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记忆的传统文化旅游地空间溯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0,共7页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传统文化旅游 空间溯源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耦合研究——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玮 黄震方 +1 位作者 吴丽敏 朱云峰 《热带地理》 2015年第6期917-925,共9页
以景观美和生态美的关系研究为基点,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平衡不完全区组比较评判法,实证分析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的耦合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案例地整体景观破碎度较高,但... 以景观美和生态美的关系研究为基点,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平衡不完全区组比较评判法,实证分析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的耦合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案例地整体景观破碎度较高,但不同景观组分受到人为干扰的程度不同,景观斑块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较为适中,但斑块面积、空间分布及空间集聚度存在结构性差异;2)本地居民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景观审美感知较好,但更偏好"十里秦淮"优美的自然风光及蕴含丰厚城市记忆要素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3)总体上,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存在耦合互补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特色不断缺失,"去地方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代表,其担负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功能,应该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统文化旅游 景观格局 景观审美 耦合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价值释放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欣阳 《福建茶叶》 2019年第4期78-79,共2页
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也是多种多样。开发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丰富我国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对于调动广大人民... 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也是多种多样。开发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丰富我国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对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开发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还能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概念,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价值释放的几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旅游文化 开发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自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的反凝视传播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怡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60,共10页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基于共同体意识和自主性的统一构建出系统化的“反凝视”文化传播矩阵,从节庆、表演、民俗、影像四个维度呈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民族节庆仪式体现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独立,自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基于共同体意识和自主性的统一构建出系统化的“反凝视”文化传播矩阵,从节庆、表演、民俗、影像四个维度呈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民族节庆仪式体现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独立,自觉输出民族价值观和人生观;民族文艺表演通过沉浸式的感染与阐释,积极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民族民俗传习彰显了对民族文化景观的坚守与扩散,坚定维护民族文化特殊性;民族影像纪录呈现跨越时空的异域文化之旅,系统推进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 反凝视传播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