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传统文论的互相成就 |
谭好哲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从“体系”的眼光看中国传统文论和文学批评 |
蒋凡
羊列荣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3
|
价值、形态与方式: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及其省思 |
任美衡
雷艳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释“切”——传统文论关键词研究之一 |
任先大
|
《云梦学刊》
|
2007 |
2
|
|
5
|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存活”现象及其规律 |
古风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13 |
1
|
|
6
|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重构——评万伟成《观人诗学》 |
李克和
陈恩维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7 |
0 |
|
7
|
写作学的古与今:当代写作学建构的传统文论视角 |
刘飞
|
《写作》
|
2021 |
0 |
|
8
|
创造性——论王国维化传统文论为现代美学 |
姚全兴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7 |
0 |
|
9
|
在传统文论与现代美学之间——梁启超美学思想新探 |
郭勇健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0 |
|
10
|
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合法性反思 |
傅其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1
|
中国文论的普世价值初论 |
殷国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2
|
中国文论的普世价值再论 |
殷国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3
|
中国传统舞蹈批评特征及模式刍议 |
慕羽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0 |
|
14
|
诗人言诗——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主体研究 |
褚燕
|
《长江学术》
|
2007 |
1
|
|
15
|
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文化传统与话语特色 |
谢柏梁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7 |
2
|
|
16
|
《中国现代文论的体系话语》 |
贺根民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7
|
日本没有文论却出现了大江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中国传统文学体类与西方不同 |
|
《贵州文史丛刊》
|
1986 |
0 |
|
19
|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学之根 |
罗孝廉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10 |
0 |
|
20
|
中国文艺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反思——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16届年会会议综述 |
谷乾鹏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