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传统出发,重构中国汉字学学科体系 |
李运富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应用 |
周晓文
宋继华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3
|
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语言教学 |
李运富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4
|
岭南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王娟
罗胜京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5
|
中国古文字学的特征及其形成 |
祝敏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6
|
试论《在昔篇》在古文字书法学研究中的意义 |
靳永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7
|
国际视角下的汉语文字学研究——评《汉语文字学》 |
李晓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8
|
历史性:汉字阐释的原则 |
黄德宽
常森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9
|
也谈“象”与“像”的使用和分工 |
王大新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0 |
|
10
|
喜读具有特色的新著《训诂学》 |
郭子直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1
|
基于模块化的幼儿园家具设计研究 |
蔡宜静
富艳春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9 |
24
|
|
12
|
“六书”中的两个矛盾——转注、假借新论 |
王凤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3
|
论字符的同音替代及其意义 |
刘宁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4
|
训诂学同中学语文文言文作注和教学浅谈 |
袁家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4
|
|
15
|
书序两篇 |
陆宗达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应该建立科学的汉字学(一)——评《汉字形体学》 |
王凤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7
|
应该建立科学的汉字学(二)——评蒋善国先生《汉字的组成及其性质》 |
王凤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