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
1
作者 楚国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等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之所在。为此,应实现群体优先与制度优先相契合,发挥个体积极性;道德责任与契约责任相契合,培养现代责任主体;伦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相契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转型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转型的四种类型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转型 文化现象 学风 发展历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时期发展路径的思考——评《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研究》
3
作者 晏景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55,共2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和后现代文化思想潮流的冲击与多重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向承续传统、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此,杨清撰写了《行...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和后现代文化思想潮流的冲击与多重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向承续传统、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此,杨清撰写了《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研究》一书,于201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有四章内容,分为上下两篇,由浅入深地向读者阐述了传统文化转型时期的民族器乐文化以及影响转型时期民族器乐艺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后现代文化 民族器乐 思想潮流 发展路径 传统文化转型 多重影响 发展的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智与启志:“愚公移山”在近代中国的转型与传播
4
作者 史可人 赵兴胜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
近代以来,“愚公移山”故事开始脱离经典传承常态轨道,成为时人开启民智以救国的话语文本:传播层面,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思潮的变迁,该故事以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与传播,实现了突破精英阶层的民间流传。精神内涵层面,... 近代以来,“愚公移山”故事开始脱离经典传承常态轨道,成为时人开启民智以救国的话语文本:传播层面,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思潮的变迁,该故事以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与传播,实现了突破精英阶层的民间流传。精神内涵层面,近代学人基于科学性重新认知该故事,以现代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观念解读与诠释,推动了其祛神化转型。社会功能层面,自晚清起,愚公故事便活跃于实业救亡派和抗战救国派的政治表达中。在毛泽东的重塑下,它开始具备革命意象以动员民众,成为与民族危亡相关联的政治话语。愚公故事近代传播过程中大众化、祛神化、政治化的特点奠定了其现代化的内涵基因,承担了“启智”与“启志”的双重历史使命,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迸发出更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成功实现近代转型的经典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传统文化转型 现代化 科学主义 民族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儒家式民本迈向现代式民主——民权思想探源及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 被引量:1
5
作者 严晶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
民本思想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华法文化的精髓。清末的思想家们立足于这一传统的思想,对西方的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创制出"民权"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词。在民本—民权—民主的转化中,彰显着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民本思想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华法文化的精髓。清末的思想家们立足于这一传统的思想,对西方的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创制出"民权"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词。在民本—民权—民主的转化中,彰显着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凸显了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 民权 传统法律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现实主义的成熟——从茅盾文学奖农村题材作品《平凡的世界》探讨现实主义
6
作者 张瑜 刘兴禄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新时期,理论界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说明对其发展走向的把握还不是很明确。对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人物心理的透视和传统文化转型的洞察两个方面作为切入口,进行浅析,以期对现实主义的发展起到疏通脉络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人物心理透视 传统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