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群 王荣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维度。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宏观任务,二是确定课程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选择课程内容需要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内容分类可采用操作性较强的四类七领域划分法... 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维度。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宏观任务,二是确定课程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选择课程内容需要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内容分类可采用操作性较强的四类七领域划分法。在符合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和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实施方式的选择需要把握时代性、探究性、重实践、重体验的原则,以此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北京扫描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群 王荣珍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
基于北京市小学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调查显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以传统经典为主,课程实施方式与课程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确定及教材选择依据不一,实施效果超越了传统文化教育范畴。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计缺乏系统的思考与规划... 基于北京市小学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调查显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以传统经典为主,课程实施方式与课程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确定及教材选择依据不一,实施效果超越了传统文化教育范畴。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计缺乏系统的思考与规划,课程内容及教材选择缺乏针对性,课程目标窄化,实施效果有待改进,教师培训有待加强。建议有关部门及学校明确传统文化的课程管理与实施机制,全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重视教师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课程 国学经典课程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及创新思路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争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9-41,共3页
民族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的重任。民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根据时代特点和教育对象特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民族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的重任。民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根据时代特点和教育对象特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从而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传统文化课程 创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评《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4
作者 李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I0008-I0008,共1页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文化断层”与“价值稀释”的双重挑战。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文化断层”与“价值稀释”的双重挑战。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体形式、学段和学科要求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和科学部署。这表明,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校人文环境塑造,更肩负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玉红 高悦敏 +1 位作者 刘义婧 许小丽 《福建茶叶》 202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优化课程设计,深入开展品茶、书法会等多种交互式文化体验活动,实现立德树人,思政育人。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 政教学实践 文化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探讨——评《中国传统文化教程》
6
作者 李晓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06-I0006,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综合性的民族文化素养,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方面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综合性的民族文化素养,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方面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材研发的成果当中,曹启富和向天华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教程》(2014年12月1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文化内涵、思想动态进行了动态化的梳理与再现,充分肯定与总结了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现代价值,并从政治、科技、艺术、文学、社会生活等各个角度引发了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的再阐释,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素养 引导作用 传统文化课程 思想动态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课程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胜高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7-52,共6页
大学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课程体系,总任务是要落实四个讲清楚,形成相对完善的学理系统,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系统讲授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中所形成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 大学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课程体系,总任务是要落实四个讲清楚,形成相对完善的学理系统,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系统讲授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中所形成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按照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学科融合的思路,形成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基本学理和核心价值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课程 学理建构 立德树人 时代要求 新文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课程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精与髓——评《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
9
作者 郁东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I0006-I0006,共1页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幼儿教育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聆听先辈的思想,汲取其中的智慧,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对于幼儿...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幼儿教育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聆听先辈的思想,汲取其中的智慧,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教育 传统文化课程 教育课程体系 主题式课程 幼儿园 指导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满意当下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吗--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丁奕然 吕立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校本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目前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满意度进行讨论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全国120所中小学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的课程满意度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对当下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的满意度总体... 校本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目前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满意度进行讨论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全国120所中小学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的课程满意度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对当下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的满意度总体上差强人意,但是学生感知到的课程质量仍旧略显不足,且主要呈现出被动型满意、妥协型满意、优异型满意、落差型满意与自主型满意五种样态。这显示出当下部分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存在课程定位基于主观臆测、课程内容未经有效筛选与课程实施方式单一说教的问题。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品质提升的建议:全方位营造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因应时代价值重塑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以学科建设保障课程实施的文化资源与专业师资,注重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体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 课程满意度 课程实施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一瓢”饮 探“三千”味:传统文化教育的“可为”与“应为”
11
作者 李群 王荣珍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1,共3页
从现阶段北京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对课程价值疏于考虑、堆砌资料不求甚解等问题。在缺乏专门的教学时间、教师专业素养受限、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目标制定具体化... 从现阶段北京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对课程价值疏于考虑、堆砌资料不求甚解等问题。在缺乏专门的教学时间、教师专业素养受限、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目标制定具体化、问题探究深入化、观照当代现实化和继承发展创新化,是提升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课程 教学目标 课程价值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德如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3,共6页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要真正走向课程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走基于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之路。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要真正走向课程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走基于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之路。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文化自觉 传统课程文化 国际课程文化 本土课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