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审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婧娴 《今古文创》 2020年第32期61-62,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带来的影响较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使得声乐艺术审美观念发生巨变。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 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带来的影响较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使得声乐艺术审美观念发生巨变。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积淀,声乐艺术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审美观念方面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审美的视角,就声乐艺术的审美观进行了梳理,以掌握传统文化审美对声乐艺术审美观带来的影响,在声乐艺术中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审美 声乐艺术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卷气文化审美对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启示
2
作者 王佳 《丝网印刷》 2025年第2期55-57,共3页
书籍体现了学术氛围——一种文化和精神追求,这种氛围应该展现书籍的优雅风度和设计师的学术精神,作为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化载体呈现出设计者的学养品格等内在精神,并能够用抽象化的艺术设计语言在视觉上传达书籍文本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书籍体现了学术氛围——一种文化和精神追求,这种氛围应该展现书籍的优雅风度和设计师的学术精神,作为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化载体呈现出设计者的学养品格等内在精神,并能够用抽象化的艺术设计语言在视觉上传达书籍文本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在其表现手法上设计形式要与文本内容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 传统文化审美 书卷气 当代书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审美文化对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晓晴 董梅 《乐器》 2011年第12期56-58,共3页
本文从传统音乐的渗透、传统文化的吸引和传统审美文化的引导三个方面诠释了传统审美文化对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提出了中国流行音乐依靠传统审美文化寻找新的创作动力和创新源泉,传统审美文化借助流行音乐得到不断传承和弘扬的观点。
关键词 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流行音乐创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丝绸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文杰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3,47,共4页
分别从色彩、材质、纹样和象征寓意四个方面阐述了丝绸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丝绸不仅是传统审美文化的表现载体,同时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构建主体。
关键词 丝绸 中国 传统审美文化 表现载体 构建主体 色彩美学 哲学思想 审美观念 丝绸服饰 政治宗教 特色 民间风俗 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看中西方传统审美文化之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芸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9期22-23,共2页
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分别是中西方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各自对"似""空间""物我"的艺术诉求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文章采用比较法结合具体作品对中西方传统审美文化的差异进行... 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分别是中西方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各自对"似""空间""物我"的艺术诉求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文章采用比较法结合具体作品对中西方传统审美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和认识其内在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鸟画 静物画 传统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统审美文化对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6
作者 金莹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3期164-164,共1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有着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文章从传统音乐的渗透、传统文化的吸引和传统审美文化的引导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对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流行音乐 音乐创作 传统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看电影人物的塑造——以《金陵十三钗》为例
7
作者 徐冲 《消费电子》 2013年第20期202-202,共1页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在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一直备受肯定。本文将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根据电影中人物的角色设定,探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该片人物塑造中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人物塑造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教学实践中对苏州传统审美文化及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8
作者 李红霞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3期4-8,共5页
苏州具有深厚的传统审美文化底蕴和氛围。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苏州不仅没有丢弃掉自身的审美文化传统,而且对其进行了非常成功的保护、改造、创新和发展,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苏州一方面继承和保护着城市的审美文化传统,使... 苏州具有深厚的传统审美文化底蕴和氛围。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苏州不仅没有丢弃掉自身的审美文化传统,而且对其进行了非常成功的保护、改造、创新和发展,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苏州一方面继承和保护着城市的审美文化传统,使其以活生生的形态在城市文化和生活中延续;另一方面苏州欢迎和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审美和艺术思潮,以学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理解、吸收和利用西方现代审美与艺术。因此,苏州大学的美学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美学实践课,作为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和理解当下对西方审美特点吸收利用可能性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教学 苏州 传统审美文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咏月与传统审美心理的适合
9
作者 刘利侠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3期44-50,共7页
儒、释、道三家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而稳定的心理——对中庸、和谐、纯净、虚幻和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月亮作为客观存在的宇宙星球,蕴含着中庸、和谐、纯净、虚幻和宁静的美学内涵。中国古代文学中大量的灵动、优美的咏... 儒、释、道三家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而稳定的心理——对中庸、和谐、纯净、虚幻和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月亮作为客观存在的宇宙星球,蕴含着中庸、和谐、纯净、虚幻和宁静的美学内涵。中国古代文学中大量的灵动、优美的咏月诗赋的产生,正是审美活动中主观意识与客体特征相互适合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月 传统审美文化 心理适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审美文化叙事模式的转变——在解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10
作者 潘知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5-72,共8页
就本质研究的层面而言,审美观念的变化实际就是两种叙事之间言说与沉默关系的一种较量.让从前沉默的言说,让从前言说的沉默,从合理性中找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找到合理性,从旧的秩序找到新的秩序,总之是冲破传统的歌颂与批判的两项... 就本质研究的层面而言,审美观念的变化实际就是两种叙事之间言说与沉默关系的一种较量.让从前沉默的言说,让从前言说的沉默,从合理性中找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找到合理性,从旧的秩序找到新的秩序,总之是冲破传统的歌颂与批判的两项对立的模式,边缘开始向中心挑战.当然,说到底,任何一种叙事策略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反抗中心而追求边缘也不过是一种叙事策略,最终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巴尔特说得好:“他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根本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历史叙述正在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审美文化 叙事模式 传统叙事 传统审美文化 叙事策略 艺术家 意识形态 康定斯基 深度空间 罗布-格里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装大片之审美文化反思
11
作者 刘艳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1期15-16,共2页
近年来为了进军世界影坛,获得世界电影大奖,一些导演掀起了中国古装大片的热潮,他们似乎认为只有古装大片才更有潜力冲击世界电影大奖。然而事实不如预期,这些大片不仅未得大奖就是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口碑,这不得不让国人反思。
关键词 古装大片 大美 审美文化传统 内涵 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审美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意义——谈通识课程《美学》的教改实践
12
作者 张仁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11期48-51,共4页
当前的通识课程《美学》的教学改革必须探索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审美人生观与教育观的课程形式,用来加强其作为通识课程的人文性质,以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审美素质,进而强化对其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培养与教育。儒家审美文化就告诉我... 当前的通识课程《美学》的教学改革必须探索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审美人生观与教育观的课程形式,用来加强其作为通识课程的人文性质,以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审美素质,进而强化对其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培养与教育。儒家审美文化就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儒雅的人,要具有君子风度。“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代先贤提出的审美思想,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被历代社会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今天当我们的社会被功利观念所左右的时候,不妨从我们的先人那里寻找我们所缺失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审美文化 当代大学生 通识课程 《美学》 教改实践 儒家 意义 审美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媒体语言与汉民族传统审美观念的背离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梅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审美观念 民族传统 媒体语言 背离 民族文化精神 传统审美文化 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体现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启文 刘亚林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119-119,共1页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有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视觉资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以吉祥祈愿为主题的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有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视觉资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以吉祥祈愿为主题的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包括了人生各种需要的方方面面,其形式特点是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体现。当今,在加入原创设计的背景下,开发和建立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设计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吉祥图案 中国特色 视觉传达 现代 传统审美文化 设计语言 中国本土化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中传统艺术形式与元素的借鉴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瑞 《教师》 2011年第3期126-126,共1页
动画史中那些可以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在国际上普遍得到认可的都是富含民族性,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作品。书法、国画、诗歌、茶艺、雕塑、建筑、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基,独具中国的文化韵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缩影。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动画 艺术形式 借鉴 元素 传统审美文化 民族色彩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周春芽的艺术创作
16
作者 李继开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周春芽是当代艺术领域中一位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周春芽的绘画从其主题到语言表现多少承接了中国历史中文人的遁世的美学趣味与关于自由、关于生命力表达本身的自发实践。本文通过简单陈述周春芽创作的历史背景,来阐释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 个人气质 时代背景 传统文化审美 周春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与“和谐社会”
17
作者 宁钢 汪水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在当前中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现实环境下,传统的美学研究方法正日益退场,美学走向生活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美学在当前中国语境下走向"生活美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对生活美学的建... 在当前中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现实环境下,传统的美学研究方法正日益退场,美学走向生活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美学在当前中国语境下走向"生活美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对生活美学的建构进行了探究,以服务于"和谐社会"创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 审美日常生活化 审美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服装图案与色彩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青山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3,共2页
远古先民的服装以能遮羞蔽体、御寒取暖为目的,尽管也有部分地域的先民用动物的牙齿、贝壳等作为装饰点缀在服装上,但服装的作用还是以实用性为主。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在服装的图案和色彩上下功... 远古先民的服装以能遮羞蔽体、御寒取暖为目的,尽管也有部分地域的先民用动物的牙齿、贝壳等作为装饰点缀在服装上,但服装的作用还是以实用性为主。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在服装的图案和色彩上下功夫。除了男女服饰的分别,还有四季交替时衣着的变化,并开始通过不同的服饰纹样、色彩、图案彰显个人风骨,服装也随之成为一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文化载体。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图案描绘和色彩运用是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窥探宋代服装上的图案与色彩的内容形式,总结其艺术风格,有助于进一步领略宋代社会的人文风味,深化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服饰 美学追求 传统审美文化 服饰纹样 文化载体 远古先民 实际效用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雪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88,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生活展开重构,使二者有机融合,重新建构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传统审美文化当中,从中汲取养分。2018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生活展开重构,使二者有机融合,重新建构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传统审美文化当中,从中汲取养分。2018年,著名运动品牌“李宁”旗下子品牌“中国李宁”,受邀参加纽约时装周。应组委会要求,“李宁”提高了发布产品中中国元素的整体比例,并推出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的作品--“悟道”系列。该系列一经发布,好评如潮,并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由此,“李宁”开始转变设计理念,开始在服装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而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意到国潮风对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也开始在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国潮”设计风格,逐渐成为中国当前服装设计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成为中国当代服装设计的典型风格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当代审美价值 好评如潮 运动品牌 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白华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超越之思
20
作者 金路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4期28-30,共3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主客关系对立基础之上的美学传统,中国古典美学更强调主客关系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和谐美学思想。尽管这种和谐美学思想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体间性美学观有着某些类似性的特点,但也有不同的方面。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宗白华 传统审美文化 和谐统一 主客关系 美学思想 美学传统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