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绘画在当下主题创作中的施展空间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时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西画东渐,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美术革命将矛头直指传统文人画,认为其与西方古典绘画相比是不科学的,在造型、明暗表现等方面存在不足。继之,在主题性创作方面,认为其隐逸与自娱脱离现实。在抗战美术时期,写实手法...
西画东渐,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美术革命将矛头直指传统文人画,认为其与西方古典绘画相比是不科学的,在造型、明暗表现等方面存在不足。继之,在主题性创作方面,认为其隐逸与自娱脱离现实。在抗战美术时期,写实手法胜出。特别是在新中国,由于苏联的影响,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将西方现代派隔离,使得很长时期,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绘画被视为封建与颓废的艺术,而远离新中国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在主题性创作方面,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艺术交流的展开,对西方现代派绘画以及对传统艺术的重新审视,使得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又重新被纳入到中国艺术家的眼界,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当下中国的主题性创作应该本着"传统为基、现代为用、中西融合、特色发展"的精神探寻传统文人画和西方现代派的施展空间。本文对此进行理论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西方现代绘
画
主题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对传统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作先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426-426,共1页
通过对茶禅文化的内涵,乃至精神特性进行具体分析,我们看到,其能够为传统文人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当然,在传统文化与艺术理念日益传承与融入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融入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其必然能够为传统文人画的创新...
通过对茶禅文化的内涵,乃至精神特性进行具体分析,我们看到,其能够为传统文人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当然,在传统文化与艺术理念日益传承与融入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融入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其必然能够为传统文人画的创新与创作,提供全新动力。本文拟从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分析入手,结合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阐述,从而具体探究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对整个传统文人画创作发展之间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禅文化
精神特性
传统文人画
发展机制
思维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帖味用笔到碑味用笔——传统文人画两大用笔体系的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4期41-45,共5页
笔墨乃中国画之本。宋元以降,文人画体系渐趋成为中国画之主流,在这一体系中,以书法用笔入画成为笔墨之最重要的命题。然而,以往论及“以书入画”,往往以笼统的“书法”概念含混过去,而鲜有具体细微的探究和剖析试问自古以来都将以书入...
笔墨乃中国画之本。宋元以降,文人画体系渐趋成为中国画之主流,在这一体系中,以书法用笔入画成为笔墨之最重要的命题。然而,以往论及“以书入画”,往往以笼统的“书法”概念含混过去,而鲜有具体细微的探究和剖析试问自古以来都将以书入画之理作为一个规律贯穿始终,然而入画之书法用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吴昌硕
书法审美
审美特征
审美趣味
中国
画
审美取向
碑刻
以书入
画
意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人画的绘画特点研究--评《南画十六观》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文人画的发展可以说是古代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浓厚一笔。品读《南画十六观》,实则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整个发展历程的品读,对文人画的绘画特点的全面评析。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绘
画
特点
特点研究
历史发展进程
艺术体系
品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大千“文人”身份蜕变对文人画的反诘
5
作者
杨小晋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0期96-97,共2页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画家。他所在之世,文人画传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文人"被置于新文化向度中检视其根基和本质。这种挑战和检视,使那些生逢乱世。
关键词
张大千
传统文人画
身份
文人
画
传统
时代特征
蜕变
文人
传统
中国
画
文化向度
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艺中国画教学体系的探讨
6
作者
刘伟冬
《艺苑(美术版)》
1996年第1期22-24,共3页
任何一个学科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中国画专业当然也不例外。历史地来看,中国画作为一门学科列为高等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如果从1912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所设的中国画科算起,
关键词
中国
画
专业
中国
画
教学
艺术教育
教学大纲
传统
素描
刘海粟
学院化
艺术院校
素描基础
传统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锤炼语言——评张华清油画艺术成就
7
作者
刘典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3期63-64,共2页
唐代著名大诗人贾岛在诗中写道:“夜吟晓不休,苦吟神鬼愁,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炼字琢句的严格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两句诗竟推敲了三年方获肯定,这是何等的认真与执著!其中也暗示了一个道理:技巧经过千锤百炼,才能...
唐代著名大诗人贾岛在诗中写道:“夜吟晓不休,苦吟神鬼愁,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炼字琢句的严格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两句诗竟推敲了三年方获肯定,这是何等的认真与执著!其中也暗示了一个道理:技巧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臻于完美,达到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境地。 近读张华清俄罗斯油画写生展,更使我加深了这种认识,站在张氏油画面前留连再三,不愿离去。经得起推敲,才能留得住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
画
艺术
锤炼语言
油
画
风格
俄罗斯
张华
油
画
写生
现实主义
传统文人画
审美体验
基本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画”到“一墨”的演变
被引量:
1
8
作者
惠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2期24-28,共5页
一 早在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山水松石格》中,就有“信笔妙而墨精”的对笔法,墨法的共同要求;有“或离合于破墨”对“破墨”的提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高墨犹绿,下墨犹赪”,道出了墨所含的色彩感。有些观点认为“绿”“赪”是指...
一 早在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山水松石格》中,就有“信笔妙而墨精”的对笔法,墨法的共同要求;有“或离合于破墨”对“破墨”的提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高墨犹绿,下墨犹赪”,道出了墨所含的色彩感。有些观点认为“绿”“赪”是指山上山下的石色,我以为不然。考之古代墨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
画
”
书法
墨法
中国
画
笔法
精微化
审美心理
文人
画
传统
北宋
元代绘
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绛彩瓷艺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昌兵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51-255,共5页
晚清民国初年 ,浅绛彩瓷盛行。瓷板画是浅绛彩瓷艺的精华 ,代表了浅绛彩瓷画艺术的最高水平。浅绛彩瓷画的题材以山水为多 ,花鸟、人物也有不少。山水题材之艺术风格深受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4个方面 :仿摹文人画用色 ,赭...
晚清民国初年 ,浅绛彩瓷盛行。瓷板画是浅绛彩瓷艺的精华 ,代表了浅绛彩瓷画艺术的最高水平。浅绛彩瓷画的题材以山水为多 ,花鸟、人物也有不少。山水题材之艺术风格深受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4个方面 :仿摹文人画用色 ,赭、绿相间 ,淡抹轻染 ,色调幽浅 ;借鉴文人画构图传统 ,讲究平远、高远或深远 ,以平远法为多 ;表现手法往往以写意为主 ,大量使用皴法 ,注重诗书款印与画面结合 ;突出高洁、淡隐主题 ,意境超凡幽远。浅绛彩花鸟、人物瓷画较多地受当时海派绘画的影响 ,多“松鹤延年”、“国色天香”等迎合市民阶层的吉祥寓意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绛彩瓷
画
仿摹
传统文人画
海派绘
画
陶瓷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艺术与汉字规范化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何年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7-29,共3页
书法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有跟其他造型艺术相通的地方,特别是跟中国传统文人画相通的地方很多;但书法又是一种个性很强的造型艺术,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最有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地方,我以为有两点:第一,书法是以汉字—包括隶变...
书法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有跟其他造型艺术相通的地方,特别是跟中国传统文人画相通的地方很多;但书法又是一种个性很强的造型艺术,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最有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地方,我以为有两点:第一,书法是以汉字—包括隶变以前以象形为构形基础的古汉字和隶变以后以笔画为构形基础的今汉字—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隶变
文字内容
唐楷
右卿
二王
篆隶
甲金文
唐玄度
秦诏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自己的路
11
作者
戴汉志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3期54-55,共2页
黛娜(DEBORAH NASH),是一位英国的画家,去年九月来南京艺术学院留学。她生于1961年,198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美术系,在艺术和实用艺术方面(包括绘画、服装和插图)又工作和实践了三年。黛娜来南艺留学实际上不是为了在中国画、装饰等方面有...
黛娜(DEBORAH NASH),是一位英国的画家,去年九月来南京艺术学院留学。她生于1961年,198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美术系,在艺术和实用艺术方面(包括绘画、服装和插图)又工作和实践了三年。黛娜来南艺留学实际上不是为了在中国画、装饰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是为了在了解中国艺术的一些技巧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美术
NASH
南京艺术学院
传统文人画
拼贴
画
中
构成基础
《风景》
造型过程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绘画在当下主题创作中的施展空间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时兵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文摘
西画东渐,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美术革命将矛头直指传统文人画,认为其与西方古典绘画相比是不科学的,在造型、明暗表现等方面存在不足。继之,在主题性创作方面,认为其隐逸与自娱脱离现实。在抗战美术时期,写实手法胜出。特别是在新中国,由于苏联的影响,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将西方现代派隔离,使得很长时期,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绘画被视为封建与颓废的艺术,而远离新中国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在主题性创作方面,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艺术交流的展开,对西方现代派绘画以及对传统艺术的重新审视,使得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又重新被纳入到中国艺术家的眼界,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当下中国的主题性创作应该本着"传统为基、现代为用、中西融合、特色发展"的精神探寻传统文人画和西方现代派的施展空间。本文对此进行理论初探。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西方现代绘
画
主题创作
分类号
J022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对传统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作先
机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426-426,共1页
文摘
通过对茶禅文化的内涵,乃至精神特性进行具体分析,我们看到,其能够为传统文人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当然,在传统文化与艺术理念日益传承与融入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融入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其必然能够为传统文人画的创新与创作,提供全新动力。本文拟从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分析入手,结合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阐述,从而具体探究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对整个传统文人画创作发展之间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茶禅文化
精神特性
传统文人画
发展机制
思维启迪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帖味用笔到碑味用笔——传统文人画两大用笔体系的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朋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4期41-45,共5页
文摘
笔墨乃中国画之本。宋元以降,文人画体系渐趋成为中国画之主流,在这一体系中,以书法用笔入画成为笔墨之最重要的命题。然而,以往论及“以书入画”,往往以笼统的“书法”概念含混过去,而鲜有具体细微的探究和剖析试问自古以来都将以书入画之理作为一个规律贯穿始终,然而入画之书法用笔。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吴昌硕
书法审美
审美特征
审美趣味
中国
画
审美取向
碑刻
以书入
画
意态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人画的绘画特点研究--评《南画十六观》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涛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文人画的发展可以说是古代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浓厚一笔。品读《南画十六观》,实则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整个发展历程的品读,对文人画的绘画特点的全面评析。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绘
画
特点
特点研究
历史发展进程
艺术体系
品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大千“文人”身份蜕变对文人画的反诘
5
作者
杨小晋
出处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0期96-97,共2页
文摘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画家。他所在之世,文人画传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文人"被置于新文化向度中检视其根基和本质。这种挑战和检视,使那些生逢乱世。
关键词
张大千
传统文人画
身份
文人
画
传统
时代特征
蜕变
文人
传统
中国
画
文化向度
世纪初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艺中国画教学体系的探讨
6
作者
刘伟冬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6年第1期22-24,共3页
文摘
任何一个学科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中国画专业当然也不例外。历史地来看,中国画作为一门学科列为高等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如果从1912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所设的中国画科算起,
关键词
中国
画
专业
中国
画
教学
艺术教育
教学大纲
传统
素描
刘海粟
学院化
艺术院校
素描基础
传统文人画
分类号
J211-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锤炼语言——评张华清油画艺术成就
7
作者
刘典章
机构
<江苏画刊>原主编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3期63-64,共2页
文摘
唐代著名大诗人贾岛在诗中写道:“夜吟晓不休,苦吟神鬼愁,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炼字琢句的严格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两句诗竟推敲了三年方获肯定,这是何等的认真与执著!其中也暗示了一个道理:技巧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臻于完美,达到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境地。 近读张华清俄罗斯油画写生展,更使我加深了这种认识,站在张氏油画面前留连再三,不愿离去。经得起推敲,才能留得住人。
关键词
油
画
艺术
锤炼语言
油
画
风格
俄罗斯
张华
油
画
写生
现实主义
传统文人画
审美体验
基本构想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画”到“一墨”的演变
被引量:
1
8
作者
惠蓝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摘
一 早在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山水松石格》中,就有“信笔妙而墨精”的对笔法,墨法的共同要求;有“或离合于破墨”对“破墨”的提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高墨犹绿,下墨犹赪”,道出了墨所含的色彩感。有些观点认为“绿”“赪”是指山上山下的石色,我以为不然。考之古代墨之法:
关键词
“一
画
”
书法
墨法
中国
画
笔法
精微化
审美心理
文人
画
传统
北宋
元代绘
画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绛彩瓷艺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昌兵
机构
江西省文物局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51-255,共5页
文摘
晚清民国初年 ,浅绛彩瓷盛行。瓷板画是浅绛彩瓷艺的精华 ,代表了浅绛彩瓷画艺术的最高水平。浅绛彩瓷画的题材以山水为多 ,花鸟、人物也有不少。山水题材之艺术风格深受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4个方面 :仿摹文人画用色 ,赭、绿相间 ,淡抹轻染 ,色调幽浅 ;借鉴文人画构图传统 ,讲究平远、高远或深远 ,以平远法为多 ;表现手法往往以写意为主 ,大量使用皴法 ,注重诗书款印与画面结合 ;突出高洁、淡隐主题 ,意境超凡幽远。浅绛彩花鸟、人物瓷画较多地受当时海派绘画的影响 ,多“松鹤延年”、“国色天香”等迎合市民阶层的吉祥寓意作品。
关键词
浅绛彩瓷
画
仿摹
传统文人画
海派绘
画
陶瓷艺术
Keywords
the light-reddish-purple percelain,lmitate,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the sea school pointing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J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艺术与汉字规范化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何年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7-29,共3页
文摘
书法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有跟其他造型艺术相通的地方,特别是跟中国传统文人画相通的地方很多;但书法又是一种个性很强的造型艺术,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最有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地方,我以为有两点:第一,书法是以汉字—包括隶变以前以象形为构形基础的古汉字和隶变以后以笔画为构形基础的今汉字—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关键词
传统文人画
隶变
文字内容
唐楷
右卿
二王
篆隶
甲金文
唐玄度
秦诏版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自己的路
11
作者
戴汉志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3期54-55,共2页
文摘
黛娜(DEBORAH NASH),是一位英国的画家,去年九月来南京艺术学院留学。她生于1961年,198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美术系,在艺术和实用艺术方面(包括绘画、服装和插图)又工作和实践了三年。黛娜来南艺留学实际上不是为了在中国画、装饰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是为了在了解中国艺术的一些技巧的同时。
关键词
大学美术
NASH
南京艺术学院
传统文人画
拼贴
画
中
构成基础
《风景》
造型过程
中国文化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绘画在当下主题创作中的施展空间
李时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禅文化的精神特性对传统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徐作先
《福建茶叶》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帖味用笔到碑味用笔——传统文人画两大用笔体系的比较
黄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人画的绘画特点研究--评《南画十六观》
陈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张大千“文人”身份蜕变对文人画的反诘
杨小晋
《电影评介》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艺中国画教学体系的探讨
刘伟冬
《艺苑(美术版)》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锤炼语言——评张华清油画艺术成就
刘典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一画”到“一墨”的演变
惠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绛彩瓷艺
刘昌兵
《陶瓷学报》
CAS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书法艺术与汉字规范化
何年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走自己的路
戴汉志
《艺苑(美术版)》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