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传统散文理论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高晓燕 《河南社会科学》 1997年第6期64-66,共3页
本文在对传统散文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散文的取材、命意、真实性几方面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认为:散文的选材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受到散文体制短小和作者视野及情感的制约;散文的命意不能将“形散神不散”作为唯一尺度来规范主... 本文在对传统散文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散文的取材、命意、真实性几方面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认为:散文的选材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受到散文体制短小和作者视野及情感的制约;散文的命意不能将“形散神不散”作为唯一尺度来规范主题,它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散文表现生活只能是基本的真实,在实践中要重视对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的挖掘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传统散文 理论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到现代──论90年代散文艺术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共5页
关键词 传统散文 散文艺术 散文写作 余秋雨 杨朔散文 散文创作 写作立场 范式 现代散文 能指与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散文传统的当代传承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周文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五四散文因为创世纪的自我的表现、情感抒发的权重与白话文体的创造,构建了全新的文体审美诗性。用鲁迅的话说,“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①。其原生、原创的资质,如“自我表现”的理念、人格隐逸的风致、娓娓絮语的... 五四散文因为创世纪的自我的表现、情感抒发的权重与白话文体的创造,构建了全新的文体审美诗性。用鲁迅的话说,“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①。其原生、原创的资质,如“自我表现”的理念、人格隐逸的风致、娓娓絮语的叙事方式、主情御笔的语言追求等,被笔者视为五四散文的“原创诗质”。新时期文学提倡回归五四传统之后,久被遗忘的“原创诗质”被重新激活并在当代文学中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传统 散文传统 当代文学 传承 白话文体 新时期文学 情感抒发 散文小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金散文对中国散文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春树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共5页
巴金在其漫长的散文创作生涯中 ,自觉地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国散文的优秀传统。这突出表现在巴金在其散文创造中 ,自觉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散文优秀传统中的尊情尚理、情理交融 ,继承和发展了从庄子到鲁迅的浪漫寓言象征散文艺术 ,继承和发... 巴金在其漫长的散文创作生涯中 ,自觉地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国散文的优秀传统。这突出表现在巴金在其散文创造中 ,自觉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散文优秀传统中的尊情尚理、情理交融 ,继承和发展了从庄子到鲁迅的浪漫寓言象征散文艺术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文创作的注重诗意意象创造 ,以及继承和发展了“春秋笔法”和“鲁迅笔法”。巴金散文创作的民族特色和巨大成就 ,为继承和弘扬文学的民族传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散文 中国散文优秀传统 创造性继承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建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清末民初,中国散文文体发生巨大嬗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用性散文文体严重衰退,文学性散文文体也今非昔比;而近现代散文文体如严复、章太炎和章士钊等人的"逻辑文体",谭嗣同、梁启超的报章体,周作人等人的美文文体,林语堂... 清末民初,中国散文文体发生巨大嬗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用性散文文体严重衰退,文学性散文文体也今非昔比;而近现代散文文体如严复、章太炎和章士钊等人的"逻辑文体",谭嗣同、梁启超的报章体,周作人等人的美文文体,林语堂等人的"小品文"文体等,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传统散文文体,并在文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散文文体 现代散文文体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散文观及其特征论
6
作者 谢飘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其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在近代,它们却交织在一起。因而,近代散文观也在由"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骈散...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其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在近代,它们却交织在一起。因而,近代散文观也在由"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骈散观"的嬗变与近代散文理论的探寻;"大散文"观及其创作实践;在杂文学观与纯文学观多元建构的文学转型格局中前行。这一新变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散文 近代 嬗变 特征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的意义和空间——近两年的散文记忆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胜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1,共4页
描述和阐释近两年的散文多元景观,确是一件非常庞杂并且斑斓的事情。在传统的散文结构和抒情方式仍然继续被大众推崇、叙述、消费之时。另一种反传统和叙述方式的“新散文”被普遍理解和认同。就在传统的语言和话语方式被解构衍生之际,... 描述和阐释近两年的散文多元景观,确是一件非常庞杂并且斑斓的事情。在传统的散文结构和抒情方式仍然继续被大众推崇、叙述、消费之时。另一种反传统和叙述方式的“新散文”被普遍理解和认同。就在传统的语言和话语方式被解构衍生之际,一种新的文本和意义空间广阔地呈现出来,“散文”被重新审视,概念被重新抒写,新的叙事法则被确立。散文的叙述者已不再是纯粹的散文家.学者的随笔创作、小说家的散文创作、女性的散文创作以及一种全民性对散文文体的介入和热哀,构成了当下散文特有的消费品位和文学品位、多视点的言说方式和价值取向,真可谓是异彩纷呈.杂语喧哗,繁荣和多元。传统散文和“新散文”并存共荣的多元格局,是近年散文最主耍的历史记忆。在这大面积的记忆之中,“新散文”无疑是最典型的事件.是我们洞察近年散文方向的关键语码和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散文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散文 小说家 叙事方式 语言空间 和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这边独好——新潮散文侧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景秀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1986年前后,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大量涌进大陆。受它们的精神和手法的影响,我国诗歌和小说创作先后在形与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紧随其后,作为文学一族的艺术散文,也出现一些与传统散文在形与质方面很不相同的作品,这里姑且... 1986年前后,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大量涌进大陆。受它们的精神和手法的影响,我国诗歌和小说创作先后在形与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紧随其后,作为文学一族的艺术散文,也出现一些与传统散文在形与质方面很不相同的作品,这里姑且称之为“新潮散文”。尽管它与当时大量承续传统散文精神和手法的作品相比,数量不多,还处在隐蔽或局部浸濡的阶段,但它所呈现的崭新的审美规范,美学趣味和独特地理解与把握世界的方式,无疑给长期陷于审美形态古典化而困顿不前的当代散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气。随着时间推移,在锐意创新的散文作者的努力尝试和理论家们的倡导下,新潮散文的数量渐次增多,质量也不断提高,终于开创出一个惹人注目的当代散文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潮散文 散文语言 艺术散文 当代散文 传统散文 西方现代哲学 现代主义文学 周作人 语言观念 构思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散文散论
9
作者 姚咏絮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6,共3页
歌德说:“大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 林语堂说:“大自然本身是一座疗养院。” 瞧,大自然对人类多么重要! 那么,旅游去! 它是读大自然这部书最为轻松愉悦的方式。 它是人类疗疾最为便捷有效的行为。
关键词 旅游散文 郁达夫 传统散文 自然景观 大自然 作家 朱自清 《文学评论》 钱钟书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
10
作者 姜志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9-73,共5页
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姜志军文学的历史流经不同的时间河床和空间的坐标时,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呈现着或勃兴、或平稳、或茂盛、或衰败的异样浪花。散文作为文苑中的一枝,亦显现了这一规律。前几年,散文随着纯文学的疲软,冷清... 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姜志军文学的历史流经不同的时间河床和空间的坐标时,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呈现着或勃兴、或平稳、或茂盛、或衰败的异样浪花。散文作为文苑中的一枝,亦显现了这一规律。前几年,散文随着纯文学的疲软,冷清孤寂,模样可怜。近两年却迅速地英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中国当代 创作主体 表现技巧 传统散文 当代散文 散文研究 本体论 中西文化 范畴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90年代与21世纪的艺术散文
11
作者 张国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共4页
9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在这一时段里,历史将要告别20世纪,步入一个新的纪元。90年代是一个承上起下的年代,是各种文化静心反思、认真总结的年代,是展望未来、力图腾跃的年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当代艺术散文在经历了新... 9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在这一时段里,历史将要告别20世纪,步入一个新的纪元。90年代是一个承上起下的年代,是各种文化静心反思、认真总结的年代,是展望未来、力图腾跃的年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当代艺术散文在经历了新时期的大裂变、大整合、大复苏之后,已经进入了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它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对20世纪艺术散文的历程予以总结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散文 散文理论框架 回顾与展望 21世纪 传统散文 90年代 新潮散文 独生子女 20世纪 散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歌天地间,折得数枝花——漫谈散文集《八九十枝花》
12
作者 涂昕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6期80-86,共7页
一 沈书枝的散文集《八九十枝花》,大致可以算一部“乡土生活回忆录”吧。很多喜爱书枝的读者,说她的文章有周作人、废名的味道,又深受沈从文、汪曾祺的影响;再往上寻溯,承续的更是中国古典的散文传统。这样的追述家门,诚然是不... 一 沈书枝的散文集《八九十枝花》,大致可以算一部“乡土生活回忆录”吧。很多喜爱书枝的读者,说她的文章有周作人、废名的味道,又深受沈从文、汪曾祺的影响;再往上寻溯,承续的更是中国古典的散文传统。这样的追述家门,诚然是不错的。书枝硕士读的古典文学专业,其好友江华君就曾说,她文章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对“传统诗文的深切体悟和掌握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天地 现代文学史 乡土生活 散文传统 中国古典 古典文学 传统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文化苦旅》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秋雨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2,共2页
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发表在一九八八年《收获》(1—6期)的系列散文《文化苦旅》共14篇,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本校中文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我们认为,《文化苦旅》这组散文,对苍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番理性思考、... 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发表在一九八八年《收获》(1—6期)的系列散文《文化苦旅》共14篇,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本校中文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我们认为,《文化苦旅》这组散文,对苍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番理性思考、生命感悟和人格透视,表现出对人类文化整体生存命运的关注,显示出一种由传统散文的“悟道”与现代人的开放思维交织而成的恢宏深邃的艺术境界,从而突破了传统散文的狭小气度和当代散文的浅窄情怀,体现了中国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种探索精神及新的走向。《文化苦旅》笔谈,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作了初步的论析和评价。 我们组织这次笔谈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当前散文领域的沉闷局面,以引起创作及评论界的注意,推进散文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收获》杂志发表系列散文《文化苦旅》的同时,还撰写了《关于〈文化苦旅〉》一文;今春,余秋雨先生应我校之请,在百忙中又著文《再谈〈文化苦旅〉》,阐述其写作意图。在此,我们除对余先生深表谢忱外,特将该文在本专栏中首篇刊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苦旅》 再谈 散文艺术 余秋雨 系列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以小见大” 传统散文 中国散文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