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政治经济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 1
-
-
作者
晏智杰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55期9-9,共1页
-
文摘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一种经济理论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否为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服务。世界在发展,经济生活在变化,政治经济学要继续成为科学,仍然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面对现实,跟上时代,反映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因此,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改革就不可避免,势在必行。
-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改革
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传统政治经济学
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
主流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面对现实
解放生产力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浅议政治经济学教材与教学
- 2
-
-
作者
陆仁昌
姚永林
-
机构
常熟市东张中学
常熟市委党校
-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2X期114-117,共4页
-
文摘
由于受教材的限制,传统的中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简单地将其所有内容划为两大部分,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块。这种划分虽然很明了,但产生了另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从理论和实践上带来了众多的迷惘。例如。
-
关键词
教材与教学
政治经济学教学
资本主义经济
传统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中学政治
理论和实践
生产关系
教科书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转型与发展是我国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 3
-
-
作者
胡家勇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25期6-7,共2页
-
文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集权体制、计划经济为背景、从苏联引进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即理论经济学)
-
关键词
理论经济学
转型与发展
研究主题
经济体制转型期
西方经济学
发展中大国
传统政治经济学
集权体制
解释力
我国经济
-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洋为中用,经济科学要创新
- 4
-
-
作者
宋养琰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理论视野》
2006年第5期43-46,共4页
-
文摘
传统政治经济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在马克思的思想指导下,打破自以为是的封闭体系,从西方经济学广泛汲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实行优势互补,发挥集成效应。
-
关键词
传统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洋为中用
-
分类号
F0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进一步更新观念
- 5
-
-
作者
王均甫
李维香
-
机构
中共河北省邢台地委党校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5,共2页
-
文摘
第一,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思想基础。 尽管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及党的十四大报告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反复学习,但是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还只是在浅层上得到了理解,原因是众多的人仍然站在传统政治经济学和立场上看问题。传统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出现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两极分化、工人大量失业等社会现象,都归咎于资本主义推崇市场经济所致,所以市场经济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一团漆黑的印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从人们思想深处完全打消干净的。
-
关键词
建立市场
更新观念
传统政治经济学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要求
资本主义
发展市场经济
生产力
思维定势
大量失业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目前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郭占恒
-
机构
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66期39-44,共6页
-
文摘
一、结构性生产过剩的性质和原因 中国经济运行中短缺现象的消失和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出现,在经济学理论上具有挑战性意义。它在实践上证明。
-
关键词
结构性生产过剩
原因及对策
盲目投资
资本
中国经济运行
质量兴国
产品积压
重复建设
重复引进
传统政治经济学
-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杨彬新著《社会认知》简评
- 7
-
-
作者
张政文
-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2期111-111,共1页
-
文摘
杨彬新著《社会认知》简评张政文从公元前6世纪希腊贤哲苏格拉底提出“人啊,认识你自己”开始,人类便一直将自身生存、发展做为认识自己的基本认知对象。柏拉图最早意识到人的生存以社会为基本方式。至此,认识自我便走向了认识社会。但是自我与社会并非一体。社会存在...
-
关键词
社会认知
人本主义
社会流动
社会构成
叙述策略
社会心理
社会组织与管理
叙述主体
传统政治经济学
新著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