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_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昊
彭国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36-738,共3页
目的:对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夹带剂为2倍药材量的95%的乙醇,20MPa、45℃提取1h);萃取后药渣经水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水提药液盐酸调pH至2,经AB-8型大孔...
目的:对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夹带剂为2倍药材量的95%的乙醇,20MPa、45℃提取1h);萃取后药渣经水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水提药液盐酸调pH至2,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60%乙醇4倍量洗脱)。对丹参的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工艺与传统提取工艺进行了分别研究,以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了两种工艺的得膏率。结果:丹参的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得膏率为6.2%,大大低于传统提取工艺30%的得膏率;前者丹参酮的提取率达到80%以上,后者只有40%左右;两种工艺丹酚酸B的提取率相近,均为80%左右。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工艺可以有效富集有效部位,提高制剂的载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传统提取工艺
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
工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_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昊
彭国平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植物药研究与新药开发中心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36-738,共3页
基金
江苏省产业化项目(JH02-104)
文摘
目的:对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夹带剂为2倍药材量的95%的乙醇,20MPa、45℃提取1h);萃取后药渣经水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水提药液盐酸调pH至2,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60%乙醇4倍量洗脱)。对丹参的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工艺与传统提取工艺进行了分别研究,以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了两种工艺的得膏率。结果:丹参的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得膏率为6.2%,大大低于传统提取工艺30%的得膏率;前者丹参酮的提取率达到80%以上,后者只有40%左右;两种工艺丹酚酸B的提取率相近,均为80%左右。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工艺可以有效富集有效部位,提高制剂的载药量。
关键词
丹参
传统提取工艺
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
工艺
比较研究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_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的比较研究
周昊
彭国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