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_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昊 彭国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36-738,共3页
目的:对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夹带剂为2倍药材量的95%的乙醇,20MPa、45℃提取1h);萃取后药渣经水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水提药液盐酸调pH至2,经AB-8型大孔... 目的:对丹参的传统提取工艺与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夹带剂为2倍药材量的95%的乙醇,20MPa、45℃提取1h);萃取后药渣经水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水提药液盐酸调pH至2,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60%乙醇4倍量洗脱)。对丹参的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工艺与传统提取工艺进行了分别研究,以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了两种工艺的得膏率。结果:丹参的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得膏率为6.2%,大大低于传统提取工艺30%的得膏率;前者丹参酮的提取率达到80%以上,后者只有40%左右;两种工艺丹酚酸B的提取率相近,均为80%左右。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工艺可以有效富集有效部位,提高制剂的载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传统提取工艺 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联用工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评价的丹参微波提取与传统提取的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胜菊 杨立勇 +2 位作者 徐剑 张永萍 刘利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优选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的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并与丹参传统提取方法比较。方法:以综合指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丹参微波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丹参水提物以丹酚酸B、迷迭香酸的综合指数为考察指标,丹参醇提物以丹参酮... 目的:优选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的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并与丹参传统提取方法比较。方法:以综合指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丹参微波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丹参水提物以丹酚酸B、迷迭香酸的综合指数为考察指标,丹参醇提物以丹参酮IIA、丹参酮I、隐丹参酮的综合指数为考察指标。结果:丹参微波95%醇提最佳工艺:微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25 min、固液比1:8;丹参微波50%醇提最佳工艺:微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25 min、固液比1:12;丹参微波水提最佳工艺:微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25 min、固液比1:12。结论:丹参微波提取相对于传统提取方法更为简单,效率更高,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微波提取 传统提取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 被引量:11
3
作者 曲文娟 马海乐 +1 位作者 王婷 郑惠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5-292,共8页
为了高值化利用条斑紫菜资源,该文采用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生产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研究了复合双频和交替双频2种超声模式对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 为了高值化利用条斑紫菜资源,该文采用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生产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研究了复合双频和交替双频2种超声模式对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交替双频超声模式显著优于复合双频超声模式。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均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确定的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4mg/mL、时间88min、温度41℃、pH值9.0、15和20kHz交替双频超声、超声交替工作时间3s、超声功率200W/L。在此最优条件下,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的生产能力最高,单位质量原料生产出的产品得率为(48.180.08)%,其中蛋白得率为(24.350.07)%,纯度为(45.610.33)%,多糖得率为(23.830.02)%,纯度为(44.640.37)%,比传统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168%,时间缩短了64%;比单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50%,时间缩短了18%。从生产成本分析,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工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多糖 提取 条斑紫菜 传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孟春 段瑞旭 +1 位作者 李宏全 白瑞 《猪业科学》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本文对中药的传统提取方法和最新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强调了中药提取的必要性,充分的肯定了高新技术方法在未来中药提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药提取 必要性 传统提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提取方法及两种不同产地枸杞中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阿依姑丽.艾合麦提 王颖 +4 位作者 杨晓君 韩海霞 包晓玮 朱金芳 于娜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24-728,共5页
采用传统提取方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来自两种不同产地的枸杞(即宁夏枸杞和新疆精河枸杞)中的有效成分枸杞多糖,对其得率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以传统法提取宁夏枸杞多糖得率为7.87%,新疆精河枸杞的多糖得率为9.41%;而以超声提取... 采用传统提取方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来自两种不同产地的枸杞(即宁夏枸杞和新疆精河枸杞)中的有效成分枸杞多糖,对其得率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以传统法提取宁夏枸杞多糖得率为7.87%,新疆精河枸杞的多糖得率为9.41%;而以超声提取法提取宁夏枸杞多糖得率为8.61%,精河枸杞的多糖得率为13.77%。证明超声提取法提取枸杞多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不破坏提取物性状等特点,与传统提取法相比能够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同时还表明,采用同种提取方法提取出的新疆精河枸杞的多糖得率高于宁夏枸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传统提取 超声提取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的碱液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仲秋 刘建党 王保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液提取LBP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碱液提取工艺较传统水提工艺的优越性。【结果】碱液提取LBP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枸杞粉与浸提液的液料比为70∶1,pH为10,温度65℃,浸提时间3.5 h;各因素影响碱液提取LBP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浸提时间。【结论】得到了碱液提取LBP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LBP得率可达7.46%,比传统水提工艺提高了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LBP) 碱液提取 传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军 黄琼 +2 位作者 李志光 谢磊 黄可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用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提工艺进行了比较,采用薄层层析法定性检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提取率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在10倍量pH=4的70%乙醇中预浸泡24 h,再用超声波提取4次... 用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提工艺进行了比较,采用薄层层析法定性检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提取率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在10倍量pH=4的70%乙醇中预浸泡24 h,再用超声波提取4次,每次30 min,绿原酸收率最高,含量可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超声波法 传统溶剂提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绿色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婉 魏婉倩 +3 位作者 李猛 鲍妮娜 袁维风 翟科峰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7期74-77,共4页
植物多酚具有酚羟基团,是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植物多酚具有很多的生物学特性,又加之来源广和丰富等特点而被重视和研究,因此选择合理的提取方式至关重要。从传统提取技术、现代提取技术和新型提取溶剂等方面综述了其提取方法,并对... 植物多酚具有酚羟基团,是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植物多酚具有很多的生物学特性,又加之来源广和丰富等特点而被重视和研究,因此选择合理的提取方式至关重要。从传统提取技术、现代提取技术和新型提取溶剂等方面综述了其提取方法,并对其未来的提取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多酚的精准提取和活性物质的个性化开发及高值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传统提取技术 现代提取技术 新型提取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不同组分蛋白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婷 党斌 +2 位作者 张文刚 迟明 杨希娟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9期51-57,63,共8页
确定青稞不同组分蛋白的较优提取方法。采用传统Osborne法和超声波法提取青稞不同组分蛋白,比较2种建立方法的提取条件,并通过SDS-PAGE分析2种提取方法下蛋白分子量分布及其亚基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为优选提取方法,优化条件下青稞... 确定青稞不同组分蛋白的较优提取方法。采用传统Osborne法和超声波法提取青稞不同组分蛋白,比较2种建立方法的提取条件,并通过SDS-PAGE分析2种提取方法下蛋白分子量分布及其亚基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为优选提取方法,优化条件下青稞清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超声功率250 W,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提取率为60.13%;球蛋白为料液比1∶14,超声功率300 W,温度25℃,时间40 min,提取率为47.12%;醇溶蛋白为料液比1∶14,超声功率300 W,温度35℃,时间45 min,提取率为42.97%;谷蛋白为料液比1∶16,超声功率450 W,温度55℃,时间40 min,提取率为97.13%。与传统Osborne法相比,超声波法对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提取率分别提高了19.94%,11.81%,16.60%,7.92%,提取时间极大缩短(30~75 min)。青稞组分蛋白等电点分别为清蛋白pH值2.5,球蛋白pH值3.5,醇溶蛋白pH值4.0,谷蛋白pH值4.0。SDS-PAGE电泳图谱表明超声波提取蛋白分子量分布较广、纯度高且组成更丰富。超声波法提取效率优于传统Osborne法,更适宜于青稞不同组分蛋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组分蛋白 传统Osborne提取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测定麻疯树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树国 陈安林 +6 位作者 邱璐 梁晓华 李国树 李天星 杨海艳 胡永昌 周丽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0-291,404,共3页
采用3种方法(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水提取法、传统乙醇提取法)对麻疯树(Jatropha curcasL.)根、茎、叶中的黄酮进行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分别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到麻疯树根、茎、叶中总黄酮类化... 采用3种方法(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水提取法、传统乙醇提取法)对麻疯树(Jatropha curcasL.)根、茎、叶中的黄酮进行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分别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到麻疯树根、茎、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经SPSS11.5软件分析,芦丁在0.00-0.05 mg/mL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n=6),仪器精密度RSD=0.25%(n=6)。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测定麻疯树茎、根、叶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422 0%、3.055 0%、4.874 5%;水提取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66 4%、1.160 6%、2.429 1%;传统乙醇提取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420 6%、2.997 7%、4.654 6%。3种方法中超声波乙醇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麻疯树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叶,最低的是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总黄酮 超声波乙醇浸提法 提取 传统乙醇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2,共1页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是基于人胶原蛋白的特征和主要功能序列重新优化设计的基因序列,表达的蛋白质是设计序列翻译的具有人胶原蛋白特征的蛋白质。与传统提取获得的胶原蛋白相比,具有可加工性、无病毒隐患、水溶性好、批次稳定和排异反应低...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是基于人胶原蛋白的特征和主要功能序列重新优化设计的基因序列,表达的蛋白质是设计序列翻译的具有人胶原蛋白特征的蛋白质。与传统提取获得的胶原蛋白相比,具有可加工性、无病毒隐患、水溶性好、批次稳定和排异反应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可加工性 排异反应 传统提取 功能序列 基因序列 蛋白质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