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与物种的协同演化——基于人工油茶林传统技术体系的讨论
1
作者 侯有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生态人类学认为人与自然物之间、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文化与物种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关系。人通过劳动为特定物种排除自然界自身不可能排除的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创造更有利于特定物种生长的人造环境,在此过程中文化与环境相互影响、协同... 生态人类学认为人与自然物之间、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文化与物种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关系。人通过劳动为特定物种排除自然界自身不可能排除的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创造更有利于特定物种生长的人造环境,在此过程中文化与环境相互影响、协同演化,最终形成“文化生态共同体”。农业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物种相互形塑最直接的业态载体。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文化与特定物种协同演化的产物。农业文化遗产中的技术体系既是文化与特定物种协同演化的产物,也是协同演化过程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介质。人工油茶林传统技术体系包括不种自生与仿生定植的汰选技术、精准修剪与反复调控的管护技术、复合经营与以用定管的利用技术,是典型的文化与特定物种协同演化而形成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人们应对特定生态环境与利用生态资源的传统生存智慧,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演化 农业文化遗产 人工油茶林 传统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视角下的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生态治理——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燕 王友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160,164,共6页
在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生态治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沙技术实施方略;要有对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技术、修建水库以水治沙技术、草田轮作治沙技术、沙地垦殖滴灌治沙技术等传统技术坚持扬弃的科学态度;要用科技哲学理论指导综合性以水治沙技... 在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生态治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沙技术实施方略;要有对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技术、修建水库以水治沙技术、草田轮作治沙技术、沙地垦殖滴灌治沙技术等传统技术坚持扬弃的科学态度;要用科技哲学理论指导综合性以水治沙技术、生物治沙技术、物理治沙技术和化学治沙技术等新型治沙技术在本地推广应用;要以民生价值取向科学处理继承传统治沙技术与引进新型治沙技术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视角 沙漠生态治理 传统技术 新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郦全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151,共6页
传统技术以自然认知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技术活动中,认知与价值评价相融合,具身认知和默会知识得到强化。这些认知特征,加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形态,一方面促成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则造成对看似无用的"奇... 传统技术以自然认知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技术活动中,认知与价值评价相融合,具身认知和默会知识得到强化。这些认知特征,加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形态,一方面促成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则造成对看似无用的"奇技淫巧"的排斥或轻视,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论理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不过,在当下技术革命的新背景下,传统技术的这些认知特征以及相应的观念值得再次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术 认知特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传统与传统技术的类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跃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
技术的分类和分类标准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技术可以分为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在此基础上,把传统技术区分为三种类型,即从属于僧侣的技术、从属于民众的技术和从属于宫廷的技术。这三种技术传统在历史上是相互独立、平行发... 技术的分类和分类标准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技术可以分为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在此基础上,把传统技术区分为三种类型,即从属于僧侣的技术、从属于民众的技术和从属于宫廷的技术。这三种技术传统在历史上是相互独立、平行发展的。分类主要是依据“技术传统”的生存论特征,而且这种区分的标准不是根据技术的规范,而是依据不同技术传统整体的形而上学水平的差异和生存论特性的不同。这种分类对于技术的文化构成论的研究,对于完整地再现技术传统和我们人类的生存图景是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的分类 现代技术 传统技术 技术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传统技术的现代研究与保护 被引量:5
5
作者 罗佳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中医药理论一直指导着传统中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本文从道地药材、中药的炮制。配伍规律组方原理、中药制剂、中医“证”的动物模型、辨证用药与中药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传统技术的现代研究进展。提出了中药的现代化... 中医药理论一直指导着传统中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本文从道地药材、中药的炮制。配伍规律组方原理、中药制剂、中医“证”的动物模型、辨证用药与中药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传统技术的现代研究进展。提出了中药的现代化要加强对中药传统技术的整理、研究与保护,本文强调中药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方法切中要害,本文归结的建立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亦有不少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术 中药评价 知识产权保护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代农业中发展传统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佟屏亚 《农业考古》 1985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史学科委员会和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于1984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联合召开全国农史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传统农业历史与农业现代化”,会议收到的论文大多数都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密切联系实际,积极为我...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史学科委员会和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于1984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联合召开全国农史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传统农业历史与农业现代化”,会议收到的论文大多数都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密切联系实际,积极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献谋献策。本刊上期曾就会议简况做过报道,本期选录部份论文,分别在有关栏目中刊出,供读者参考。有些文章将在下期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 传统技术 有机农业 家庭经营 精耕细作 间套复种 农业机械化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传统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
7
作者 佟屏亚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5-10,共6页
我国农村改革日益深化,传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众目所瞩。但是,传统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中居何位置,它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前景如何,仍然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传统技术 现代农业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发展 农业技术体系 生态农业 传统农业技术 历史继承性 农作物 相互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渔业的传统技术与科技创新 被引量:7
8
作者 赵乃刚 朱大白 汪朝晖 《水产科技情报》 2001年第6期243-245,共3页
我国养殖渔业的主体是池塘养鱼 ,长期的生产技术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经济合理的生态养鱼法 ,它与多种经营相关甚密 ,是农业复合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当前 ,来自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压力对传统养殖渔业提出了挑战 ,节水、环保... 我国养殖渔业的主体是池塘养鱼 ,长期的生产技术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经济合理的生态养鱼法 ,它与多种经营相关甚密 ,是农业复合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当前 ,来自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压力对传统养殖渔业提出了挑战 ,节水、环保、高值水产品养殖等要求越来越迫切 ;随着工业化养鱼的兴起 ,与养殖有关的各种现代科技必须加以应用 ,如生物工程、微生态、动物营养及饲料、健康养殖以及病害防治等 ,从而使我国的养殖渔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传统技术方法 科技创新 渔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进步会阻碍传统技术创新吗--来自汽车产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小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1-61,共11页
在新旧技术竞争过程中,传统企业会适时调整研发策略,以应对新技术进步对传统技术造成的冲击。然而,新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影响究竟表现为创新替代效应还是创新互补效应,至今依然没有得到确切结论。以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比较传统燃油汽车... 在新旧技术竞争过程中,传统企业会适时调整研发策略,以应对新技术进步对传统技术造成的冲击。然而,新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影响究竟表现为创新替代效应还是创新互补效应,至今依然没有得到确切结论。以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比较传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两种新旧技术的发展路径,并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汽车产业的三阶段演化模型。进一步基于1995—2021年省级专利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各阶段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对传统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范式导入期(1995—2008年),新技术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方面促进传统技术发展;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范式构建期(2009—2021年),新技术依然对传统技术有显著推动作用,但仅通过工艺创新促进传统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技术 传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雷剑蓓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2期51-51,共1页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果树种类呈现多样化,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果树病虫害,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果树产品的数量增加与生产能力的提升,对于果品的外在商品属性与内在品质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针对...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果树种类呈现多样化,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果树病虫害,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果树产品的数量增加与生产能力的提升,对于果品的外在商品属性与内在品质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防治果树病虫害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传统技术 绿色技术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病虫害防治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简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正英 褚爱宏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32期45-46,共2页
当前果树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要合理应用传统防治技术与绿色防治技术,为果树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该文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从过去传统的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过渡到现在的生物防治... 当前果树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要合理应用传统防治技术与绿色防治技术,为果树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该文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从过去传统的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过渡到现在的生物防治、果园清洁、生态控制、益生菌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大大增强了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还降低果实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传统技术 病虫害防治 绿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春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0期224-224,共1页
本文以果树病虫害防治为主题展开论述,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传统技术,然后对果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果树病虫害防治 传统技术 绿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木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7期112-114,共3页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受到广泛重视,防治方法也越来越有效。近年来,我国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关键词 果树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传统技术 绿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春明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0期87-88,共2页
果树受到病虫害为害后,将处于亚健康生长状态,不但会导致果树产量下降,还会直接影响品质。传统技术虽能防治果树病虫害,但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污染大,食品安全难以保障。所以要加强研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做好绿色技... 果树受到病虫害为害后,将处于亚健康生长状态,不但会导致果树产量下降,还会直接影响品质。传统技术虽能防治果树病虫害,但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污染大,食品安全难以保障。所以要加强研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做好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公众供应健康绿色的水果。对此,从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出发,介绍传统防治技术外,重点探讨绿色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病虫害防治 传统技术 绿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酒的起源及其传统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金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0,共9页
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黄酒又是我国最古老的酒。它是用粘米(粳米等)为原料,用曲药(麦曲或红曲及酒药)为糖化发酵剂,经酿造而成的一种低酒度的原汁酒,因为它具有酒味醇厚、风格独特、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等优点,所以素为广大... 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黄酒又是我国最古老的酒。它是用粘米(粳米等)为原料,用曲药(麦曲或红曲及酒药)为糖化发酵剂,经酿造而成的一种低酒度的原汁酒,因为它具有酒味醇厚、风格独特、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等优点,所以素为广大消费者所喜饮。其次黄酒也是中药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酿酒起源 传统酿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造林技术的科学验证——以“记取南枝”为例
16
作者 张德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本文以“记取南枝”为例,探讨对中国传统造林技术开展科学验证的必要性及选题。通过梳理“记取南枝”的历史记载、含义及其技术原理解释发现,“记取南枝”存在诸多疑点,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我国造林实践需要从传统技术中... 本文以“记取南枝”为例,探讨对中国传统造林技术开展科学验证的必要性及选题。通过梳理“记取南枝”的历史记载、含义及其技术原理解释发现,“记取南枝”存在诸多疑点,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我国造林实践需要从传统技术中发掘智慧,而技术应用于实践需要经过科学检验环节,因此,对中国传统造林技术开展验证具有必要性。科学验证须在学科判断、科学假说性质判断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林业发展方向,选择重点区域、主要树种开展科研选题。最后,提出了与“记取南枝”类似的传统造林技术条目。研究结果可供林业科研工作者参考,以期促进中国传统造林技术融入现代科学体系,在林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造林技术 科学验证 记取南枝 造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生长棒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梁明倩 李海艟 +5 位作者 张学军 郭东 曹隽 姚子明 白云松 祁新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25,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双侧传统生长棒(traditional growing rods, TGRs)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 目的探讨使用双侧传统生长棒(traditional growing rods, TGRs)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NF1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TGRs治疗并定期行再撑开手术, 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第1~12胸椎高度(T1~T12 height, TTH)、第1胸椎至第1腰椎高度(T1~S1 height, TSH)、冠状面躯干偏移(trunk shift, TS)、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LK)以及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ebral axis, SVA)情况。结果共31例患儿纳入研究, 男17例、女14例, 首次手术年龄平均6.8岁。与术前比较, TGRs术后即刻主弯Cobb角[(35.1±16.6)°比(68.0±24.1)°, t=10.022, P<0.05]、TTH[(19.7±2.2)cm比(16.1±2.6)cm, t=-9.342, P<0.05)]、TSH[(32.3±3.0)cm比(27.5±3.4)cm, t=-10.465, P<0.05)]、LK[(31.4±8.4)°比(46.3±18.1)°, t=4.910, P<0.05)]、TS[(10.4±6.8)mm比(20.8±15.0)mm, t=4.057, P<0.05)]及SVA[(17.3±10.9)mm比(35.9±26.8)mm, t=3.971, P<0.05)]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7年, 至末次随访时, 患儿主弯Cobb角为(26.8±13.3)°、TTH为(22.1±2.8)cm、TSH为(36.1±4.0)cm, 均较术后即刻进一步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生螺钉脱出4例, 生长棒断裂3例, 远端附加现象1例,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8/31)。结论 TGRs技术治疗小年龄NF1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 可以在保留患儿脊柱及胸廓生长能力的同时, 有效控制脊柱畸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 传统生长棒技术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技术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秦日欣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70-72,共3页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绿色建筑技术强调能源高效、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而传统建筑技术则注重地域性、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入。通过对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技术融合的研究,探讨了两...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绿色建筑技术强调能源高效、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而传统建筑技术则注重地域性、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入。通过对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技术融合的研究,探讨了两者的互补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理念与传统建筑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将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原则与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的设计路径。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技术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功能性,还能在节能减排、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传统建筑技术 可持续发展 建筑融合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广泛切除后植皮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杨义豪 邵为林 +11 位作者 黄瑾 冯燕 李婧 陈秋云 Surendra Parsad Yadav Zia-ul-Haq Nabil 张娅 李根山 张晶 马翔 姚志红 杨祚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其中足底最常见[3]。我国的黑素瘤发生于肢端比例超过60%,并以足底居多[4]。足底黑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切除范围及创面修复是手术的关键。足底黑素瘤切除范围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决定,安全切缘为0.5~2.0 cm。而足底不同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修复,足底负重区需承重,皮瓣是最好的选择,而足底非负重区皮肤肿瘤广泛切除后植皮是常用的修复创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打包技术 负压吸引术 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 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防火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20
作者 肖志航 《花卉》 202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森林防火工程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传统森林防火技术,包括人工防火隔离带建设、火源监测、传统扑救方法和防火宣传等。其次,探讨了森林防火工程的新兴技术,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人工智能、大数据... 森林防火工程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传统森林防火技术,包括人工防火隔离带建设、火源监测、传统扑救方法和防火宣传等。其次,探讨了森林防火工程的新兴技术,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灭火技术。再次,研究了森林防火工程的应用实践。最后,通过对某地区森林防火工程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结合的效果和挑战。研究表明,技术融合与智能化发展是提升森林防火能力的关键,未来防火工程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传统技术 技术融合 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