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特殊教育中的传承路径研究——以听障大学生为例 |
郎家丽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2
|
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
季中扬
陈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6
|
|
|
3
|
麻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数字化传承路径研究 |
兰小明
赵浩含
颜世伟
魏胜军
朱爱国
陈继康
|
《中国麻业科学》
|
2025 |
0 |
|
|
4
|
云南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关系特征及形成机理 |
赵双
余正勇
蔺吉庆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河南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郭兰博
赵冬
尤清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我国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差异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
李勇
王天姣
余冰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
7
|
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 |
张妍
张婕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39
|
|
|
8
|
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南京民俗博物馆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项目为例 |
刘畅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5
|
|
|
9
|
非遗保护政策对纺织手工艺的传承发展研究——评《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
孙华
舒燕
|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0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存与发展——以白村端砚制作为例 |
何向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11
|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以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为例 |
马振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
12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竹工艺 |
涂心睿
赵文娟
陈红
尚莉莉
|
《世界竹藤通讯》
|
2024 |
2
|
|
|
13
|
中华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与高校传承人培养机制研究 |
张小彤
田静雯
周洪涛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23
|
|
|
14
|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初探 |
梁琳
高涵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
15
|
关中蒲城土布纺织研究——关于渭南地区乡村手工艺生产、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民生问题的田野调查 |
赵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
16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以乱针绣为例 |
姚紫薇
狄静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15
|
|
|
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博白芒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
沈栩熔
秦碧杏
陆冬园
邹锦青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
18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空间位置关系及异质性因素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
沈娅
唐健雄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19
|
四川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关系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
余正勇
赵双
陈兴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20
|
茶文化视野下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 |
谷会敏
|
《福建茶叶》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