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守敏 董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5,共4页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抉择的主要依据,并从思想、理论、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优化的基本策略,以期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导范式 抉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论纲
2
作者 胡守敏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1,共7页
范式变革是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探讨理论来源、现实意义、影响因素、趋势研判等是绕不开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基础性、框架性、本源性的知识要素,因而可以构成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 范式变革是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探讨理论来源、现实意义、影响因素、趋势研判等是绕不开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中基础性、框架性、本源性的知识要素,因而可以构成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总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根本指导与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西方范式相关理论则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现代学科理论来源,优化主导范式地位、助推学科发展成熟、凝聚学术研究队伍和拓展新的研究问题、聚焦学科研究领域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现实意义,社会现实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进步、学科自身的发展、党和国家的战略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影响因素,提供范式选择、带动范式调整和探寻范式规律可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趋势研判。这一理论尝试期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董雅华 舒练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统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和价值研究建立内在统一的和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有利于促成现存的“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视域融合,从而能克服单一论导致的解释力不足、引领力阙如的局限。立足实践生存论,再思、再释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存在为何”,敦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存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范式走向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融合,以破解传统研究范式局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难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达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实现政治性功能与精神性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双向关系性思维的运思、回归人之生存和发展的感性实践以及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意蕴,构筑精神家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实践生存论转向,将充分彰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生存论 研究范式转向 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思政课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5
作者 杨少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通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建设隐性校园文化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
作者 赵伟 郭志远 +2 位作者 张立新 贾文龙 白锦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修养,又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涉农高校切实成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坚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 涉农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方略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科学规划,凸显传统价值;多措并举,增强文化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科学规划,凸显传统价值;多措并举,增强文化素养;开拓思路,深挖文化内涵;扩展渠道,提升传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
8
作者 张丽 蔡亚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由代金平,郑兴刚主编,2019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该书旨在研究如何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手段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服饰文化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9
作者 孙丽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29,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社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和长期稳定。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科建设与理论课教学缺乏整合、理论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脱离教育实践等问题。王易老师编著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书本书以全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社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和长期稳定。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科建设与理论课教学缺乏整合、理论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脱离教育实践等问题。王易老师编著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书本书以全面的视角,通过多个层面研究,全面解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书中对于如何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介入 探索与创新 理论课程 理论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学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陈艺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5-49,共5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与话语构建的基础,虽在内涵上已形成一定共识,但...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与话语构建的基础,虽在内涵上已形成一定共识,但在体系化建设、学术共识形成及话语科学性方面仍待完善。结合学界对研究范式的创新探索及语言逻辑分析方法的应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发展需着力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以系统思维梳理理论层次,明确主干、枝干与果实理论的边界,整合新生学科成果。二是通过语言逻辑校准凝聚学术共识,破解概念混用、逻辑混乱等问题,彰显中国特色。三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话语表达,提升国际传播力。通过上述路径,推动元理论实现系统化、共识化与科学化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奠定学理基础,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体系 话语 研究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的出场、困境与突围
11
作者 卢岚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5,共10页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场域打开了全新的疆域,并将数据驱动的视野与方法强势带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按下了快进键。和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当求跨学科理论资源与测量方法...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场域打开了全新的疆域,并将数据驱动的视野与方法强势带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按下了快进键。和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当求跨学科理论资源与测量方法的支持,以大数据和高运算力为支撑来挖掘其可计算化的潜力,实现对人的思想行为数据的海量收集与深入分析,采用数学工具、统计分析等手段测量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因此,定量研究不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其理论建构与分析工具齐头并进,形成了既接理论天线、又接实践地线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回归分析 因果推断 数字密集型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佟坤达 牛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2-74,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孝道、诚信、礼仪等,这些资源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系统把握问题之维、实践之维,更好地体现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孝道、诚信、礼仪等,这些资源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系统把握问题之维、实践之维,更好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思政工作者更好地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长江文化传承的推动——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13
作者 刘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学生品格、指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使命。将长江文化巧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中华优...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学生品格、指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使命。将长江文化巧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三王春法编著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是一部深刻探讨长江文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展 勤劳勇敢 学生品格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作祥 曲新英 尹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理论学习与认知启发、文化自信与兼收并蓄以及行动集成与个性尊重“四个结合”原则。高校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理论学习与认知启发、文化自信与兼收并蓄以及行动集成与个性尊重“四个结合”原则。高校应从主体、内容、环境、渠道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鹤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78-80,共3页
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思政教育的融合,充分拓展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为教师弹性化地开展教育设计提供更多地教育选择。基于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思政教育融合的育人培养体系建设,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认知水平不足、课程教学平衡性缺失等相关问题的分... 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思政教育的融合,充分拓展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为教师弹性化地开展教育设计提供更多地教育选择。基于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思政教育融合的育人培养体系建设,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认知水平不足、课程教学平衡性缺失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有的放矢地推进教育改革,并利用环境渗透教育机制建设、思政课动态平衡教育体系优化等举措,明确传统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径,提升传统茶文化针对思政教育的教学引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融合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以对“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剖析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健飞 浦玉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范式理论是在对假设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波普证伪主义等学科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范式的酝酿、确定、竞争和转换,成为了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四个主要阶段的标志,为科学历史勾画了宏大的发展图式。"跟进式教育"理念的... 范式理论是在对假设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波普证伪主义等学科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范式的酝酿、确定、竞争和转换,成为了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四个主要阶段的标志,为科学历史勾画了宏大的发展图式。"跟进式教育"理念的诞生,既包含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自觉反思、理性思考与科学选择的结果。"跟进式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为根本信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与评价标准,采用独特的思维模式、观察视角及操作模式,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层面发生"格式塔"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跟进式教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格式塔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守正创新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玉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根基。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众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支柱性方向上积累了丰硕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和... 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根基。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众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支柱性方向上积累了丰硕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从实践、专业、学科三重向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不同样态。回顾思想政治教育40年来的建设史和研究史,应总结经验并面向未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方略。循此逻辑,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史、回到人本身、回到实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奔向学术的远方、理论的远方和方法的远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理论 学科发展 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一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2,共2页
近年来,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加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文... 近年来,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加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文化理解与认同,提升其文化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阶段,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认同和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学范式,还是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反思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陶磊 黄明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5,169,共7页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似乎已经成了学界的共识。但只要对人学范式作一认真的反思,就不难发现,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隐藏着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似乎已经成了学界的共识。但只要对人学范式作一认真的反思,就不难发现,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隐藏着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其辐射面窄化甚至是断裂的矛盾。要弄清这三对矛盾,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论"和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区别。只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即主要在社会关系中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到"社会哲学范式,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的生成中明确其现代转型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范式 社会哲学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郑忠梅 秦在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