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德育智慧厚植大学素质教育的理与路
1
作者 陈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4,共4页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立足点。中华传统德育思想回应了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精神根脉,富含素质教育的理论根基和实践智慧,文化育人和教化机制...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立足点。中华传统德育思想回应了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精神根脉,富含素质教育的理论根基和实践智慧,文化育人和教化机制是中国传统德育智慧的精髓所在。新时代大学素质教育要汲取中国传统德育的智慧,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重视文化心理认同,并借助文化场景和数智技术提升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大学素质教育 德育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德育:高校传统德育的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俭民 董泽芳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3,共7页
对话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仍然处于"美德袋"式的传统灌输德育模式之中。当前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正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工具化的德育目标,单向度的德育主体... 对话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仍然处于"美德袋"式的传统灌输德育模式之中。当前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正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工具化的德育目标,单向度的德育主体,知性化的德育内容,规训化的德育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德性的生成。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高校对话德育通过构建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实现对传统德育的超越。重构高校对话德育要求实现德育目标从工具理性转向生命关怀;德育主体从单向控制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内容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德育方式从规训灌输转向对话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困境 对话德育 主体间性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德育主体理论的弊端与现代困境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光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我国当前德育主体理论的弊端是其依然处于传统德育主客二分的固化模式下,传统德育主体理论的弊端导致的现代困境主要体现为:强调占有性生存而轻视共生性生存使人"物化";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工具化造成"单向度人"... 我国当前德育主体理论的弊端是其依然处于传统德育主客二分的固化模式下,传统德育主体理论的弊端导致的现代困境主要体现为:强调占有性生存而轻视共生性生存使人"物化";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工具化造成"单向度人"的形成;强调规范约束忽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的创造性难以发挥;崇尚科学世界观而轻视生活世界观使德育偏离人文价值。传统德育在现代背景下与人的关系呈紧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主体理论 弊端 现代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传统德育精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8
4
作者 神彦飞 宋钧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72,共6页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其历史传统德育基础。在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传统德育应当采取尊重、研究和借鉴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历史发展原则、横向比较原则、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历史...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其历史传统德育基础。在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传统德育应当采取尊重、研究和借鉴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历史发展原则、横向比较原则、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综合权衡的方法、比对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助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资源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育中的“人伦日用”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易 张泽硕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1,共7页
"道在人伦日用间"是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的重要表现,它体现在老百姓把道德原则与规范贯彻在个体生存、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体现出重复性、人情化、注重礼仪教化、日用而不知等特征,从而对当前的思想政治... "道在人伦日用间"是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的重要表现,它体现在老百姓把道德原则与规范贯彻在个体生存、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体现出重复性、人情化、注重礼仪教化、日用而不知等特征,从而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设立的内隐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机制的长效性以及教育过程的生活化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人伦日用”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塑造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以修身科的历史嬗变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尚红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输到学生本位的课程教育,在修身科的这一历史嬗变中,传统德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却未彻底实现,因此在国民塑造上也仅是缺位的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塑造 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修身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的开发与创造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泽应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3期83-90,共8页
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传统德育思想开发的原则方针主要有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思路方... 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传统德育思想开发的原则方针主要有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思路方法有尊重与发掘、清源与超越、转化与创造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与创造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 中国 现代化 德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忠华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6期33-41,共9页
德育方法是在德育活动中联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必备要素。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德性文化,其德性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德育方... 德育方法是在德育活动中联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必备要素。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德性文化,其德性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德育方法论思想,诸如潜移默化的方法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的方法论思想、修心育德的方法论思想、生活实践的方法论思想、保持心态平衡的中庸方法论思想、因材施教的方法论思想、循序渐进的方法论思想和启发诱导、礼乐结合与寓教于乐的方法论思想等等。认真研究和深刻挖掘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对于建构科学的德育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对于克服德育低效,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方法论 传统德育方法论 德性文化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传统德育的现代重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夏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135,共3页
社会转型期德育与公民教育面临新挑战、新问题。从传统与现代视野、从伦理的文化的生态的等等角度作新的探索,很有必要。
关键词 传统德育 现代化 现代重构 现代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对传统德育的反叛与诉求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海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S1期275-276,共2页
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而且也给传统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德育环境。网络在对主导性的传统德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德育方法的反叛中,也呼唤着传统德育的革命性变革。正视网络对传统德育的反叛与诉求,有利于高校更新... 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而且也给传统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德育环境。网络在对主导性的传统德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德育方法的反叛中,也呼唤着传统德育的革命性变革。正视网络对传统德育的反叛与诉求,有利于高校更新德育理念,整体性发挥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功能,把握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促进人的德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传统德育 反叛 诉求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婕 邓子纲 《湖湘论坛》 2003年第6期94-94,9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德育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方法 道德教育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传统德育方法 深化现代德育理论——为崔华前博士《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研究》所作的《序》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德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杠杆之一,自人类摆脱野蛮、进入文明之日起,就有了德育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 德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杠杆之一,自人类摆脱野蛮、进入文明之日起,就有了德育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方法 德育理论 先秦诸子 《序》 社会文明进步 中华民族 博士 四大文明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来苏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中国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吴来苏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诸多需要着力克服和遏制的消极、腐败乃至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两大类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 中国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吴来苏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诸多需要着力克服和遏制的消极、腐败乃至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两大类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法律规范,二是道德规范。法律是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德育 现代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话传统德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推进现代德育及其现代化建设,必须对传统德育加以批判的继承。不可忽视的是在对其进行继承的超越过程中,对传统德育的认识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主流认识中存在着共时态层面传统德育研究的窄化倾向与历时态层面儒家德育研究的泛... 推进现代德育及其现代化建设,必须对传统德育加以批判的继承。不可忽视的是在对其进行继承的超越过程中,对传统德育的认识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主流认识中存在着共时态层面传统德育研究的窄化倾向与历时态层面儒家德育研究的泛化趋势,以及大传统德育与小传统德育的两种不同认识。此外,也存在传统德育与德育传统的混淆以及对"传统德育"这一学术基础用词的错用甚至是滥用。这些共同构成了重话传统德育的现实机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儒家德育 现代新儒家 传统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德育理念的新审视
15
作者 赵志毅 赵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101,共5页
从冲突与和谐的关系出发,对传统德育理念进行反思,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文明社会应该提倡“见义智为”,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是社会文明的必然产物。“学会分梨”更加符合当代儿童的道德心理特点与社会现实对儿童成长的要求。消... 从冲突与和谐的关系出发,对传统德育理念进行反思,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文明社会应该提倡“见义智为”,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是社会文明的必然产物。“学会分梨”更加符合当代儿童的道德心理特点与社会现实对儿童成长的要求。消极因素面前一味躲避退让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消极影响才更加有益。忠孝教育应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 和谐 传统德育 现代德育 道德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品德心理传统的对比看中国传统德育的超越
16
作者 张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8,共6页
浩瀚的中国德育传统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影响乃至复制着当今的德育文化。对这种传统进行自觉继承和超越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将中西品德心理传统进行比较研究或许是超越中国传统德育的最重要的机制和突破口。一、中西品德心理传统的若干... 浩瀚的中国德育传统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影响乃至复制着当今的德育文化。对这种传统进行自觉继承和超越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将中西品德心理传统进行比较研究或许是超越中国传统德育的最重要的机制和突破口。一、中西品德心理传统的若干比较品德心理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化区域在其长期的道德实践历史之中所形成的调节人们道德行为的特殊心理倾向。它依然以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形式的方式作用着当今人们的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心理传统 传统道德思维方式 道德行为 道德价值观 道德问题 品德心理 道德创造能力 中国传统 道德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育近代转型探析
17
作者 吴慧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1,共4页
以儒家道德教育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德育一直在封建社会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近代欧风美雨、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德育经历了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实践的漫长转型过程。究其实质,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德育观与中国传统德育观相互冲突和融... 以儒家道德教育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德育一直在封建社会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近代欧风美雨、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德育经历了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实践的漫长转型过程。究其实质,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德育观与中国传统德育观相互冲突和融合的产物。探讨中国传统德育转型过程,有利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德育的继承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德育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西方德育观念的本土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创造性转化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传统德育受到的挑战及其重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龙卫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4-47,共4页
自媒体双向或多向的思想情感交往方式改变了传统单向的道德说教方式,受教育者由单一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由对话的主体。自媒体时代,传统德育面临着主流媒体德育功效弱化、传统德育模范光环作用弱化以及传统德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等问题。... 自媒体双向或多向的思想情感交往方式改变了传统单向的道德说教方式,受教育者由单一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由对话的主体。自媒体时代,传统德育面临着主流媒体德育功效弱化、传统德育模范光环作用弱化以及传统德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等问题。增强法律监督效力,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自媒体化,加强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树立开放的德育新理念,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向徳育观念,成为自媒体时代重构德育模式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传统德育 信息发布平台 公民媒介素养 正向德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敬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德育 传统德育 创造个性培养 个性特征 个性品质 创造性人才 价值取向 规范式 独立思考 个体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传统德育思想的共同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游柱然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3,共5页
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有机融合,是一种既富东方特色,又蕴含了人类共同价值基因的文化现象。其中,和而不同与公道精神等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修己安人、礼乐教化和行不言之教等德育思想方法符合世界... 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有机融合,是一种既富东方特色,又蕴含了人类共同价值基因的文化现象。其中,和而不同与公道精神等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修己安人、礼乐教化和行不言之教等德育思想方法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形成、完善与传播。相关研究和讨论不仅可以扩大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思想 人类共同价值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