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time-lapse筛选早期IVF/ICSI胚胎及其临床结局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明颢 黄军 +1 位作者 钟影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60-1764,178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组(TLM组...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组(TLM组)(n=68)和对照组(n=71),比较两组间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并根据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6.2%、61.8%、47.1%;对照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7.9%、43.7%、30.3%;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31~35岁的患者利用time-lapse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结局;利用time-lapse能明显提高IVF周期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但对于ICSI和TESA周期,效果则不理想。结论使用time-lapse动态监测胚胎并根据胚胎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对胚胎进行评价和筛选,与传统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年龄较大的(〉30岁)或者是进行IVF周期的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LAPSE 传统形态学方法 胚胎筛选 临床妊娠率 胚胎着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