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在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李晓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在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在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下床时间、首次排气、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肠道屏障功能水平[D-乳酸、内毒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床时间、首次排气、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COR、A、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可缩小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对其肠道屏障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老年复发性总管结石 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杨耀鑫 朱锋 +1 位作者 李志贵 方寅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腔镜组(n=52,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和开腹组(n=5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腔镜组(n=52,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和开腹组(n=50,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胃泌素族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 d,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腔镜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d,且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结石清除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该术式有助于肝功能的快速恢复,对胃泌素族激素的影响小,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道镜 总管探查 总管结石 结石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一期缝合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3
作者 赵林 席作武 +2 位作者 张雨 潘徐彪 郭伟胜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腹腔镜探查术(LCBDE)后应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1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高龄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研究组(一期缝合组=45例)和对照组(T管引流组=45例),对比围术期指标、...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腹腔镜探查术(LCBDE)后应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1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高龄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研究组(一期缝合组=45例)和对照组(T管引流组=45例),对比围术期指标、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肝功能[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日平均输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DBIL、ALP、GGT均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CD4^(+)/CD8^(+)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vs 4.44%,P=0.044),术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vs 13.33%,P=0.049)。结论一期缝合在高龄患者中更具优势,可加速康复并降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一期缝合 腹腔镜总管探查 T细胞亚群 T管引流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4
作者 唐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7例,以抽签法进行分组。使用腹腔镜胆囊... 目的:探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7例,以抽签法进行分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LCBDE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LCBDE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减少肝功能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合并总管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 腹腔镜总管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2
5
作者 华龙 王晨宇 +3 位作者 张军杰 陈江涛 姚坤厚 马万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探查 开腹 总管结石 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管局部解剖与经胆囊管探查胆道的可行性研究:附100例报告
6
作者 陈德兴 刘文超 +4 位作者 朱修全 王婷婷 张俏 张海铅 陈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局部解剖特点和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2023年2~9月我科对100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中对胆... 目的探讨胆囊管局部解剖特点和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2023年2~9月我科对100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中对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方位、胆囊管内径、胆囊管的切开长度、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长度、切开的胆囊管或胆总管与十二脂肠上缘距离、胆道镜取石直径6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胆囊管注入胆总管方位:9~12点92例,其中10、11点76例,占76%;1、2点各1例,占2%;7、8点分别为2、4例,占6%。胆囊管内径3~13 mm,中位数5.0 mm。切开胆总管长度:21例(占21%)切开胆总管,切开长度1~5 mm,中位数3.0 mm。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长度:36例并行,并行长度2~40 mm,中位数10.0 mm。切开的胆囊管或胆总管距十二脂肠上缘距离5~20 mm,中位数15.0 mm。90例术中胆道镜取出结石,共取出结石128枚,结石直径1.5~22.0 mm,中位数5.0 mm。100例LTCBDE均获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83例(占83%),出院后食欲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结石症状发生,肝功能正常,B超示胆总管直径5~10 mm,中位数7 mm,无术后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可行,对胆总管无或较小的损伤,对Oddi括约肌无损伤,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最佳路径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管 探查 继发性总管结石 腹腔镜下经囊管探查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25
7
作者 马文贵 杨振琪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显著提升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 腹腔镜探查 囊结石 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楠 刘奇(综述) 陈德兴(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368,共6页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约占胆囊结石患者的20%[3]。诊断为CBDS患者,建议尽可能取石,对有症状患者益处最大。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LCBDE的发展从经胆总管切开留置T管到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再到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目的在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及胆道镜的出现使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这项百余年的经典术式有了质的飞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因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便于术后再治疗等而被广泛应用,但T管移位、电解质丢失、拔除T管时的并发症等给患者和医者带来诸多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系统疾病 总管探查 腹腔镜总管探查 囊结石患者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总管切开 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孙伟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肝胆结石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从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中抽取92例开展研究,以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开展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性肝胆结石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从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中抽取92例开展研究,以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开展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各阶段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胆红素水平、机体炎症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160.30±19.83)min、术后住院所需时间(11.70±2.08)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26±28.70)min、(16.21±3.10)d,术中出血量(57.92±15.11)ml少于对照组的(89.53±17.31)ml,并发症发生率4.35%小于对照组的17.39%(P<0.05)。两组术前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 d观察组丙二醛(MDA)(4.03±1.15)μmol/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62.76±4.1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98±1.52)μmol/L、(73.09±5.30)μg/L,对氧磷酶1(PON-1)(112.71±11.56)U/L高于对照组的(101.91±9.36)U/L(P<0.05)。两组术前体内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 d观察组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别为(17.31±2.30)、(25.15±1.97)、(25.50±1.18)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1.41±2.63)、(31.80±2.02)、(30.23±2.95)μmol/L(P<0.05)。两组术前机体炎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 d观察组IL-6、CRP分别为(63.35±7.38)ng/ml、(21.35±0.4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81.57±9.43)ng/ml、(49.78±0.52)mg/L,IL-10(37.52±8.21)pg/ml高于对照组的(31.89±5.36)pg/ml(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生理情绪状况、日常功能评分分别为(3.12±0.49)、(3.01±0.27)、(3.20±0.30)、(3.16±0.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2±0.69)、(2.38±0.12)、(2.17±0.28)、(2.75±0.40)分(P<0.05)。结论对复杂性肝胆结石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该手术方法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机体炎性影响较轻,有助于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总管探查 开腹总管探查 复杂性肝结石 安全性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建辉 周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0.45±9.85)ml少于对照组(98.57±10.57)ml,手术时间(76.51±24.15)min、术后排气时间(1.08±0.27)d、住院时间(8.53±1.27)d均短于对照组的(127.57±20.24)min、(2.59±0.66)d、(12.89±2.8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有一定疗效,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且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较低、疼痛感较轻,并发症少,故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 总管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探查 传统开腹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启鸿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105-106,共2页
目的:对比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计算机表法对将我院2010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实行... 目的:对比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计算机表法对将我院2010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实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各项数据差异予以对比.结果:实验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T管拔管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对比分析显示意义(P<0.05).结论:将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应用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均存在一定疗效,但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效果更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探查 传统开腹 囊结石 总管结石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大广 黄洁 +3 位作者 张捷 魏晓平 朱洪 胡明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45,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2006年10月自主选择手术方式的50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2006年10月自主选择手术方式的50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杜冷丁用量、术后通气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腹腔镜组术后哌替啶用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短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切实可行的,体现出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探查 总管结石 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在腹腔镜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宁 秦明放 +1 位作者 王庆 勾承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评价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 ,ENBD)配合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应用ENBD配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4 4例及开腹胆总管探... 目的 评价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 ,ENBD)配合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应用ENBD配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4 4例及开腹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34例。 结果  78例均手术成功 ,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胆管炎等并发症。术中结石取净率 10 0 % (78 78)。术后住院时间 :腹腔镜组为 (6 2±1 3)d ,开腹组为 (7 4± 2 1)d。随访 5 7例 ,时间 (1~ 4 5 )年 ,平均 2 6年 ,腹部彩色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 结论 ENBD配合腹腔镜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I期缝合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内镜鼻管引流 腹腔镜 开腹总管探查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何平 赵凤林 +5 位作者 梁杰雄 邵天松 宋辉 候迎晨 郭洋 李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82-484,共3页
对比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DE)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行LCDE,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对比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DE)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行LCDE,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当;但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但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DE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等特点,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腹腔镜探查取石 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喜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取石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肛...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取石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2.6)d、肛门排气时间(18.2±3.4)h、手术时间(52.7±11.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3.6±5.1)d、(30.6±8.8)h、(81.4±14.1)min,术中出血量(32.5±8.8)ml少于对照组的(104.6±21.3)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464、8.915、10.661、21.218,P<0.05)。对照组中出血9例,疼痛29例,切口感染12例,胆管残留结石3例,胆漏2例;观察组中出血2例,疼痛9例,切口感染2例,胆管残留结石2例,胆漏1例。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切口感染、疼痛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17.934、8.425,P<0.05);两组患者的胆漏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0.345,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与治疗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总管探查 开腹 总管结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陈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对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沭阳仁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 目的:对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沭阳仁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相比,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安全性较高,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合并总管结石 腹腔镜探查取石 传统开腹囊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宋盛平 张旭 +1 位作者 宗可 薛建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684-3688,共5页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治的95例AB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分为A组(49例)、B组(46例),前者于确诊后72 h内...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治的95例AB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分为A组(49例)、B组(46例),前者于确诊后72 h内行LCBDE,后者于确诊后72~120 h内行LCBDE。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生化指标[二胺氧化酶(DAO)、血淀粉酶(AMS)、介导黏附反应的黏附分子(ICAM-1)]、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CD8^(+)、免疫球蛋白M(IgM)]、并发症。结果 两组出血量和中转开腹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1周与B组相比,A组血清ALP、GGT、ALT水平较低(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血清DAO、AMS、ICAM-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IgG、CD8^(+)、IgM指标呈上升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P患者于确诊后72 h内行LCBDE能减少对免疫功能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急性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总管探查 免疫功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耀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对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参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 目的对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参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53±0.53)d、(28.65±4.71)h、(1.21±0.52)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4.06±0.45)d、(70.26±6.35)h、(2.78±0.6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参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和排气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道镜 传统开腹 囊结石合并总管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玉录 陈鑫 郭山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应用两镜联合技术治疗1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与138例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差异,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 目的比较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应用两镜联合技术治疗1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与138例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差异,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2 h伤口疼痛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出血量为(95±15)m 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10)h、术后72 h伤口疼痛率为1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住院时间(8±2)d,均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将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道镜 总管探查 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体会
20
作者 王学新 聂晓辉 +3 位作者 韩文才 牛忠辉 刘学军 杨新海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胆道系统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4%~7%,目前手术是治疗胆道系统结石最有效的手段,经典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前壁切开探查后取出结石,并留置T管引流胆汁,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残石率。胆道镜技术的出现与迅猛发展给... 胆道系统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4%~7%,目前手术是治疗胆道系统结石最有效的手段,经典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前壁切开探查后取出结石,并留置T管引流胆汁,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残石率。胆道镜技术的出现与迅猛发展给肝胆外科带来了革命性改变。纤维胆道镜可直视胆道内部,可作组织学检查,还可治疗狭窄胆管及取石等,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开展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128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症 道镜 总管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