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悲剧意识的缺失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子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10,共2页
中国传统的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总是偏爱"大团圆"的结局,缺乏悲剧意识,从负面效应看,导致人们沉溺于人生幻象,逃避现实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民族审美心理脆弱的一面。这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存在着必... 中国传统的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总是偏爱"大团圆"的结局,缺乏悲剧意识,从负面效应看,导致人们沉溺于人生幻象,逃避现实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民族审美心理脆弱的一面。这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审美意识 象数思维 中和 悲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审美意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培养探析
2
作者 唐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9期78-79,共2页
美术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与艺术协调统一的过程,高校美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文化性,注重将审美意识培养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结构中,提升学生对传统审美的认知,如此方可使之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继而创作出为时代所... 美术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与艺术协调统一的过程,高校美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文化性,注重将审美意识培养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结构中,提升学生对传统审美的认知,如此方可使之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继而创作出为时代所认可的作品。文章从我国传统审美意识出发,分别从由理入道、由技入道、由艺入道三方面探讨传统审美意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术教育 传统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传统审美意识的培养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从某种角度看,美术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与艺术有效统一的过程。在大学美术教育期间,教师要注重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文化性,将文化素质培养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结构,同时注重对学生审美心理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审美意识,有效提... 从某种角度看,美术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与艺术有效统一的过程。在大学美术教育期间,教师要注重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文化性,将文化素质培养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结构,同时注重对学生审美心理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审美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当代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与感受民族文化,才能创作出具有内涵与韵味的作品,从而真正被世界与时代认可。基于此,该文探究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传统审美意识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美术教育 传统审美意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传统审美意识指导二胡教学
4
作者 徐立 《北方音乐》 2009年第5期36-36,共1页
中国文化的底蕴,源自于这一伟大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学。任何二胡作品的演奏成功,均得益于综合艺术美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方式,二胡的线型单音性的音乐体系和西方复音性的音乐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胡的审美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文化的底蕴,源自于这一伟大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学。任何二胡作品的演奏成功,均得益于综合艺术美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方式,二胡的线型单音性的音乐体系和西方复音性的音乐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胡的审美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没有离开中国古典的审美感应理论,也离不开双向交流、运动、选择的感应关系。因此,如果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对主客体的审美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审美意识 二胡教学 传统美学 中国文化 二胡作品 独特风格 审美活动 中国古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对其现代设计的影响
5
作者 周好伟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6期119-120,共2页
本文从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出发,去追问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当代价值,以及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日本设计师如何带着清醒的文化自觉,回到自身文化传统中回望与找寻,并有意识地用东方独特的设计语言对西方观念做出回应。正是一批设计师不... 本文从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出发,去追问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当代价值,以及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日本设计师如何带着清醒的文化自觉,回到自身文化传统中回望与找寻,并有意识地用东方独特的设计语言对西方观念做出回应。正是一批设计师不断的反观与自省,才使得现代设计的舞台上,日本设计师凭借作品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这种回到原点再出发的设计态度,对中国设计走出自己的道路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传统审美意识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审美意识总体结构及其确立
6
作者 刘亚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5-50,共6页
中国近代审美意识总体结构的基本确立。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戊戌变法至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富于近代特色的审美意识演化到这一时期,审美主体的自由自觉性有了较为普遍的体认和初步的理论阐发;突破规范、融汇中西、追求创新的发展... 中国近代审美意识总体结构的基本确立。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戊戌变法至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富于近代特色的审美意识演化到这一时期,审美主体的自由自觉性有了较为普遍的体认和初步的理论阐发;突破规范、融汇中西、追求创新的发展线索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开。美“真”统一的审美理想。追求个体独特内心体验的审美情感,以“俗”破“雅”的审美趣味以及文艺“启民”意识的普及等,构成近代审美意识总体结构基本确立期的特征:主体意识的觉醒。一、美“真”统一的审美理想中国近代审美意识区别于传统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美“真”统一论代替了美善统一论。传统审美意识中也有“真”的观念。但传统的“真”与善没有明确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审美意识 审美理想 审美主体 审美趣味 审美情感 内心体验 二十世纪初 吴昌硕 意识总体结构 蔡元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审美的文化选择
7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4-95,共2页
朱桦在如题(《南京社会科学》9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 艺术自诞生起就面临着文化选择,当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时,艺术自然也就成为推进人类文明的一个积极因素,尽管艺术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主导文化。审美意识... 朱桦在如题(《南京社会科学》9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 艺术自诞生起就面临着文化选择,当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时,艺术自然也就成为推进人类文明的一个积极因素,尽管艺术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主导文化。审美意识的文化意味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艺术进步的选择。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 文化意味 文化选择 生活中 传统审美意识 中国当代艺术 社会科学 中国艺术 人类文明 艺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画中“空白”的意境形成及美学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天爽 《美术大观》 2009年第8期238-239,共2页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深刻内涵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国画以水墨为颜料,以纸绢为载体,展现了其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有的民族面貌。中国画中的“空白”形式的产生与运用,更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深刻内涵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国画以水墨为颜料,以纸绢为载体,展现了其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有的民族面貌。中国画中的“空白”形式的产生与运用,更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显著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 艺术意境 中国画 美学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传统审美意识 中华民族 西方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的美学探索之路
9
作者 严琰 王皓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2期80-82,共3页
中国动画在美学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辉煌、变革、新探索三个时期。它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既是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传统文化心理渗透的结果。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 中国动画在美学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辉煌、变革、新探索三个时期。它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既是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传统文化心理渗透的结果。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动画创作者们不断总结和调整着创作思路,以期在国际动画舞台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美学特征 传统审美意识 国际形势 审美心理 探索创新 中华民族 心理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冰心的爱海与写海 被引量:1
10
作者 荣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2-54,共3页
中国的诗文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对此,冰心在《往事·一》中借人物之口慨叹道:“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冰心的这个遗憾为她自己的成功创作所弥补,痴情写海,妙笔传神,冰心本人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中国的诗文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对此,冰心在《往事·一》中借人物之口慨叹道:“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冰心的这个遗憾为她自己的成功创作所弥补,痴情写海,妙笔传神,冰心本人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化’的诗人”。 一 冰心似乎与海特别有缘。 在刚满7个月的襁褓中,因随父母坐轮船去上海,冰心就见到了日后痴迷的海。到她三、四岁时,谢葆璋奉调到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全家又迁居到烟台,海成为她童年生活的最好伴侣。用她的话说,“这是我童年活动的舞台上,从不更换的布景。我是这个阔大舞台上的‘独脚’,有时在徘徊独白,有时在抱膝沉思。”面对大海,她驰骋着自己的天真幻想,“感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童年是生命的起点,是全部人性的最初展开。童年生活不但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未来人生,对作家来说还将成为日后一定创作思维定势的某种定向路标。儿时就形成的恋海情结,是冰心创作灵感的源泉,伴随她走过了漫长的人主之旅。1979年她在《我的童年》中深情诉说:“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我一想到海,我的心胸就开阔了起来,宁静了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创作 《我的童年》 审美观照 童年生活 创作思维 中国哲学 视觉感受 中国文人 传统色彩 传统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边疆的位置去平衡世界——浅析日本设计师的身位与姿态
11
作者 刘超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第5期86-90,共5页
日式设计的独特性在于其很好地融合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日本设计师对自身的民族身份有着高度的自觉意识,并以此姿态来借鉴和化用西方的设计理念,获得的成果便是日式设计品的独特美感。以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田中... 日式设计的独特性在于其很好地融合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日本设计师对自身的民族身份有着高度的自觉意识,并以此姿态来借鉴和化用西方的设计理念,获得的成果便是日式设计品的独特美感。以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田中一光、隈研吾为例,浅析日本设计师"以边疆的位置去平衡世界"的身位与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设计师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西方现代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胆》与《安提戈涅》
12
作者 孟丽娟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1期54-59,共6页
《孔雀胆》与《安提戈涅》在线索和情节上有相似之处,也都塑造了一位光辉的妇女形象,但所体现出来的悲剧精神、所达到的悲剧效果是大相径庭的。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孔雀胆》中的阿盖更多地闪现出作者心目中理想妻性的光辉,较少有安提戈... 《孔雀胆》与《安提戈涅》在线索和情节上有相似之处,也都塑造了一位光辉的妇女形象,但所体现出来的悲剧精神、所达到的悲剧效果是大相径庭的。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孔雀胆》中的阿盖更多地闪现出作者心目中理想妻性的光辉,较少有安提戈涅那样的英雄性;郭沫若的悲剧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影响,同时也难以磨灭潜意识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所烙下的痕迹。郭沫若所追求的悲剧效果是凝聚起悲愤的力量,让正气压倒邪气,激发起民族抗日的决心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盖 安提戈涅 马克思主义悲剧观 传统审美意识 悲剧冲突 悲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