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网时间对传统媒介使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喻国明 许子豪 赵晓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本文通过2010年天津市网民的35天日记卡调查数据(n=314)发现,在控制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条件下,网民的上网时间与传统媒介使用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回归系数为-0.234(p<.001)。网民上网时间的增加会替代使用印刷媒... 本文通过2010年天津市网民的35天日记卡调查数据(n=314)发现,在控制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条件下,网民的上网时间与传统媒介使用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回归系数为-0.234(p<.001)。网民上网时间的增加会替代使用印刷媒体和视听媒体的时间。上网时间越多,读书时间、看电视时间以及看报纸时间相应就会减少。上网时间的变化对听广播的时间、看杂志的时间以及看电影的时间没有影响。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对于网民上网时间和传统媒介使用时间的关系没有影响。网络与传统媒介的共用行为对于网民上网时间和传统媒介使用时间的关系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传统媒介 时间 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比较与融合 被引量:23
2
作者 凌小萍 邓伯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6,87,共5页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在信息传播领域具有显著的传播优势,但也存在传播弊端。传统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局限日渐暴露,但是优势犹存。二者可以从媒体形式互补、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和吸引受众关注等方面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在信息传播领域具有显著的传播优势,但也存在传播弊端。传统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局限日渐暴露,但是优势犹存。二者可以从媒体形式互补、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和吸引受众关注等方面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融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是"速度"与"信度"、"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有利于媒体核心竞争力发生巨变,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和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社会舆论空间的打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媒介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媒介组织“强制性通过点”地位的消解与重构——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媒介融合发展探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赵高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3,共7页
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分析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问题,考察不同融合形态在具体实践中的主导者及他们的资源利用实践。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信息分发平台等作为信息传播网络的新进入者打破了原有媒体主导的行动者网络权力格局,这些平台利用... 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分析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问题,考察不同融合形态在具体实践中的主导者及他们的资源利用实践。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信息分发平台等作为信息传播网络的新进入者打破了原有媒体主导的行动者网络权力格局,这些平台利用用户数、算法、活跃度等资源把自己消解了传统媒介组织的'强制性通过点'地位,成为不同形态融合传播行动者网络中的主导。当前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挖掘、利用自己优势资源重新构建'强制性通过点',招募包括新型传播平台在内的行动者,构建自身主导的传播行动者网络。在分析传统媒介组织构建路径和策略的同时,也指出产品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强制性通过点 传统媒介 融合发展 产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介舆论的博弈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吉军 范臧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190,共5页
在传播科技的发展史上,一般地说,每出现一种新的更为先进的传播媒介都会扩大人们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度。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深化,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业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的把握与引导。
关键词 舆论 网络舆论 传统媒介 新兴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为王:媒介融合态势下传统媒介的突围之道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玉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3-148,201,共6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程度的加深,传媒业界奉行的"内容为王"理念虽在指导单一媒介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方面效果突出,但在指导不同媒介之间的行业竞争方面却不理想。"介质为王"理念呼吁传统媒介行业关注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程度的加深,传媒业界奉行的"内容为王"理念虽在指导单一媒介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方面效果突出,但在指导不同媒介之间的行业竞争方面却不理想。"介质为王"理念呼吁传统媒介行业关注自身所属媒介的传播介质,发掘自身特性与受众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个性化需求的契合点,打造媒介核心竞争力,与新兴媒介进行差异化竞争,实现传统媒介行业在新媒介威胁下的危机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行业竞争 内容为王 介质为王 传统媒介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传播在乡村传统媒介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关中乡村节庆民俗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昊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5,共8页
相对于现代媒介,传统媒介主导着乡村节庆民俗的传播,实现着媒介和文化的合一性。传统媒介构成着共享性的意义符号,消解受者和传者的界限,形成双向的沟通渠道。节庆民俗规模宏大,传统媒介因其使用方便和廉价,激发着乡民参与式传播,主导... 相对于现代媒介,传统媒介主导着乡村节庆民俗的传播,实现着媒介和文化的合一性。传统媒介构成着共享性的意义符号,消解受者和传者的界限,形成双向的沟通渠道。节庆民俗规模宏大,传统媒介因其使用方便和廉价,激发着乡民参与式传播,主导着节庆民俗集体性社会实践,通过与大众传媒的多重互动,实现着地方知识的再生产,有助于培养乡民的民主能力和平等关系。可见传统媒介参与式传播具有培育乡村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具有现实价值的分析路径,壮大了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探究乡村传播的独特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介 参与式传播 内生性 乡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全景图与传统媒介在景观视觉评估中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林森 徐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5-281,共7页
VR全景图技术作为景观视觉传达新媒介,近几年开始应用于景观方案展示及评估领域,但其与二维效果图及3D动画等传统展示媒介的差异性一直缺乏理论研究。以5种景观设计要素为线索建立景观视觉评估场景,利用SD-SBE评价方法分别对传统媒介组... VR全景图技术作为景观视觉传达新媒介,近几年开始应用于景观方案展示及评估领域,但其与二维效果图及3D动画等传统展示媒介的差异性一直缺乏理论研究。以5种景观设计要素为线索建立景观视觉评估场景,利用SD-SBE评价方法分别对传统媒介组和VR全景图组进行视觉评估测试,经过均值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2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VR全景图作为展示媒介相比传统手段可以获得更高的评价得分,且在植物和水景2种设计要素方面表现更为明显;感性指标是造成2组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普通组中指标吸引力、开阔度、尺度感和层次感是影响美景度评价的主要因素,VR组中吸引力和兴趣是影响美景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为VR全景图技术在景观视觉评估领域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评估 传统媒介 VR全景图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传媒与三大传统媒介之比较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李力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在21世纪这个以科技和知识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推动力的时代里,一种有别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崭新文明———“信息文明”,正在形成。它博采众家之长,集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传播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由于因特网的快速、便捷... 在21世纪这个以科技和知识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推动力的时代里,一种有别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崭新文明———“信息文明”,正在形成。它博采众家之长,集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传播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由于因特网的快速、便捷、内容丰富,使得它在竞争中取得了领先优势。这就需要传统传媒充分挖掘自己的优点,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媒 传统媒介 新闻传播 交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于磁感应的非传统媒介WSN的能耗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曹俊 孙莹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9-1353,共5页
相比电磁波(Electromagnetic,EM),基于磁感应的通信系统更适应于非传统媒介的网络环境。但对于任意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能量是一个有限资源。为此,提出了面向基于磁感应的非传统媒介WSN的能耗模型(Energy Consum... 相比电磁波(Electromagnetic,EM),基于磁感应的通信系统更适应于非传统媒介的网络环境。但对于任意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能量是一个有限资源。为此,提出了面向基于磁感应的非传统媒介WSN的能耗模型(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in Magnetic Induction based Non-Conventional WSN,EC-MI)。该模型针对二相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16正交幅相调制(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QAM)和64正交幅相调制(64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三种调制技术,建立传输单个数据包的能耗模型,并推导了能耗最小化的数据包尺寸和误比特率。再针对干燥土壤、沉积岩和海水的媒介,分析了EC-MI模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沉积岩和海水域媒介,干燥土壤媒介的能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介的无线传感网络 磁感应通信 能耗模型 数据包尺寸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谈话:现代媒介向传统媒介的一次回归
10
作者 姚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传统媒介 现代媒介 电视媒介 现代传媒 《实话实说》 传播工具 麦克卢汉 大众传媒 电视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传统媒介消费使用的影响: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冬 李本乾 吴佳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92,共10页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个人数据,从个人决策的微观角度实证检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电视等传统媒介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对传统电视媒介在个人时间分配决策中有替代效应,这一效应对16-30岁的青年群体尤...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个人数据,从个人决策的微观角度实证检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电视等传统媒介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对传统电视媒介在个人时间分配决策中有替代效应,这一效应对16-30岁的青年群体尤其显著。在这一效应驱动下,传统电视媒介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介进行娱乐和信息收集。但新旧媒体使用的生命周期检验表明,该替代效应在中老年群体中不显著,传统电视依然保有家庭权威媒体地位。此外,本文采用多种测量方法、多个子样本、多种回归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得到了一致结论。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介的转型是必要的,可以通过优化电视节目,发挥其"家庭权威媒体"比较优势,进而鼓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统电视媒介 微观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媒介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与革命
12
作者 秦学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媒介教育有传统媒介教育与现代媒介教育之分、古代媒介教育和近现代媒介教育之别。按照传播媒介技术的革命性的次第变化,我们可将其细分为口头传播媒介教育、文字传播媒介教育、印刷传播媒介教育、电子传播媒介教育,等等。现代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有传统媒介教育与现代媒介教育之分、古代媒介教育和近现代媒介教育之别。按照传播媒介技术的革命性的次第变化,我们可将其细分为口头传播媒介教育、文字传播媒介教育、印刷传播媒介教育、电子传播媒介教育,等等。现代媒介教育理念与传统(媒介)教育理念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因此,从教育的实质即是媒介教育的角度来探究现代媒介教育理念与传统媒介教育理念之间的区别、现代媒介教育理念对传统媒介教育理念的挑战与革命及其深层意义就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媒介教育 传统媒介教育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时代对传统把关人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守门人”理论。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更新换代,媒体及传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使得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媒介受到冲击。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频繁使用,传统...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守门人”理论。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更新换代,媒体及传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使得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媒介受到冲击。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频繁使用,传统媒介的受众群有了一定的分散。传统媒介把关人理论面对新的挑战,在新的媒介与传统媒介相互交融又相互竞争的环境下,如何对传统把关人角色进行重新审视,是新媒体时代带给传统媒体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关人” 传统媒介 媒介 新媒体时代 把关人理论 传播技术 传播渠道 网络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使用能促使居民去现场观赛吗?——基于CGSS2015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华梅 王兆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6-687,共12页
运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实证分析媒介使用对居民现场观赛的影响。现场观赛人数不足是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但体育赛事的媒介传播可补齐这一短板,体现在居民使用传统媒介中的杂志、广播和新兴媒介中... 运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实证分析媒介使用对居民现场观赛的影响。现场观赛人数不足是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但体育赛事的媒介传播可补齐这一短板,体现在居民使用传统媒介中的杂志、广播和新兴媒介中的互联网、手机定制消息都对其现场观赛行为产生促进作用。非线性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杂志使用频率、广播使用频率、互联网使用频率和手机定制消息频率与居民现场观赛行为呈"倒U型"关系,意味着过度使用媒介则对居民现场观赛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媒介使用影响居民现场观赛行为不存在城乡差异,广播使用影响居民现场观赛行为存在区域差异。我国现场观赛型体育消费薄弱,亟需发挥媒介作用以促使居民去现场观赛,同时也需警惕居民过度使用媒介对现场观赛型体育消费产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使用 现场观赛 传统媒介 新兴媒介 体育竞赛表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使用与农村居民公共事务参与的关系研究——基于CGSS2012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农村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兴趣与投入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力,会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活力与农村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对中国农村居民公共事务参与具有多重影... 农村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兴趣与投入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力,会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活力与农村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对中国农村居民公共事务参与具有多重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质的媒介使用对农村居民公共事务参与的影响并不一致;传统媒介使用对农村居民公共事务参与有正面促进作用,而新媒介使用对公共事务参的作用不显著。尽管从短期看,新媒介的使用没有促进农民公共事务的参与,但从长远看,新媒介双向互动的特点,在动员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方面仍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使用 传统媒介 媒介 农村居民 公共事务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视阈下出版业的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代玉梅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30,共3页
媒介融合通常是指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其实质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最初对媒介融合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交汇,随着数字技术、... 媒介融合通常是指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其实质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最初对媒介融合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交汇,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变革与发展 出版业 视阈 多功能一体化 传统媒介 马萨诸塞州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例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施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管贤强 陈晓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3,共4页
当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日益普及,人类“媒介化生存”呈现出“跨媒介”特征。纸质作品、光盘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传播,这是信息物质载体的互联交叉;屏读文本囊括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要素,这是信息表现形式的... 当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日益普及,人类“媒介化生存”呈现出“跨媒介”特征。纸质作品、光盘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传播,这是信息物质载体的互联交叉;屏读文本囊括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要素,这是信息表现形式的兼容并包;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实现媒介融合,这是信息社会平台的融合交汇。在生活、学习、工作走向跨媒介生存的同时,语言文字运用表现出新特点、呈现出新面貌,语言实践活动更加丰富,母语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和深化,“看”已经成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言语之民、文字之民,还需要立足当下思考如何培养“屏幕之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实践活动 媒介融合 传统媒介 移动互联网 媒介 语言文字运用 兼容并包 新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程度、媒介使用与青年群体社会信任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文龙 李知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6,共11页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教育经不同媒介影响青年社会信任的机制。研究发现:教育对社会信任既存在直接积极影响,也会通过媒介产生间接影响。但是,教育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对信任的间接效应在不同...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教育经不同媒介影响青年社会信任的机制。研究发现:教育对社会信任既存在直接积极影响,也会通过媒介产生间接影响。但是,教育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对信任的间接效应在不同教育层次中存在异质性特征。在低教育群体中,教育经传统媒介提高社会信任,而经新媒介削弱了社会信任;在高教育群体中,新媒介对社会信任的负向间接效应不再显著。提出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新媒介内容管理,实现积极引导和有效治理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媒介 传统媒介 教育程度 青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媒介将会消亡吗?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帼芬 梁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电子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印刷媒介经受了一次次的冲击。最初,它以更为深层和详细的报道战胜了被喻为“心灵剧场”的广播的威胁。接着,它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解释者、信息综合体、转述者以及分析家,为淹没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提供了培... 在电子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印刷媒介经受了一次次的冲击。最初,它以更为深层和详细的报道战胜了被喻为“心灵剧场”的广播的威胁。接着,它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解释者、信息综合体、转述者以及分析家,为淹没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提供了培养冷静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机会,使它在强大的电视媒介的冲击下求得生存。而令,面对着迅猛发展的网络媒介,报纸除了与网络积极配合形成网络报纸外,正以其切合当前经济技术水平,符合人们阅读习惯和怀旧情结等优势而得以保持下去。特别是在一片信息的‘“鼓噪”声中,报纸精心绘制的精美“大餐”,成为网络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调味品。在以处理信息的效率为新闻时效性的衡量标准的网络信息时代,报纸将拥有新的意义上的“时效性”优势。这一切都证明:报纸在电子时代还将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媒介 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 网络传播 传统媒介 电视报道 网络报纸 网络时代 静思考 网络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环境:发展与平衡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媒介环境 媒介技术 传播效率 新媒体 传统媒介 计算机 信息高速 媒介 平衡机制 负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