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高原湖泊城市“山水营城”传统地景研究——以滇池、洱海地区为例
1
作者
尹露曦
成朋轩
孙波
《园林》
2025年第8期107-114,共8页
滇池、洱海地区作为云南高原湖泊地区的代表,历史时期城市营建充满“山水营城”地景智慧,目前对其展开的研究有待完善。基于历史文献梳理,从山水文化溯源、山水空间营建、山水意境呈现三方面开展滇池、洱海地区传统地景研究。结果表明:...
滇池、洱海地区作为云南高原湖泊地区的代表,历史时期城市营建充满“山水营城”地景智慧,目前对其展开的研究有待完善。基于历史文献梳理,从山水文化溯源、山水空间营建、山水意境呈现三方面开展滇池、洱海地区传统地景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高原湖泊地区山水环境本底具有较强的向心性、阻隔性,其中水域变迁对聚落发展影响最为显著;汉文化与佛教文化综合作用于滇池、洱海地区的山水文化思想及山水审美;云南府城及大理古城背山面水,具有典型的“山水坐朝”格局,居游于山水体现了人地情感的深层次交融;“昆明八景”“太和十六景”均充分涵盖山、水、城要素,山水意境特色突出。提示山—水—城融合是云南高原湖泊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则,在保证山水视廊连通性的同时,通过激活贯穿古今的山水游览方式,以“亲历”的知觉感知体验重新搭建人地情感链接。旨在补充西南地区地景成果,并为“山水城市”的现代性探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景观
传统城镇景观
山水营城
高原湖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高原湖泊城市“山水营城”传统地景研究——以滇池、洱海地区为例
1
作者
尹露曦
成朋轩
孙波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8期107-114,共8页
文摘
滇池、洱海地区作为云南高原湖泊地区的代表,历史时期城市营建充满“山水营城”地景智慧,目前对其展开的研究有待完善。基于历史文献梳理,从山水文化溯源、山水空间营建、山水意境呈现三方面开展滇池、洱海地区传统地景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高原湖泊地区山水环境本底具有较强的向心性、阻隔性,其中水域变迁对聚落发展影响最为显著;汉文化与佛教文化综合作用于滇池、洱海地区的山水文化思想及山水审美;云南府城及大理古城背山面水,具有典型的“山水坐朝”格局,居游于山水体现了人地情感的深层次交融;“昆明八景”“太和十六景”均充分涵盖山、水、城要素,山水意境特色突出。提示山—水—城融合是云南高原湖泊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则,在保证山水视廊连通性的同时,通过激活贯穿古今的山水游览方式,以“亲历”的知觉感知体验重新搭建人地情感链接。旨在补充西南地区地景成果,并为“山水城市”的现代性探索提供思路。
关键词
地域
景观
传统城镇景观
山水营城
高原湖泊
云南
Keywords
regional landscape
traditional urban landscape
Shan-Shui City
plateau lake
Yunna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高原湖泊城市“山水营城”传统地景研究——以滇池、洱海地区为例
尹露曦
成朋轩
孙波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