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德治”与“法治”的理论博弈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钱同舟
-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FZX005)
-
文摘
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儒家主张"德治",其德治思想异常丰富、完整;而法家则主张"法治",因而形成了"德治"与"法治"的理论博弈。"德治"思想强调道德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忽视法律重要作用的错误倾向,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治"。而法家"法治"思想虽然与今天的法治理论有重要区别,但它看到了法律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缺陷是不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因而轻视道德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道德和法律二者不应是博弈的关系,而应是相互蕴涵、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秉持这一理念,我们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
“德治”思想
“法治”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卷首语
- 2
-
-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共1页
-
文摘
到本世纪末,我国出版业要最终完成从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妥特征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这是两个世纪的跨越,两个“阶段”的转变,跨度很大。要完成这个大跨度的“飞跃”,需要扩大视野,需要励精图治,需要以现代文明、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整体成果作为营养和助力。
-
关键词
我国出版业
主要特征
质量效益
现代文明
大跨度
现代科技
数量规模
最新成果
大视野
传统和文化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