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和声远未“到顶”——兼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技法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1期10-15,共6页
一、回顾和声技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传统”与“近现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形成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填补脱节应从总结“探索阶段”著名作曲家的和声技法入手。 二、分析被认为是传... 一、回顾和声技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传统”与“近现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形成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填补脱节应从总结“探索阶段”著名作曲家的和声技法入手。 二、分析被认为是传统和声“顶峰”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和声技法,证明其远未到顶。 三、剖析传统和声理论的特点与局限,并根据其局限归纳出发展传统和声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1、扩大调式范围;2、开发利用非三度叠置和弦;3、扩充和声设计的思维形式(和声逻辑)。 结论:新的、更完善的和声理论必将取代沿用已270年的传统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和声 和声技法 作曲技法 十二音序列 特里 勋伯格 《前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音级 无路可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迈向“近现代”的重要一步——色彩性和声技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4期22-31,共10页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突破传统和声的束缚,广泛而自由地使用了十二平均律范围内的各种常用三度叠置和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技法已日趋完善,以后又经过各国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远比传统功能...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突破传统和声的束缚,广泛而自由地使用了十二平均律范围内的各种常用三度叠置和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技法已日趋完善,以后又经过各国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远比传统功能和声丰富得多的新型和声技法。遗憾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各种更激进的所谓“先锋”技法方面,致使这部分和声技法至今未能妥善地加以总结。和声技法理论就这样被人为地、历史地割断了,从而形成传统与近现代和声技法之间日益严重的“脱节”。 这类技法与其它新技法比较起来,可能有人会认为太陈旧而不屑一顾,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当今世界与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绝大多数音乐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的音乐作品,人们不难发现,调性音乐、传统和声技法及其合理的发展(色彩性和声技法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仍以绝对优势统治着最广阔的音乐世界。万花筒那样变来变去的各种“先锋”技法,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但仍无法与之匹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技法 色彩性 传统和声 十二音序列 音乐作品 和声进行 等音程 根音 音乐世界 功能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杰出的色彩性和声技法大师——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被引量:2
3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年第4期38-56,28,共20页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谢·瓦·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以下简称“拉氏”)生活在作曲技法——尤其是和声技法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但他并不受当时各种“先锋”派技法的影响,而首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各种色彩性和声技法...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谢·瓦·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以下简称“拉氏”)生活在作曲技法——尤其是和声技法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但他并不受当时各种“先锋”派技法的影响,而首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各种色彩性和声技法。这本来是传统和声正常发展方向之一,理应及时地加以总结,但遗憾的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而未能实现:1、当时人们在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的影响下,把主要注意力转向各种更激进的技法;2、缺少和声的色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 色彩性 传统和声 维奇 作曲技法 色彩理论 根音 谢尔盖 等音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过去 开创未来再──论高师和声课教改走势
4
作者 黄洋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8,共6页
基础和声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从内容上看,仅局限于传统和声学近关系调离调、转调范围之内的和声材料;从形式与方法上看,基本采取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教学模式,这些与高师人才培... 基础和声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从内容上看,仅局限于传统和声学近关系调离调、转调范围之内的和声材料;从形式与方法上看,基本采取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教学模式,这些与高师人才培养的需求很不适应。本文在对该课程教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突出师范性,加强学术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该课程的教改发展走势与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和声 高师 师范性 学术性 弊端 教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同主音场”及其它——和声随笔之一
5
作者 杜鹤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3-34,共2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场 同主音调 传统和声 调式 中国音乐学 普罗柯菲耶夫 格里格 发展 音关系 德彪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和声紧张度设计的基础知识
6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4期2-8,23,共8页
对各种和弦结构划分紧张度等级,只是为和声紧张度设计创造了条件,要付之实施,还必须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包括因广泛应用各紧张度等级的和弦,而不可避免地将涉及到具体使用非三度叠置和弦方面的问题。因此,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对各种和弦结构划分紧张度等级,只是为和声紧张度设计创造了条件,要付之实施,还必须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包括因广泛应用各紧张度等级的和弦,而不可避免地将涉及到具体使用非三度叠置和弦方面的问题。因此,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和弦紧张度的特性及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1、和弦紧张度在和声设计中的地位;2、紧张度设计的类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度 和弦结构 叠置 和声进行 五度 二度 曲式结构 七和弦 传统和声 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声自然音和声
7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4期37-52,共16页
引言由于乐制的不同,以自然五声为骨干音的音乐,应该有自己不同于欧洲大、小调体系的理论体系。这是合乎情理的。但近几年来,笔者在探索色彩性和声理论的过程中,发现自然五声与自然七声调式之间存在着极为广泛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这种对... 引言由于乐制的不同,以自然五声为骨干音的音乐,应该有自己不同于欧洲大、小调体系的理论体系。这是合乎情理的。但近几年来,笔者在探索色彩性和声理论的过程中,发现自然五声与自然七声调式之间存在着极为广泛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这种对应关系,以七声性和声理论(包括传统大、小调和声理论及由其扩展而成的更广泛的调式和声理论)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调式和声 七声 大三度 和声进行 色彩性 传统和声 五度 七和弦 纯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弦的色彩等级与和声的色彩序列
8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3期2-10,共9页
上世纪末以来,在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常可见到一种较特殊的和声进行。这种和声进行的和弦之间具有连续的较强色彩对比,而且,几乎所有相邻和弦之间都不属于传统功能性进行,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来分析(本文后面的例6—8都包含这种和弦进行... 上世纪末以来,在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常可见到一种较特殊的和声进行。这种和声进行的和弦之间具有连续的较强色彩对比,而且,几乎所有相邻和弦之间都不属于传统功能性进行,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来分析(本文后面的例6—8都包含这种和弦进行)。对于这一类和声进行,笔者在近几年编写的《色彩和声》第六章《全功能、全色彩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和声的“全色彩理论”来加以解释。“全色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和声进行 多声部音乐 传统和声 功能标记 大三度 七声 和声功能 根音 普罗科菲耶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式锴教授的音乐艺术人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康华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5,共3页
吴式锴教授1932年出生于北平(现北京市)一个家境良好的进步民主人士家庭。其父亲吴家象,曾任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秘书长。1936年中国处于抗日救亡的危机时刻,吴家象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以... 吴式锴教授1932年出生于北平(现北京市)一个家境良好的进步民主人士家庭。其父亲吴家象,曾任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秘书长。1936年中国处于抗日救亡的危机时刻,吴家象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以周恩来为代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做出过贡献;因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被委任为政务院(现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以及辽宁省民政厅厅长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将军 吴家 危机时刻 艺术人生 政协委员 历史事件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系 传统和声 辽宁省民政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调性技法的缺陷及勋伯格的错误 被引量:2
10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2期12-27,共16页
近十几年来,国内介绍无调性作曲技法及其倡导者勋伯格的理论及业绩的著述较多,而对另一面——缺陷与错误的论著却很少。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重点论述一下后一方面的内容也许是必要的。本文将从讨论人类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统入手,接着... 近十几年来,国内介绍无调性作曲技法及其倡导者勋伯格的理论及业绩的著述较多,而对另一面——缺陷与错误的论著却很少。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重点论述一下后一方面的内容也许是必要的。本文将从讨论人类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统入手,接着,较详细地论证了无调性技法的三个根本性缺陷,并把重点放在以五音音组为单位,在音调上实现无调性所占的比例不足20%(指在常用的十二个音范围内);然后,证明勋伯格关于“十二音作曲法产生自一种必然性”的论断犯了“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同时,剖析了所谓“不协和音的解放”的实质;最后,讨论了勋伯格论断的影响,证明不存在传统调性“瓦解”“崩溃”“消亡”的可能,并对勋氏的功过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调性音乐 勋伯格 作曲法 音组 音乐文化 传统和声 作曲技法 二音 和声技法 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声调式复调化声部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汝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5-36,共2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调式 多声部写作 传统和声 复调性 声部进行 中国音乐学 和声 民族化 音乐思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弦之间的色彩对比(上)——剖析“色彩度”“色差”的实质及主要缺点,并改进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2期8-16,共9页
把“色彩”这一本来属于视觉范畴内的概念引用到完全属于听觉范畴的和声理论中来,只可能是一种比喻。(尽管历史上存在着某些著名音乐家对和声音响有色彩感觉的记载,但都因人而异,并无共同的、必然的联系。)既然是比喻,那么,它就不可能... 把“色彩”这一本来属于视觉范畴内的概念引用到完全属于听觉范畴的和声理论中来,只可能是一种比喻。(尽管历史上存在着某些著名音乐家对和声音响有色彩感觉的记载,但都因人而异,并无共同的、必然的联系。)既然是比喻,那么,它就不可能有十分严格的定义;也就是说,它的概念可以因不同的理解而有很大差别:从最一般、最狭义的“新鲜感”直至最广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色彩对比 五度 七和弦 色彩关系 传统和声 阿伦·福特 根音 色差计 和声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声性和弦的结构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兆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4期9-19,38,共12页
传统和声中,和弦基于大、小调七声音阶上,以三度叠置原则构成。因此和弦具有七声音阶特点,含有小二、大七、增四、减五等强不协和音程,使和弦具有较强的紧张度与要求解决的倾向性。“五声性和弦”则由五声音阶中各音纵向自由结合而成。... 传统和声中,和弦基于大、小调七声音阶上,以三度叠置原则构成。因此和弦具有七声音阶特点,含有小二、大七、增四、减五等强不协和音程,使和弦具有较强的紧张度与要求解决的倾向性。“五声性和弦”则由五声音阶中各音纵向自由结合而成。五声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只包含大二、小三、大三、纯四及它们的转位小七、大六、小六、纯五度音程,这使五声性和弦在和声音响上不会过分刺耳。五声性和弦中除宫、羽三和弦及宫、羽三和弦相结合而成的羽七和弦外,大多都是非三度结构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七声音阶 传统和声 大三度 七和弦 和声进行 旋律线 五度 根音 和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的方法(下)
14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年第3期10-18,共9页
三.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 (一)先按传统功能配置和声对初学者来说,一个调性较明确的旋律,在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之前,可以先按传统功能配置和声(传统和声已非常熟练的学习者,可在旋律下面标出和弦标记,而不写出具体声部;当对色彩性... 三.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 (一)先按传统功能配置和声对初学者来说,一个调性较明确的旋律,在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之前,可以先按传统功能配置和声(传统和声已非常熟练的学习者,可在旋律下面标出和弦标记,而不写出具体声部;当对色彩性技法熟练到一定程度时,可省去这一步)。这时,和弦之间的色差绝对值一般是较低的,只有一部分色彩度较高的功能性变和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性 传统和声 和声进行 和声技法 五度 根音 调式和声 变化音 作曲技法 模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弦之间的色彩对比——剖析“色彩度”“色差”的实质及主要缺点并改进其计算方法(下)
15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4期14-21,共8页
五、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一)较快求得新数据的方法新数据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要付之实用,则必须能较快地求得。而∑JC、∑JCK涉及的因素较多,不可能象色彩度、色差那样迅速求得。如象表4那样为每一种和弦结构建立一个和弦数据表,那么... 五、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一)较快求得新数据的方法新数据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要付之实用,则必须能较快地求得。而∑JC、∑JCK涉及的因素较多,不可能象色彩度、色差那样迅速求得。如象表4那样为每一种和弦结构建立一个和弦数据表,那么,仅三和弦、七和弦就需建立十一个包含114个和弦数据的表,即使“倒影相等”的和弦结构如大三—小三、大小七—半减七、增大七—小大七等可列于一个表中,也需八个表;如加上非三度叠置和弦,则即使只考虑3—4个音的结构也将有62种(三个音的19种,四个音的43种;如“倒影相等”者并列,则三个音的12种,四个音的29种,共41种)、71 4个和弦(三个音的220个,四个音的495个,共715个,去掉中心和弦共714个),总计44268个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和声进行 无调性音乐 色彩对比 七和弦 传统和声 和声技法 色彩性 七等 勋伯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弦的结构与紧张度
16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2期14-19,共6页
在十二平均律十二个音的范围内,不少于三个不同的音结合在一起即构成和弦。每一个和弦都有一定的结构。而形成和弦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叠置原则,二是叠置的具体音程。讨论各种不同的和弦结构,本来应该是和声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十二平均律十二个音的范围内,不少于三个不同的音结合在一起即构成和弦。每一个和弦都有一定的结构。而形成和弦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叠置原则,二是叠置的具体音程。讨论各种不同的和弦结构,本来应该是和声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因传统和声理论几乎只讨论三度叠置的和弦,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传统和声 紧张度 叠置 七和弦 结构原则 七声 作曲技法 半音阶 全音音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