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讼的价值理想与和谐的现实追求--中国传统司法基本特质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1
作者 顾元 李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4,共10页
儒家讲求和谐与中庸主义的哲学思想,促成了无讼法律意识的形成。"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一般民众的普遍法律心理,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基层组织系统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臻于无讼之境,无疑支配着司法官... 儒家讲求和谐与中庸主义的哲学思想,促成了无讼法律意识的形成。"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一般民众的普遍法律心理,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基层组织系统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臻于无讼之境,无疑支配着司法官实际的价值判断:他们需要经常地绕过成文法的规定,而专注于从事无讼的宣教和纠纷的调停。但是官方的"无讼"与民间的"健讼"又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司法官既不可能绝对地消灭诉讼,就只能采取务实的态度,以儒家伦理为基础,通权达变,审时度势,司法实质上又是司法官通过"寓教于审"、"寓教于判",追求"无讼"和"少讼"目标的过程,最终期望达到社会和谐与司法衡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讼 和谐 中国传统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8
2
作者 夏锦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2,共6页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在实体价值层面的最大特色是司法的宗法伦理理性。“经义断狱” ,充分体现了儒家之礼对中国古代司法活动的影响 ,礼治主义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最高原则 ;“德主刑辅” ,着力提升道德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 ,深刻反映...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在实体价值层面的最大特色是司法的宗法伦理理性。“经义断狱” ,充分体现了儒家之礼对中国古代司法活动的影响 ,礼治主义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最高原则 ;“德主刑辅” ,着力提升道德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 ,深刻反映了传统司法的德治主义精神 ;“御笔断罪” ,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对司法的控制 ,透视出中国传统司法中皇权至上的实质和鲜明的人治主义色彩 ;“和谐与无讼” ,代表着传统中国人对诉讼司法目的的理想追求 ,是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史 古代司法 传统司法文化 司法文化价值取向 儒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清官崇拜批判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晓耕 赵启飞 《湖湘论坛》 2009年第3期90-92,共3页
清官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的冤滥不公,传统帝制社会后期法律监督制度的衰落,也是我国"神判法"的反映。对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清官崇拜批判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认识到清官崇拜只是人们渴盼的理想,社会的公平与秩序离... 清官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的冤滥不公,传统帝制社会后期法律监督制度的衰落,也是我国"神判法"的反映。对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清官崇拜批判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认识到清官崇拜只是人们渴盼的理想,社会的公平与秩序离不开现代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崇拜 传统司法 现代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理:中国传统司法的文化基础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小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法律的实施,司法的运行,需要有相对稳定的、最低限度共识的文化价值体系作为支持力量,需要依靠法律和非法律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传统司法同样具有一种深刻的文化基础,它突出表现为源于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情理"。这既是传统中... 法律的实施,司法的运行,需要有相对稳定的、最低限度共识的文化价值体系作为支持力量,需要依靠法律和非法律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传统司法同样具有一种深刻的文化基础,它突出表现为源于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情理"。这既是传统中国"情理法"一体的机制所致,也是情理自身的内涵使然,更为中国传统司法实践中的诸多事例所印证。情理法三位一体的逻辑结构,使中国传统司法必然以情理为文化根基;情理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开放特征,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司法实践充分证明了情理作为一种内在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与司法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 中国传统司法 文化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 被引量:3
5
作者 顾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88-94,共7页
中国传统司法发生于专制主义官僚政治和泛道德主义伦理双重背景之中 ,两种背景支配下的古代社会中 ,道德与体制、技术存在着严重的背反 :道德上的高调与组织和制度上的低效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这是中国传统国家和社会面临着的一个根... 中国传统司法发生于专制主义官僚政治和泛道德主义伦理双重背景之中 ,两种背景支配下的古代社会中 ,道德与体制、技术存在着严重的背反 :道德上的高调与组织和制度上的低效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这是中国传统国家和社会面临着的一个根本性挑战 ,也是司法不断走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 :司法腐败之根深蒂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政治 泛道德主义 中国传统司法 背景与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鞫得情”“断狱以情”:我国传统司法“以情服判”的经验与智慧 被引量:2
6
作者 祖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126,共9页
司法官"推鞫得情""断狱以情"达致服判效果,可谓是我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的经验与智慧。情以事感,乃人之固有禀赋。"推鞫得情"重在案情,讲求尊重案件事实,使主客观相统一;"断狱以情"重在尽情,不仅... 司法官"推鞫得情""断狱以情"达致服判效果,可谓是我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的经验与智慧。情以事感,乃人之固有禀赋。"推鞫得情"重在案情,讲求尊重案件事实,使主客观相统一;"断狱以情"重在尽情,不仅要尽司法官之"己情",履行"尽"之责任,还要"尽他情"。案件处断平允,与司法官之探情、顺情、用情、教情的鞫情之术有一定关联。"尽情"之"案情"比拷讯之"供"优越得多。"据状断之"司法原则是司法官"推鞫得情"与"尽情察狱"的依据。"据证断案"与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于使当事人心服口服地服从判决,将证据综合运用,"尽情"之后的"据证断案"才是司法官准确定案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断平允 “推鞫得情”之案情 “断狱以情”之尽情 传统司法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的伦理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帼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中国传统司法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司法形态。这种司法形态因与外界完全隔绝而呈现出独特的伦理特质,这些特质的生成主要受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对这种伦理性特质及其形... 中国传统司法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司法形态。这种司法形态因与外界完全隔绝而呈现出独特的伦理特质,这些特质的生成主要受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对这种伦理性特质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层剖析与理性评判,对于当代中国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伦理特质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希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中国传统司法在实践过程中既重视天理、国法、人情的逻辑自洽,在自然法与人定法之间寻求巧妙的平衡,又注重自我更新,强调司法符合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精神。把握司法的文化品格,应当从"情理""变法"与"时代"... 中国传统司法在实践过程中既重视天理、国法、人情的逻辑自洽,在自然法与人定法之间寻求巧妙的平衡,又注重自我更新,强调司法符合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精神。把握司法的文化品格,应当从"情理""变法"与"时代"三种价值取向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礼法 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司法思维模式在当代行政纠纷解决中的转化
9
作者 郑素一 郑佳娜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11期91-96,共6页
传统儒家文化追求"无讼"理想,在司法领域崇尚"息讼"主义,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在某些法院的实践中已经拉开帷幕,这是中国传统司法思维的"无讼"理想在现代社会的... 传统儒家文化追求"无讼"理想,在司法领域崇尚"息讼"主义,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在某些法院的实践中已经拉开帷幕,这是中国传统司法思维的"无讼"理想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与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思维模式 无讼 ADR 行政纠纷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司法过程及目的看中国传统司法
10
作者 沈国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8-160,共3页
从司法过程和司法过程所追求的目的来分析中国传统司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司法中司法官与纠纷当事人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司法过程的制度设计强调司法慎重、追求司法公正,司法所追求的是一种实体正义。中国传统司法的这些... 从司法过程和司法过程所追求的目的来分析中国传统司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司法中司法官与纠纷当事人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司法过程的制度设计强调司法慎重、追求司法公正,司法所追求的是一种实体正义。中国传统司法的这些特点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民本主义思想和传统的法律观对这些特点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司法制度及其运作过程,对于当代中国司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过程 目的 文化根基 借鉴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司法研究的范式转型
11
作者 周登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75-82,共8页
在中国传统司法的研究中,一个颇为引人关注问题是,不少学者开始对现有的以西方司法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以西方的司法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时,由于各自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的差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司法的研究中,一个颇为引人关注问题是,不少学者开始对现有的以西方司法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以西方的司法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时,由于各自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的差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相关理论的解释力遭到人们的质疑。本文认为当代传统司法的研究正处于一个范式转型期,随着"超越西方"、"回归本土"等主张的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人们发现以往研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来推进传统司法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也重新考察了"传统司法"这个概念并对其做了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范式转型 专职法司 纠纷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适用传统司法管辖权途径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慧媛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调整适用传统司法管辖权途径应该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改良传统连接点的适用——软化的连接点,网络协议条款的加强与改进,加强"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应用。
关键词 传统司法管辖权 途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的批判与继承
13
作者 原美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家族司法是中国传统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的批判与继承是建立在客观理性的认识上,是司法意识在历史演变中的纵向传播、司法实践模式的时代延续,司法规则的学习与渐进成熟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对家族司法批判与... 家族司法是中国传统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的批判与继承是建立在客观理性的认识上,是司法意识在历史演变中的纵向传播、司法实践模式的时代延续,司法规则的学习与渐进成熟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对家族司法批判与继承的内容有了严格要求,它们不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或具体制度进行批判性的革新,而是对其可以历时沿用的司法理论与实践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司法术语、司法技术或者是一般司法价值原则的批判与继承。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的批判与继承是对传统司法价值的反省,是为当代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司法文化、司法规律的参照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家族司法 批判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国司法裁判中的情理——以“安崇绪之狱”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翟俊义 宋四辈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82,共9页
情理是影响传统中国司法审断的重要因素,也是理解传统中国司法性质及其价值追求的关键,情理案代表“安崇绪之狱”是探讨传统中国司法运行形态和实质的重要素材。安崇绪有讼继母的事实,由此判断应入于“不孝”处以绞刑,但讼继母背后存在... 情理是影响传统中国司法审断的重要因素,也是理解传统中国司法性质及其价值追求的关键,情理案代表“安崇绪之狱”是探讨传统中国司法运行形态和实质的重要素材。安崇绪有讼继母的事实,由此判断应入于“不孝”处以绞刑,但讼继母背后存在着孝养亲母等情理可矜事由。身份要素成为案件证成过程的关键,情理因素则决定了裁判进路从“执法据律”到“以情屈法”的转变。案件揭示了司法官员在面对礼法冲突时处理案件所应遵循的法理,展现了情理在传统司法中适用的可行性,反映了传统中国司法的特质及其多重面向。传统中国司法审断既非“卡迪司法”,亦非“依法裁判”,它具有独特的审断模式与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崇绪之狱 讼母 情理 礼法 传统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本位司法理念中国化研究——从民国的理论与实践展开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民国时期,中国法律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使社会本位司法理念具有中国化的可能性。政治领域的"党国体制",使国家主义与司法党化成为中国式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境下,妥善处理与传统司法的关系及注重发扬... 民国时期,中国法律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使社会本位司法理念具有中国化的可能性。政治领域的"党国体制",使国家主义与司法党化成为中国式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境下,妥善处理与传统司法的关系及注重发扬"法治"内涵,是社会本位司法理念中国化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本位司法理念 中国化 司法党化 传统司法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理论及其引入与借鉴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于改之 崔龙虓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作为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目前已经在很多国家都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并且已经受到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我国的刑事和解与西方的恢复性司法在基本原则、价值追求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等同,我国虽不... 作为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目前已经在很多国家都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并且已经受到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我国的刑事和解与西方的恢复性司法在基本原则、价值追求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等同,我国虽不宜全盘引入恢复性司法理论,但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以完善我国现有的刑事和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传统刑事司法模式 刑事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锡五审判方式:被“发明”的传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永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马锡五审判方式向来被视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法制传统之一,不过,考诸史实,这一审判方式在当时并未普遍推行,也没有取得后来宣传那样的理想效果,之所以推出这一审判方式,是因为它符合当时引导边区司法工作转向的需要,有助于平衡本地... 马锡五审判方式向来被视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法制传统之一,不过,考诸史实,这一审判方式在当时并未普遍推行,也没有取得后来宣传那样的理想效果,之所以推出这一审判方式,是因为它符合当时引导边区司法工作转向的需要,有助于平衡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党政干部与司法干部之间关系,更是展现边区崭新司法形象的良好范例。边区各地司法干部虽然能认识这一审判方式的优点,但这一审判方式对司法资源的消耗较大,对审判者素质要求相当高,未能得以广泛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也不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其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巡回审判与就地审判、群众参与司法等都曾在中共苏区时期或国民政府的司法中出现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锡五审判方式 陕甘宁边区 司法传统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传统社会中地方士绅的法律人角色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晓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在传统社会,士绅作为地方精英和实力阶层,在地方社会民间法的创制和民间纠纷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法律人角色。尽管士绅的法律人角色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亦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节省了国家的法律成本(立法和司法),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在强... 在传统社会,士绅作为地方精英和实力阶层,在地方社会民间法的创制和民间纠纷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法律人角色。尽管士绅的法律人角色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亦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节省了国家的法律成本(立法和司法),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在强大的专制王权之下地方民众具有借助民间法实现一定自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士绅 法律人 自治 司法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理-心服”模式下的中国传统调解钩沉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少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63-70,共8页
传统中国调解问题是研究中国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解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技艺,传统的遗珠在现代社会常常难寻,调解却共享着古今中外司法活动中思维逻辑和行为规律。与此同时,美国ADR(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务方兴未艾,... 传统中国调解问题是研究中国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解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技艺,传统的遗珠在现代社会常常难寻,调解却共享着古今中外司法活动中思维逻辑和行为规律。与此同时,美国ADR(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务方兴未艾,紧密衔接西方传统抗辩制度,在此背景下对本土司法智慧的探索尤有意义。《官箴书集成》总结了历代官员的为官道德和从政经验,提取其中与调解有关的记录,统合材料;以"说理-心服"的模式进行观察,明确在司法过程中说理与心服两方面的构造和运行,重塑"说理-心服"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说理 心服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与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流失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永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5,共7页
群众路线是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所凭借的重要合法性资源,但自司法改革以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陪审","诉讼调解"等贯彻"群众路线"的传统技术在越来越正式、... 群众路线是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所凭借的重要合法性资源,但自司法改革以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陪审","诉讼调解"等贯彻"群众路线"的传统技术在越来越正式、理性和程式化的司法面前日渐式微。这意味着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的流失,长期以来倚重的合法性再生产机制已衰败。故在司法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和培植司法领域党执政新的合法性资源,如何在司法领域重建党合法性的再生产机制就成了摆在力图坚持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人民司法传统 司法改革 合法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