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王培民 张斌 曾庆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0-35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组),其中CW组85例,HCMW组95例。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根治术完成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手术时间短于CW组,术时出血量少于CW组,输血率低于CW组(P<0.05)。两组术后情况、根治术质量、手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具有可行性,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时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肠癌根治术 头侧-中央混合入路 中央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献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结肠癌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结肠癌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优于传统根治术,肿瘤根治效果较好,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和死亡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改良右半肠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石刚 董明 +2 位作者 宋纯 周建平 任宇鹏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为术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31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采用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组,n=167)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腹...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为术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31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采用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组,n=167)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腹腔镜组,n=149)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级别、术后引流量、切口美容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比率等。结果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手助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比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疼痛级别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口美容评分全腹腔镜组高于手助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切口美容评分、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于手助腹腔镜术式,对于操作熟练的术者,可优先选用全腹腔镜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肠癌 腹腔镜手术 手助腹腔镜右半肠癌根治术 全腹腔镜右半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卫华 高愫 张松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0,328,共4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2.1±7.8)枚,明显多于开腹组(18.6±4.3)枚(t=2.436,P=0.017),其中Ⅱ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t=0.758,P=0.454),Ⅲ期腹腔镜组明显多于开腹组[(23.0±6.0)枚vs.(18.2±5.1)枚,t=2.699,P=0.000]。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476;t=-1.547,P=0.126)。腹腔镜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9.0±1.3)d vs.(10.3±2.2)d,t=-2.950,P=0.004],术后排气时间[(3.1±1.2)vs.(4.8±1.4)d,t=-5.767,P=0.000],术后进食时间[(4.3±0.8)d vs.(6.2±1.3)d,t=-7.817,P=0.000],术后住院时间[(10.6±2.8)d vs.(15.8±4.6)d,t=-6.06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28.9%,χ2=4.504,P=0.034)均显著短于/低于开腹组。结论 CME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保证切除系膜的完整性和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肠癌根治术 淋巴清扫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快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林天胜 张庆洪 +2 位作者 蔡桦立 熊迪生 尤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相比,FTS组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1.6±0.6)d vs.(3.0±0.9)d,t=-10.565,P=0.000],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2±1.1)d vs.(9.3±2.3)d,t=-16.700,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3.3±0.8)d vs.(3.7±1.0)d,t=-2.804,P=0.006],首次下地活动时间[(2.2±0.4)d vs.(2.5±0.6)d,t=-3.506,P=0.00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4±0.9)d vs.(3.8±0.8)d,t=-2.853,P=0.002]以及术后住院时间[(8.6±2.7)d vs.(12.4±2.3)d,t=-9.369,P=0.000]明显缩短,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4.5±1.1)d vs.(4.8±1.2)d,t=-1.570,P=0.059]。与常规组相比,FTS组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减少[1.5%(1/68)vs.11.4%(9/79),χ~2=4.217,P=0.040],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4%(3/68)vs.11.4%(9/79),χ~2=2.375,P=0.123]。结论基于FTS指南的术前营养支持减少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营养支持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右半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下伴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延林 秦诚 何德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1-863,共3页
目的为探讨腔镜辅助下伴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进行腔镜辅助下伴有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施术,手术时间(130... 目的为探讨腔镜辅助下伴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进行腔镜辅助下伴有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施术,手术时间(130±20)min,术中出血(110±5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5)d,29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术后腹腔脓肿,经腹腔持续冲洗引流治愈。术后均施以化疗。随访0.5~3年,无术后肿瘤复发。结论伴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具有自身独特特点,只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术中灵活运用腔镜及开腹操作,腔镜辅助下治疗伴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肠癌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峰 李正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LRO)治疗右半结肠癌(RC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RO治疗的RCC患者88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间组(n=44)与侧方组(n=44)。中间组取中间入路,侧方组取侧...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LRO)治疗右半结肠癌(RC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RO治疗的RCC患者88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间组(n=44)与侧方组(n=44)。中间组取中间入路,侧方组取侧方入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水平,两组术后7 d血清Polo样激酶1(Plk1)、胸腺激酶(TK1)、凋亡抑制因子(Livin)、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中间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大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中间组CD3^+、CD4^+、CD4^+/CD8^+均低于侧方组,CD8^+高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中间组血清Plk1、TK1、Livin、Xiap水平均高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3.64%)与对照组(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方入路LRO治疗RCC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灶切除彻底,对患者细胞免疫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右半肠癌 中间入路 侧方入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艳辉 李红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96-499,共4页
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前瞻性入组116例患者,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7例(腹腔镜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9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 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前瞻性入组116例患者,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7例(腹腔镜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9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除数目、切除肠管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58.8±28.7)mL vs(150.3±45.9)mL,P<0.01]、术后排气时间加快[(2.7±0.9)d vs(3.5±1.6)d,P<0.05]、术后住院天数减少[(9.1±3.6)d vs(11.4±4.2)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5%vs 16.3%,P<0.05)、切口长度明显缩短[(5.5±1.8)cm vs(18.0±2.1)cm,P<0.01],术后镇痛需求减少(38.8%vs 71.4%,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175.8±46.7)min vs(120.4±40.2)min,P<0.05]。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肿瘤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且微创优势明显。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开腹手术 右半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手术体会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洪波 伏广顺 +4 位作者 韦伟 陆大海 梁涛 王震光 吴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724-725,共2页
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4月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6例患者,其中开腹33例,腹腔镜中间入路33例。腹腔镜手术以回结肠血管为起始入路标志,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学标志... 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4月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6例患者,其中开腹33例,腹腔镜中间入路33例。腹腔镜手术以回结肠血管为起始入路标志,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学标志,建立正确的外科平面进行系膜血管的解剖及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中间入路与开腹侧方入路比较,其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有优势,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减少,但手术时间延长。结果表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中间入路完整肠系膜切除,手术安全,创伤小,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右半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中间入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敖平 林旭辉 《现代医院》 2015年第8期50-52,5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实施策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根患者72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根...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实施策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根患者72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FTS进行治疗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照组采取传统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统计两组应激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停止输液时间、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血皮质醇、空腹血糖、血清IL-6和血浆CRP水平、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血皮质醇、空腹血糖、血清IL-6和血浆CRP水平均较术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24 h血皮质醇、空腹血糖、血清IL-6和血浆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停止输液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3.62±8.21)h、(50.42±6.85)h、(5.51±1.08)d、(4.12±0.85)和(5.42±1.13)d,均短于对照组的(56.65±8.26)h、(64.78±8.26)h、(9.53±4.13)d、(7.78± 1.43)d 和(10.6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602.54±165.78)ml]少于对照组[(1265.28±572.94)ml],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33%)亦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FTS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右半肠癌 根治术 临床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军 涂建成 +2 位作者 黄龙 曹俊杰 陆元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206-208,231,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6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6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以侧方入路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中间入路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免疫功能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较对照组高,出现并发症较对照组要少,观察组并发症为2.85%,对照组并发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中间入路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且手术所需的时间较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肠癌根治术 中间入路 侧方入路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术式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海生 李伟 +1 位作者 张学峰 宋巍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6期2944-2946,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hs 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低于对照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术式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肠癌根治术 生存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与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景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 :比较使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与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固安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n=35)和B组(n=35)。为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 目的 :比较使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与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固安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n=35)和B组(n=35)。为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毕至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P <0.05。结论 :与使用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相比,使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缩短手术耗时,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右半肠切除术 传统肠癌根治术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SCT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伟兴 李顾楠 肖铁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MSCT)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其中术前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61例(观察组),行常规CT检查患者39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MSCT)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右半结肠癌患者100例,其中术前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61例(观察组),行常规CT检查患者39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T分期与病理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21和0.758(P<0.05),术前N分期与病理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25和0.81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8.52%和84.62%,术前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0.16%和8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和血管损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为手术提供全面的信息,避免血管意外损伤,对患者机体应激、胃肠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腹腔镜右半肠癌根治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耀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参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45.7±2.3)min与肛门排气时间(2.5±1.5)d短于参照组的(154.8±2.6)min、(3.9±1.0)d,术中出血量(128.7±5.5)ml少于参照组的(161.9±5.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为(3.9±1.0)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为(3.6±0.8)分、术后72 h疼痛评分为(1.6±0.3)分;参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为(4.6±1.1)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为(4.3±1.0)分、术后72 h疼痛评分为(3.2±0.8)分。术后24、48、72 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还可以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从而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传统开腹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朝辉 韩保卫 刘帅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全结肠系膜切除(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和CME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和复... 目的:比较全结肠系膜切除(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和CME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手术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有效地减少术中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清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3期77-78,104,共3页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37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时间,...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37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及残端肿瘤残余情况;及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切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拔管、开始进食及住院时间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吻合口漏1例,残端肿瘤残余2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和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淋巴结数和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对人体的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肠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两种中间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锐明 江腾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157-159,18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中间入路法与腹腔镜完全中间入路法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番禺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联合中...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中间入路法与腹腔镜完全中间入路法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番禺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联合中间入路(CMA组),腹腔镜下完全中间入路(CIA组),观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MA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为6.6%和3.3%,CIA组为10.0%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A组术中术中出血量少于CMA组,手术时间短于C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完全中间入路法,更符合肿瘤操作原则,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联合中间入路 完全中间入路 右半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19
作者 徐东楚 郭云虎 +2 位作者 包磊 刘永健 孙爱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为比较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将腹腔镜辅助下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12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选择中间入路术式,观察组选择侧方入路术式,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术后的肿瘤分期及并... 为比较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将腹腔镜辅助下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12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选择中间入路术式,观察组选择侧方入路术式,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术后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以及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结果显示,术中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指标,观察组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下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侧方入路较中间入路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术程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肠癌根治术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孙金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5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右半结肠癌的患者,以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甲组采取中间入路,乙组采取侧方入路,而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手术时间(1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右半结肠癌的患者,以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甲组采取中间入路,乙组采取侧方入路,而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手术时间(117.4±18.6)min,术中出血量(52.7±11.4)ml,肠功能恢复时间(1.8±0.3)d,均优于乙组的(133.4±20.3)min、(101.4±10.6)ml、(2.4±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乙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中间入路效果较好,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两种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无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当中可酌情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入路 腹腔镜根治术 右半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