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分析
1
作者 韩俊 姜长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7-29,共3页
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分析韩俊,姜长云一、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概述1、农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农村改革之前,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简称为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发展以... 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分析韩俊,姜长云一、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概述1、农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农村改革之前,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简称为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发展以高产为主,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传统发展模式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娅 孙文营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4,共4页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谢芳 李英德 任一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0,共3页
本文分析了煤炭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五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衰老矿区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生态发展模式 被引量:7
4
作者 程启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共7页
生态文明的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支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到经济的生态发展模式上来。该发展模式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发展观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技术路径的转变。在此前... 生态文明的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支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到经济的生态发展模式上来。该发展模式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发展观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技术路径的转变。在此前提条件下,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论证了经济生态发展模式的均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和工业文明 经济传统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 经济生态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一部分地区先创新起来——从“传统追赶模式”到“创新转型模式”
5
作者 宣晓伟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一、从"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让一部分地区先创新起来"当前,我国主要依靠物质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比较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必须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qu... 一、从"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让一部分地区先创新起来"当前,我国主要依靠物质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比较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必须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如何更多发挥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变的关键所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 成本比较 驱动作用 物质消耗 科技进步 技术水平 集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6
作者 庞永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4,76,共5页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基本转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国都必然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二元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国家 战略目标 重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锦雯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7,共3页
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外部不经济”,由这一模式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暂时的 ,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体系 ,是符合社会、经济、... 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外部不经济”,由这一模式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暂时的 ,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体系 ,是符合社会、经济、自然三维结构复杂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的综合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实行思想观念的转化、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加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以科技发展为依托 ,并依靠立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综合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忠世 《农村金融研究》 2010年第11期48-52,共5页
稳定、健康的金融发展模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当前,银行业面临着金融环境巨变带来的严峻挑战,亟需总结、反思传统发展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从战略高度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的普... 稳定、健康的金融发展模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当前,银行业面临着金融环境巨变带来的严峻挑战,亟需总结、反思传统发展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从战略高度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引入到商业银行发展的特殊性之中,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点、约束要求、影响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 经济持续发展 金融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金融环境 经营行为 银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论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思华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4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可持续 发展理论 几个基本问题 生态环境资源 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 传统发展模式 持续发展 生态与经济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霞 《理论月刊》 2003年第8期134-136,共3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是20世纪末人类做出的明智抉择。全面地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对一个发展中国家尤显重要。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利...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是20世纪末人类做出的明智抉择。全面地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对一个发展中国家尤显重要。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利益与人类利益的和谐共处等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展模式 人类中心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忽略发展背后的代价
11
作者 陈耀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7期22-23,共2页
百强县背后所忽略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问题,既是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形成的,也是现行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所造成的。
关键词 忽略 传统发展模式 代价问题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2
作者 张麦花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质量 传统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 生态环境 生产总值 生态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评《农业专业英语》
13
作者 马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发展,使得我国农业从传统发展模式逐渐走向现代化、科学化,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发展,使得我国农业从传统发展模式逐渐走向现代化、科学化,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的创新升级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农业领域的贸易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长期发展,是我国致力发展全球化经济的重要内容。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才是农业产业建设发展必不可少内容。随着国际贸易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紧跟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培养满足国际贸易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农学专业教学提出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展模式 专业技术人才 国际经济贸易 农业产业 产业可持续发展 农学专业 专业英语 战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的内在本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59,共7页
近几年 ,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全社会尤其是理论界的关注 ,它是在传统发展模式和所谓新发展观走入困境的情况下诞生的。本文对这些发展模式、战略的产生和递嬗的历史过程做了较系统的逻辑梳理 ,拟揭示发展问题的本质及过去被人们所忽略的... 近几年 ,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全社会尤其是理论界的关注 ,它是在传统发展模式和所谓新发展观走入困境的情况下诞生的。本文对这些发展模式、战略的产生和递嬗的历史过程做了较系统的逻辑梳理 ,拟揭示发展问题的本质及过去被人们所忽略的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并以此为参照系反思和剖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前景和客观条件 ,指出这些条件如不能满足 ,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的实现就将是相当有限度的。文章认为 ,经过各种发展战略的磨砺、比较和选择之后 ,社会需要更成熟起来 ,不宜沉溺于以往过度盲目乐观或悲观的思想状态中 ,而应开始以十分理性、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具体地分析和看待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 发展 后发国家 社会发展 可持续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 文化价值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徐勤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7-20,共4页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共同的选择1.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从18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热”.在这个时期,...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共同的选择1.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从18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热”.在这个时期,发展通常主要是按照经济的增长来定义的,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界取得支配地位时起,GNP一直是国家统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长论经济学家把GNP视为衡量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或者说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认为只要有了经济增展就有了一切.“只要把经济馅饼做大,商品生产丰富,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解决.”但是,这种高速经济增长,不仅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滞胀局面,而旦出现了南北差距加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新的更为广泛而严重的矛盾,人类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 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 经济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 资源和环境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利用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改革形成使新发展理念落地的体制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景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1-21,共1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人民群众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但要使新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则要靠体制机制的保障。而新体制机制的形成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人民群众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但要使新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则要靠体制机制的保障。而新体制机制的形成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自我革命。新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需要我们全体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来一场系统性的深刻转变。从实践看,体制机制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稳定性,一旦形成将会长期起作用。因此,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当务之急是锐意改革进取,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传统发展模式 人民群众 思想观念 真理力量 关键少数 革命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内功”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嘉燕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2-53,共2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档案工作 “内功” 20世纪80年代 传统发展模式 环境与发展 人类历史 里约热内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大银行太原分行中间业务飞跃发展
18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资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竞争最大的差距是中间业务,或者说是盈利模式不同,光大银行太原分行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由资本和风险资产密集型向知识和服务密集型转化,提升业务发展的层次,突破了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差赢利的传... 中资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竞争最大的差距是中间业务,或者说是盈利模式不同,光大银行太原分行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由资本和风险资产密集型向知识和服务密集型转化,提升业务发展的层次,突破了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差赢利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经营模式和赢利结构上与国际先进银行日益靠拢,被誉为太原光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光大银行 太原 银行业务竞争 传统发展模式 国外商业 中资银行 盈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与背景分析
19
作者 田道勇 王会斌 戴金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24-26,共3页
本文依据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揭示了发展观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征,论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政治条件的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结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关键词 可持续 背景分析 社会基础 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传统发展模式 经济持续增长 发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模式”之我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金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中国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从经济层面建构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政治层面建构了一种... "中国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从经济层面建构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政治层面建构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从文化层面则建构了一种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理论先行、上下联动、刚柔相济、增量改革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