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新自由主义: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课程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2,共5页
上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不能仅从"专业"角度构思课程改革,而须增加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研究视野,考察新自由主义及资本势力对于课程改革可能造成的影响。肩负国家复兴使命的本土课程改革更是需... 上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不能仅从"专业"角度构思课程改革,而须增加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研究视野,考察新自由主义及资本势力对于课程改革可能造成的影响。肩负国家复兴使命的本土课程改革更是需要引入此种历史视野。不仅如此,本土教育理论界还可以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入手,探寻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之路,进而使课程改革真正有助于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驾驭新自由主义、跨国资本等势力造成的教育影响与政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新自由主义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发掘和阐释 寻找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支撑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宗桂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73,共2页
我们今天建构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义化中得到启迪,得到资源,得到支撑 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在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正视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建构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义化中得到启迪,得到资源,得到支撑 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在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正视传统文化,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发掘和创遣陛的阐释,道理十分简单: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传统 核心价值观 价值发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阐释 建设文化 价值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西学”与历史文化传统———序《“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一书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兆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历史文化传统 《“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溯源之中的传统文化价值研究--评《历史与文化论丛》
4
作者 董业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今日中国,树立文化自信是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各界也正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上下求索,旨在通过揭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与真义、解读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唤醒国人重新认识并积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今日中国,树立文化自信是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各界也正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上下求索,旨在通过揭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与真义、解读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唤醒国人重新认识并积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一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历史与文化论丛》一书正是从历史出发,阐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风貌、特殊性格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且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价值 传统历史文化 文化自信 基因密码 历史溯源 整体风貌 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传统与中华民族战争观的现实认知
5
作者 余哲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7-209,共3页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战争观念,而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和历史文化传统又对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深刻影响。能否正视这种历史的模铸,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当今中华民族战争观现实认知的正确与否。本文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战争观念,而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和历史文化传统又对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深刻影响。能否正视这种历史的模铸,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当今中华民族战争观现实认知的正确与否。本文对中华民族的战争观进行了论述,并且从历史和社会文化层面对这些战争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战争观 历史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研究、文化传统与科技发展——接受兰州大学名誉教授致词
6
作者 张春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8-69,共2页
历史研究是以时间的次序为分析推断的线索,以时代的“整体精神”决定研究时所采取的观点与选择史料所用的标准。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细为分析起来也就是这个意思,“究天人之际”是指探究一个时代的外在大因素,指史... 历史研究是以时间的次序为分析推断的线索,以时代的“整体精神”决定研究时所采取的观点与选择史料所用的标准。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细为分析起来也就是这个意思,“究天人之际”是指探究一个时代的外在大因素,指史家对他所处身的特殊时代追求一个“整体”的认识,“通古今之变”是指了解与贯通历史过程本身的时序。综合两者之研究成果,那便是司马迁所说的“成一家之言”——历史研究的宏伟目的了。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正是“成一家之言”的最佳时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历史文化传统 科技发展 兰州大学 司马迁 世界文明 历史过程 现代化 中国文化传统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荣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6-173,150,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含图谱之学、金石学),引入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因素(含考古学、图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提出传统与现代接轨(含大文化系统、图像学系统)的基本构想。认为充分地正视本国本民族品质优...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含图谱之学、金石学),引入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因素(含考古学、图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提出传统与现代接轨(含大文化系统、图像学系统)的基本构想。认为充分地正视本国本民族品质优越的学术文化传统,自觉地继承弘扬和开发利用"金石学"这笔丰厚学术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包容性理念与方法,充分吸纳融入世界各国各民族有关考古学、图像学等的学术精华,自主创新地构建和完善中国艺术图像学、音乐图像学等现代学术理论体系,既顺应世界学术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又符合我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文化强国发展策略,应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寻求传统与现代接轨与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图像学 历史文化传统 外来文化因素 包容吸纳 学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书评《往古的滋味:中国历史的饮食与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强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I0038-I0039,共2页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和积累,中国饮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功能,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凝聚...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和积累,中国饮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功能,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凝聚着历代先民的超凡智慧与高尚情操,也彰显出一代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质,探寻中国饮食历史与文化,对于承袭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弘扬传统文化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 中国历史 滋味 书评 历史文化传统 人类生存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思想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9
作者 罗家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构建 传统文化 传统思想文化 和谐 笔谈 历史文化传统 中国特色 学术界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图书馆为载体的黄河文化传播与弘扬——评《黄河文化产业生态学观察》
10
作者 刘聪彪 颜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7-I0008,共2页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不仅抚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且孕育了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广义的黄河文化包含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除了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还包括北京、天津、安徽和江苏等地。黄河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不仅抚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且孕育了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广义的黄河文化包含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除了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还包括北京、天津、安徽和江苏等地。黄河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谓黄河文化,就是指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风俗习惯、生产水平、语言文字、审美情趣等。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一是助力城市地标建立,以黄河文化历史为载体,促进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形象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辨识度和知名度;二是有助于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弘扬黄河文化是这一国家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历史文化 文化产业 城市形象建设 城市地标 华夏文明 语言文字 图书馆 辨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畏文化传统,提升原创力
11
作者 梁鸿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共1页
尊重和敬畏历史文化传统是原创力提升的必要前提。在失去理智的蒙昧年代里,我们曾经数典忘祖,将传统文化当作封建糟粕弃之如敝屣,这种在传统上、文化上的彻底断裂和背叛,导致了全社会精神生活陷入单调、呆板和平庸。而在国门大开、... 尊重和敬畏历史文化传统是原创力提升的必要前提。在失去理智的蒙昧年代里,我们曾经数典忘祖,将传统文化当作封建糟粕弃之如敝屣,这种在传统上、文化上的彻底断裂和背叛,导致了全社会精神生活陷入单调、呆板和平庸。而在国门大开、西风日盛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不少人开始转向追捧外来的一切,观念引进、思想泊来,一度成为文化主流时尚,人们在“欧风美雨”的熏染下,渐渐失去了对自己传统的应有尊重。在文化艺术的创造中,大多倾向于从西方泊来的资源中寻找根据,而拒绝从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里吸收养分,这种倾向在进一步的文化发展中需要得到根本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传统 原创力 敬畏 传统文化 精神生活 文化主流 文化艺术 文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
12
《上海城市规划》 2007年第3期59-59,共1页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十分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是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即不但有单体的文物保护,还要有整体的...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十分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是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即不但有单体的文物保护,还要有整体的街区或风貌的保护;不但要保护有形的建筑、街区等实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传统 知识 文物古迹 风貌特色 历史价值 历史地段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对待文化传统
13
作者 王基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3-35,共3页
反对两种倾向全面认识文化传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但我认为有两种思想倾向应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完全否定态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历史文化传统 完全否定 中华民族 思想体系 批判继承 优秀文化传统 民族精神 正确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学术研讨会曲阜宣言——保护传统建筑、延续传统城市风貌、弘扬民族文化
14
《规划师》 1997年第1期3-4,共2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历代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砥柱。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如果遣失或抛...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历代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砥柱。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如果遣失或抛弃了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无疑是对本民族历史的背叛,是被外族的异化,是对自身存在的否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建设物质文是有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载体。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积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促进其健康发展,就是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名城风貌,弘扬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城市风貌 文化名城 学术研讨会 历史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地方特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华民族 文物古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视野中医学伦理学研究述论——对《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章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中琳 张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以来,共刊发对传统历史文化、中国传统医学科学与医学伦理学关系研究文章150余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医学科学和医学伦理学、传统文化和医学伦理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和中西医学伦理学的比较等几个方面。统...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以来,共刊发对传统历史文化、中国传统医学科学与医学伦理学关系研究文章150余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医学科学和医学伦理学、传统文化和医学伦理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和中西医学伦理学的比较等几个方面。统计研究表明,传统医学伦理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医学伦理学本土化、构建中国医学伦理学体系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伦理学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医学科学 医学伦理学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怀欧洲传统音乐的轨迹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媛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6-147,共2页
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部作品中.西方音乐色彩的独特性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融合,有助于读者了解欧洲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欧洲传统音乐在历史上走过的轨迹。
关键词 传统音乐 欧洲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西方传统文化 传统历史文化 音乐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教育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人文教育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冬 宋彩萍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历史上,大学人文教育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形成并保留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传统,男一方面随着社会变革又加以发展、丰富且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视域下人文教育的特征对当代中国人文教育的重建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体现... 历史上,大学人文教育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形成并保留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传统,男一方面随着社会变革又加以发展、丰富且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视域下人文教育的特征对当代中国人文教育的重建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体现为:以历史的眼光,把握人文教育的根本;以开放的眼光,吸收世界人文教育的精华;以战略的眼光,重塑未来人文教育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历史传统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访论纲:一个权利观念史的文化解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庆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88,共27页
信访的本源和实质是一个权利问题,但其权利概念及其主张,却不能置于个人权利和公民权范畴上来理解。从权利观念史的角度看,信访不仅以历史文化传统为价值基础,也以现代政党国家体制为制度条件。信访的文化解释则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内在... 信访的本源和实质是一个权利问题,但其权利概念及其主张,却不能置于个人权利和公民权范畴上来理解。从权利观念史的角度看,信访不仅以历史文化传统为价值基础,也以现代政党国家体制为制度条件。信访的文化解释则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连贯性上把制度(结构)与文化(价值)关联起来,关注信访制度或信访过程后面的权利观念的根据和意义,一方面要证明信访所揭示的传统权利观念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传统国家的现代转型而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辨识信访制度或信访过程后面的权利观念的历史文化特性、理论基础和现代制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权利观念史 制度与文化 政党国家体制 历史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重大创新
19
作者 宋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6,共3页
民主革命时期,和平与发展不是时代主题,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当时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路子行不通。由于两大阵营对立,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不可能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选择苏联模式是一种历史必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主要资... 民主革命时期,和平与发展不是时代主题,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当时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路子行不通。由于两大阵营对立,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不可能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选择苏联模式是一种历史必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完成与两大阵营的解体,中国逐渐具备对外开放的国际条件,并在摆脱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强烈意愿的驱使下实施改革开放,因此,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一种历史必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找到了社会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结合点、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与现代国家治理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文化传统 市场经济 现代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应处理好三大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文成 《湖湘论坛》 2001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弘扬主旋律 社会效益 文化 文化机构 经营性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效益 物质产品 历史文化传统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