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心血管疾病 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管理策略专家共识(2022第一次报告)》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白秀 王宏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07-410,共4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突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已达3.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突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已达3.3亿,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8.00%,城市为45.86%[1]。血管性疾病是累及全身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系统的重要疾病。长期以来仅关注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代谢和血脂代谢异常等)导致血管损伤促使靶器官损害,最终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传统的代谢相关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的防控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忽视了非传统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而针对非传统危险因素的评估管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们应在关注传统常规危险因素的同时,关注以往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或未能被识别的北京血管健康分级(Beijing Vascular Health Stratification,BVHS)状态[2]、睡眠障碍、口腔疾病、精神压力、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和不合理运动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血管健康 传统危险因素 血管医学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的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宇宙 管玲 +1 位作者 王拥军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12-1118,共7页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征象之一。临床上有一部分WMH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却伴有偏头痛、晕厥、睡眠呼吸暂停、睡眠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非传统危险因素...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征象之一。临床上有一部分WMH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却伴有偏头痛、晕厥、睡眠呼吸暂停、睡眠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非传统危险因素或临床症状。本文对研究WMH与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对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WMH的潜在机制。针对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治疗可能有助于WMH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传统血管危险因素 偏头痛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晕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因素:感染及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雨龙 刘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13-1716,共4页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公众健康的最大威胁,是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病因及病理生理过程还未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动脉壁的损伤,损伤后进一步的慢性反应则...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公众健康的最大威胁,是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病因及病理生理过程还未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动脉壁的损伤,损伤后进一步的慢性反应则促进其进展,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炎症因素 巨噬细胞 肺炎衣原体 树突 动脉壁 心血管事件 传统危险因素 炎症反应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明利 焦艳 +2 位作者 张磊 秦献辉 徐希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僵硬而失去弹性,并引发管腔狭窄或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学基础。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僵硬而失去弹性,并引发管腔狭窄或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学基础。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等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外,近10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同样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粥样斑块 增生性病变 血栓形成 传统危险因素 内皮细胞 病理学基础 管壁增厚 血管平滑肌细胞 HOMOCYSTE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玉 张磊 +1 位作者 苑秀芳 李小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23-27,共5页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指标,与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内膜中层厚度 传统危险因素 CIMT CAROTID INTIMA 病理作用 心血管事件 颈内动脉 血管疾病 粥样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疾病
7
作者 范芳芳 李建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控制非常重要,但是,研究显示,这些传统危险因素仅能解释冠心病50% 的发病原因[1] ,提示我们仍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cardi...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控制非常重要,但是,研究显示,这些传统危险因素仅能解释冠心病50% 的发病原因[1] ,提示我们仍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 )的病理过程。近50 年来,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的升高作为CVD 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广泛关注,通过补充叶酸降低Hcy 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在各个地区和人群中开展[2,3] ,而Hcy 对于CVD 替代终点的影响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 )即为其中之一,本文将对Hcy 、PWV 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揭示Hcy 在CVD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脑血管疾病 传统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 CAROTID 全因死亡 HOMOCYSTEINE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