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荧光定量PCR与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叶慧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4期93-95,99,共4页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各类食品样本200份,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传统分离鉴定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阳...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各类食品样本200份,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传统分离鉴定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检测时间、灵敏度、特异性,并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18.5%(37/200),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阳性率为15.0%(30/20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法平均检测时间为(5.25±1.02)h,显著短于传统分离鉴定法的(4.50±0.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为97.44%,特异性为98.77%;传统分离鉴定法灵敏度为89.74%,特异性为99.3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823)。结论:对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快速、灵敏的优势,传统分离鉴定法特异性较高且可进行菌株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传统分离鉴定法
副溶血性弧菌
检测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洪蕾
王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属于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严重的李斯特氏菌病。因此,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控制和监测极为重要,以便更好地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目前,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中...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属于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严重的李斯特氏菌病。因此,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控制和监测极为重要,以便更好地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目前,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传统的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法。传统方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成本低,但检测周期长,没办法满足对目的食物快速检测的需求。免疫学检测方法时间短,步骤简单,但该方法要依赖较高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学检测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但是该方法需要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而且需要特殊仪器。论文综述了传统方法、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多种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结合最新参考文献就检测研究进展予以分析,以期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氏菌
传统分离鉴定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磁
分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荧光定量PCR与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叶慧敏
机构
淄博市张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4期93-95,99,共4页
文摘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各类食品样本200份,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传统分离鉴定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检测时间、灵敏度、特异性,并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18.5%(37/200),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阳性率为15.0%(30/20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法平均检测时间为(5.25±1.02)h,显著短于传统分离鉴定法的(4.50±0.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为97.44%,特异性为98.77%;传统分离鉴定法灵敏度为89.74%,特异性为99.3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823)。结论:对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快速、灵敏的优势,传统分离鉴定法特异性较高且可进行菌株分型。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传统分离鉴定法
副溶血性弧菌
检测对比
Keywords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CR
traditional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testing comparison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洪蕾
王真
机构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7000026833ZK18)
2019年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CIT&TCD201904052)
+1 种基金
北京农学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NKJ202107)
2021年北京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2021YJS030)。
文摘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属于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严重的李斯特氏菌病。因此,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控制和监测极为重要,以便更好地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目前,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传统的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法。传统方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成本低,但检测周期长,没办法满足对目的食物快速检测的需求。免疫学检测方法时间短,步骤简单,但该方法要依赖较高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学检测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但是该方法需要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而且需要特殊仪器。论文综述了传统方法、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多种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结合最新参考文献就检测研究进展予以分析,以期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氏菌
传统分离鉴定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磁
分离
技术
Keyword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tradition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immunomagnetic beads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荧光定量PCR与传统分离鉴定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对比研究
叶慧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刘洪蕾
王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