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知识本位”下的无兵文化与“武士”的回归——科举时代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新夫
李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科举社会以"知识本位"为价值依归,视"学问"为官员录用与升迁的基本准则。社会上下莫不以读书为荣,"知识"的卡里斯马光环令"兵民"暗然失色。科举与行伍的尊卑高下,是传统文化尚文轻武价值取向...
科举社会以"知识本位"为价值依归,视"学问"为官员录用与升迁的基本准则。社会上下莫不以读书为荣,"知识"的卡里斯马光环令"兵民"暗然失色。科举与行伍的尊卑高下,是传统文化尚文轻武价值取向的一种"显形"表现。科举制"以文取士"原则使"知识本位"与"权力本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同时也使中国无兵文化发展到极致。社会结构"有兵"还是"无兵"是划分传统与近代的重要标识之一,从"士农工商"到"兵农工商",虽一字之差,却折射了近代中国军事文化从"无兵"文化向"有兵"文化变迁之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传统军事文化变迁
知识本位
无兵
文化
“武士”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本位”下的无兵文化与“武士”的回归——科举时代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新夫
李承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3,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委托基金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价值研究"后续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04ZZC016
文摘
科举社会以"知识本位"为价值依归,视"学问"为官员录用与升迁的基本准则。社会上下莫不以读书为荣,"知识"的卡里斯马光环令"兵民"暗然失色。科举与行伍的尊卑高下,是传统文化尚文轻武价值取向的一种"显形"表现。科举制"以文取士"原则使"知识本位"与"权力本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同时也使中国无兵文化发展到极致。社会结构"有兵"还是"无兵"是划分传统与近代的重要标识之一,从"士农工商"到"兵农工商",虽一字之差,却折射了近代中国军事文化从"无兵"文化向"有兵"文化变迁之轨迹。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传统军事文化变迁
知识本位
无兵
文化
“武士”回归
分类号
E0-053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知识本位”下的无兵文化与“武士”的回归——科举时代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变迁
宋新夫
李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