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立“电脑写作学”的构想
- 1
-
-
作者
邓新民
张剑
-
机构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19-121,共3页
-
文摘
“电脑写作学”是一门应立即建立的新兴应用学科。我们之所以这样大胆提出,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电脑写作实践呼唤电脑写作理论电脑写作已逐渐成为知识界的热门话题。许多秃笔穿砚,“爬格子”多年的作家、编辑和其它文字工作者告别文房四宝,操起了“现代化”,目视荧屏,指点键盘,以快捷高产的事实牵动了众多人的心思。语音录入。
-
关键词
电脑写作
写作实践
写作理论
文字工作
传统写作学
构思方法
语音
思维方式
汉字输入方式
写作过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面迎挑战的开创——《现代写作学》评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明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2-88,共7页
-
文摘
由朱伯石教授主编、全国二十所高校参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写作学》一书,自1986年下半年出版发行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好评。要想正确认识和准确评价《现代写作学》这本虎虎有生气、有创见的写作学新著,首要的一点,是要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纵式的考察,哪怕这一考察仅仅是概略的一瞥。我国现代写作学的兴建,是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写作的革新运动产生了《文章作法》(夏丐尊、刘董宇著)、《作文法讲义》(陈望道著)
-
关键词
现代写作学
写作学研究
写作主体
写作教材
传统写作学
写作学科
夏丐尊
文章作法
传统写作理论
白话文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当代文化意识的结晶——《现代写作学》序(二)
- 3
-
-
作者
陈朝慧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8-63,共6页
-
文摘
张佐邦主编、张佐邦、王兴中、余松、李丽芳、余玫等五位同志合力完成的《现代写作学》,试图建立一个写作学的新体系。而且是在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更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一个富于有机整体性和内在动力性的弹性结构系统,有着与传统写作学不同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写作理论、文章评析和写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高度重视写作客体、写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研究,深入剖析写作客体的内涵特征、写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和心理美学特征,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关键词
现代写作学
写作学研究
写作客体
传统写作理论
接受主体
写作主体
写作活动
有机结合
传统写作学
理论观念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现代写作学》出版
- 4
-
-
作者
晓阳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7-7,共1页
-
文摘
在云南师大中文系讲师张佐邦主编,张佐邦、王兴中、余松、李丽芳、余玫等五位中青年教师合力完成的《现代写作学》,最近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一、体系新。在继承传统写作学的基础上,它建立了由客体论+主体论+过程论+文体论+受体论等五大块,构成写作理论学科新体系,与传统写作学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二、方法新。这部著作创造性地把“综合研究”方法。
-
关键词
现代写作学
传统写作学
综合研究
中青年教师
新体系
逻辑起点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出版社
主体论
客体论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高校写作教学研究三题
- 5
-
-
作者
资庆元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49-54,共6页
-
文摘
近几年,写作学研究的状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的看法是:从三年前掀起的“构建现代写作学新大厦”的热潮以来,写作学研究分为二股流向,一股是从写作学实际出发,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新的成果,但在写作学界激不起大的涟漪;另一股是脱离写作学实际,重在搞“花架子”的研究,曾经热闹过一阵子,目前已经不景气了。为什么一股流向激不起大的涟漪,另一股流向不景气呢?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下面,我们就写作学研究存在的三个问题谈点感想,或许能对写作学研究的发展有所裨益。
-
关键词
传统写作学
写作学研究
写作实践
写作理论
现代写作学
电脑写作
概念系统
学科
科学性
文章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