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制造与传统修复的关系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沁 芮执元 杨建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59,75,共3页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我国也明确提出了面向环境、面向能源、面向材料的绿色再制造若干要求。阐述了再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列举了再制造与传统修复的异同点,科学地分析了两者之...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我国也明确提出了面向环境、面向能源、面向材料的绿色再制造若干要求。阐述了再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列举了再制造与传统修复的异同点,科学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传统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寿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级联空间滤波的中国传统画修复
2
作者 薛文喆 董兴宇 +2 位作者 胡琦瑶 曹瑞 彭先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中国传统画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时间沉淀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开裂、破损和褪色等问题。尽管一些深度学习框架在自然图像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大多过度依赖卷积权重共享和平移不变性,在处理布局复杂、结构抽象的绘... 中国传统画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时间沉淀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开裂、破损和褪色等问题。尽管一些深度学习框架在自然图像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大多过度依赖卷积权重共享和平移不变性,在处理布局复杂、结构抽象的绘画图像时,难以捕捉其独特的空间特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孪生级联空间滤波(twin cascade spatial filtering,TCSF)预测方法用于中国传统画的修复。TCSF采用层级解码策略,从多尺度解析绘画图像的层次特征,并级联空间滤波预测方法得到修复核,从而由粗到细地复原缺失区域的像素。为了在特征信息匮乏的区域精确地复原缺失的结构和笔触信息,进一步引入空间编码机制。通过对滤波特征图空间编码得到坐标矩阵,并在滤波预测过程中注入坐标信息编码,用于缺失像素点恢复时提供空间信息参照,进而提升修复结果的精确度与视觉效果。实验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画图像进行训练,并增加壁画数据集和Places数据集测试模型的泛化性能。与现有工作使用掩码不同,该研究在实验中提取部分真实绘画图像的破损掩码,以更逼真地模拟破损情况。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中国传统画恢复任务中取得了较好的修复结果,为数字艺术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空间滤波预测 中国传统修复 文物图像破损掩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敬宜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期209-212,共4页
指出了传统建筑彩画是我国木构古建筑中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彩画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古建筑的承接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时间的迁移变化,建筑彩画逐渐破损并伴随着消失,对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 指出了传统建筑彩画是我国木构古建筑中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彩画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古建筑的承接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时间的迁移变化,建筑彩画逐渐破损并伴随着消失,对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介绍了拉卜楞寺彩画中污染物附着性病害种类,针对拉卜愣寺彩画的破坏程度和受病害种类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愣寺传统建筑彩画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清紫檀雕莲叶龙纹宝座的修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如高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把精美古家具呈现于大众,运用传统修复工艺对一件罕见清紫檀雕莲叶龙纹宝座进行修复。经过制订方案、清洗、拼对、粘合、补配、雕刻、打磨、组装、做旧、保养等步骤,使此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修复效果。古家具修理是一项技术性与... 为了更好地把精美古家具呈现于大众,运用传统修复工艺对一件罕见清紫檀雕莲叶龙纹宝座进行修复。经过制订方案、清洗、拼对、粘合、补配、雕刻、打磨、组装、做旧、保养等步骤,使此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修复效果。古家具修理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复杂工艺,需要许多知识的积累,也要有好的手艺。只有从文物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文物修复的原则,才能"修旧如旧",还文物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家具 传统修复 清紫檀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修复实践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仕帆 李媛媛 +1 位作者 郝琦 陈昌阔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7期65-66,共2页
中国幅员面积辽阔,但农用耕地资源日渐匮乏。现阶段,可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制约了农业发展。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土壤内生态系统运转。对此,深度探究重金属污染农业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1物理... 中国幅员面积辽阔,但农用耕地资源日渐匮乏。现阶段,可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制约了农业发展。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土壤内生态系统运转。对此,深度探究重金属污染农业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1物理、化学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1电动力技术电动力修复技术也称为“电修复”,该技术特点为:可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实现准确回收。对比传统修复法,该技术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耕地 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物 传统修复 修复实践 重金属污染土壤 内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6
作者 贺飞 周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829-830,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纤维桩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在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纤维桩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残根残冠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7年7月1日~2009年7月1日在我院口腔科门诊牙体大面积缺损(残根、残冠)经根... 目的:通过比较纤维桩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在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纤维桩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残根残冠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7年7月1日~2009年7月1日在我院口腔科门诊牙体大面积缺损(残根、残冠)经根管充填治疗后需要桩核冠修复治疗的123例患者(164颗患牙)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观察组进行纤维桩修复。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桩核冠脱落、桩核折断、根折、牙龈炎性反应、牙龈边缘色泽、继发根尖周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组在桩核松动脱落、牙根折、牙龈炎性反应、牙龈边缘色泽改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桩核折断及继发根尖周炎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桩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优于传统铸造金属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传统铸造金属桩牙体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