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伦理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炳富 柳茂平 蔡宏 《国际经贸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9-12,共4页
21世纪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问题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伦理。日本的企业一直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美国从70年代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也受到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的重视。究其原因,首先因为人是企业诸要素中最主要的... 21世纪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问题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伦理。日本的企业一直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美国从70年代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也受到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的重视。究其原因,首先因为人是企业诸要素中最主要的。经济资源、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技巧等要素要靠人来获得,而且也比较容易交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伦理 企业伦理建设 利益关系 企业文化 传统伦理思想 企业管理 儒家 市场经济 独特优势 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贞节”观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承贵 卫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84-194,共11页
"贞节"观念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一个发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本义到歧义、再到反思检讨,而在内容性质上则表现为从酷理到真情的曲折行进,这个过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开展方向。
关键词 传统伦理思想 “贞节”观 演变 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伦理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艳清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中华传统伦理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基础,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它的方法基础。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道德主体意识、内省自律修养方法、知情意行统一的品德结构和心性修养理念,构成传统伦理中系统化的价值观内化思想体系,可以... 中华传统伦理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基础,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它的方法基础。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道德主体意识、内省自律修养方法、知情意行统一的品德结构和心性修养理念,构成传统伦理中系统化的价值观内化思想体系,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提供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承贵 张芙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4-84,共11页
作为伦理范畴的“理”、“欲”有一个生成过程,并历经了内涵不一的变化。在“理”、“欲”关系演变中,这些是值得关注的:第一,“欲以理节”是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解决“理”、“欲”关系的主导性观念;第二,“理出于欲中”是显示了“... 作为伦理范畴的“理”、“欲”有一个生成过程,并历经了内涵不一的变化。在“理”、“欲”关系演变中,这些是值得关注的:第一,“欲以理节”是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解决“理”、“欲”关系的主导性观念;第二,“理出于欲中”是显示了“理”、“欲”真实关系的重要命题;第三,对“欲”的歧视性态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值得警惕的极为负面的主张;第四,“理”、“欲”关系在空间上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第五,由“视欲为恶”到“以理制欲”,再到“以欲生理”。这种“理”、“欲”关系的演变,所表征的是道德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伦理思想 “理” “欲”关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理”之间——两种传统伦理思想框架之下的个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文明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72-77,共6页
“情”“理”之间———两种传统伦理思想框架之下的个案比较唐文明苏格拉底相信,游叙弗伦坚持讼父杀人是有理由的;孔子在类似的个案中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认为“子为父隐”才是正确的。这两种不同的选择表达了中西方伦理文化传统的... “情”“理”之间———两种传统伦理思想框架之下的个案比较唐文明苏格拉底相信,游叙弗伦坚持讼父杀人是有理由的;孔子在类似的个案中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认为“子为父隐”才是正确的。这两种不同的选择表达了中西方伦理文化传统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通过对苏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传统伦理思想 知识理性 伦理 子为父隐 知识论 拉底 柏拉图 “理” 苏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儒家诚信思想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清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逻辑对文化有重要影响。逻辑是分析和诠释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文化现象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逻辑自然也应是理解和诠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途径和依据之一。发生并发展于先秦的中国逻辑有自己的传统 ,其主导的推理类型是推类。儒家 (... 逻辑对文化有重要影响。逻辑是分析和诠释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文化现象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逻辑自然也应是理解和诠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途径和依据之一。发生并发展于先秦的中国逻辑有自己的传统 ,其主导的推理类型是推类。儒家 (主要是孔、孟 )诚、信思想得以提出、确立并在实践中加以推行 ,所依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逻辑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推类 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无量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覃江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5,共8页
20世纪是中国伦理学的创世纪。面对传统价值体系土崩瓦解,新道德观念尚未确立的严峻现实,谢无量等一批先知先觉者在融会贯通中西古今之学的基础上,开始对传统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伦理学理论体系建构、传统伦理思想现... 20世纪是中国伦理学的创世纪。面对传统价值体系土崩瓦解,新道德观念尚未确立的严峻现实,谢无量等一批先知先觉者在融会贯通中西古今之学的基础上,开始对传统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伦理学理论体系建构、传统伦理思想现代诠释和现代国民道德观念重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凸显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谢无量的伦理思想不仅推动了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促进了系统化、学理化的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初步建立,而且重新建构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万有伦理;不仅抵制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及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而且引领了新时期的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不仅具有学术史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无量 传统伦理思想 现代诠释 道德观念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史研究的新成果——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8
作者 朱义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20-21,共2页
朱贴庭副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是一部新见迭现、分析深刻、确有特色的专著,是伦理学史研究的又一新成果。写中国伦理思想史,最忌与中国哲学史雷同,或者以中国哲学史框架加上道德术语拼缀而成。该书基本上摆脱这一窠臼,多从... 朱贴庭副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是一部新见迭现、分析深刻、确有特色的专著,是伦理学史研究的又一新成果。写中国伦理思想史,最忌与中国哲学史雷同,或者以中国哲学史框架加上道德术语拼缀而成。该书基本上摆脱这一窠臼,多从伦理学原理的视野去分析中国伦理思想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显得“伦理学”味道十足。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出现的范畴、概念、命题和论争,作者均有清楚的界说,绝不以古释古,使人坠五里雾中。试以义利之辨来说明。这一论辨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了,迄今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之中,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大问题。作者敏锐地指出:“义利之辨,发端于春秋,至战国成为诸子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以后又一直贯串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全部进程。”(22页)这当是不刊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义利之辨 伦理学原理 新成果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中国伦理思想 中国哲学史 功利主义 诸子思想 动机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理融通: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之特质——兼论中国特色伦理话语体系之建构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自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5,共10页
与西方伦理思想重视理性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情感,因此,中国伦理学常被称为情感伦理学,中国社会也因之被贴上了“人情”社会的标签。但人们忽视了“情感”一词的多重含义。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情感”是融注了理性... 与西方伦理思想重视理性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情感,因此,中国伦理学常被称为情感伦理学,中国社会也因之被贴上了“人情”社会的标签。但人们忽视了“情感”一词的多重含义。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情感”是融注了理性的道德情感而非一般情感,作为诸道德范畴情感之基的“敬”是情理合一的伦理理念,“仁”“礼”统一的思想架构是情理融通之枢轴。只有搭准传统伦理思想之脉,把握其情理融通之特质,才能为中国特色伦理话语体系的构建找到出发点和支撑点。今天,我们需要立足本来,珍视传统,构筑中国伦理道德之基;吸收外来,强化理性,重视方法,补足中国伦理思想之短板;面向未来,落实“两创”,构建中国特色的伦理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儒家 中国特色伦理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70年回溯与前瞻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洁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8,共6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涉及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智慧,学理上横贯伦理学基本理论的诸多方面,可谓纷繁复杂,异彩竞呈。通过回溯新中国70年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全面把握研究的焦点问题,...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涉及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智慧,学理上横贯伦理学基本理论的诸多方面,可谓纷繁复杂,异彩竞呈。通过回溯新中国70年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全面把握研究的焦点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润泽来路,明烛去途,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对一切人类优秀伦理文化的内涵、形态和因素进行比较借鉴与合理消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关乎我国文化自信的进一步确立,而且对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回溯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建设: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11
作者 季晓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3,共3页
精神文明建设: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季晓军任何一种精神文明都有它自身的特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经验过程把自己与其他类型的文明传统区别开来,同时把某些人类的共同经验变成一种殊相与共相的关系。斯大林曾用"文化──心理"... 精神文明建设: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季晓军任何一种精神文明都有它自身的特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经验过程把自己与其他类型的文明传统区别开来,同时把某些人类的共同经验变成一种殊相与共相的关系。斯大林曾用"文化──心理"共同结构这一说法来表明一个民族有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伦理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伦理 伦理思想 个人道德修养 爱国主义传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德哲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12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39-39,共1页
1.由人道(“爱人”)精神屈从于宗法等级关系而产生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爱有差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要求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集中地体现为家族本位的、个性必须服从家族及社会等级秩序的族类整体意识... 1.由人道(“爱人”)精神屈从于宗法等级关系而产生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爱有差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要求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集中地体现为家族本位的、个性必须服从家族及社会等级秩序的族类整体意识。2.“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宇宙伦理模式,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理解和倡导的“自由”的特点。3.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主流,是中国古代人性的明显特点。由于宗法制的存在和正统儒家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统治地位,“人之初,性本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基本特点 等级关系 整体意识 人性论 中国古代社会 天人合一 德性主义 道德规范 爱有差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安云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4-70,共7页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法家、道家、兵家诸家治国治人之道,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经...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法家、道家、兵家诸家治国治人之道,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伦理文化背景。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劳动创造的社会意义及对人格道德的培养锤炼、注重经济活动的道德价值。它的消极作用是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重农抑商 重义轻利 制礼明分 崇俭黜奢 伦理至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初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玉生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4期87-92,共6页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核心内容是对营利和私有产权的价值合理性的否定,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可界定为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性质的反传统衍变;其现代(演变)则是“五四”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核心内容是对营利和私有产权的价值合理性的否定,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可界定为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性质的反传统衍变;其现代(演变)则是“五四”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相互交锋、消长、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实质是为资本活动方式或资本的利益寻求工具价值和伦理合理性的过程,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近代演变最终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价值合理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价值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近代演变 价值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玉生 林冠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0-143,共4页
韦伯命题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追寻社会经济变迁背后的文化动因,要解读中国韦伯式命题就必须解读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在近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其近代演变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之... 韦伯命题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追寻社会经济变迁背后的文化动因,要解读中国韦伯式命题就必须解读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在近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其近代演变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弱相关性。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一系统工程更需要相应的经济伦理为之提供思想启蒙、精神动因、价值合理性支撑以及定向定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近代演变 韦伯命题 近代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耦合逻辑与策略选择
16
作者 仇桂且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3,17,共4页
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包含极为丰富的生态伦理内容,在自然系统观、内在价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具有耦合的逻辑关系。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是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化接轨的催化剂... 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包含极为丰富的生态伦理内容,在自然系统观、内在价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具有耦合的逻辑关系。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是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化接轨的催化剂。探寻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场路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明 耦合逻辑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读《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中下三册)
17
作者 方国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4-224,F0003,18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伦理思想 理论阐释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世纪80年代 历史 传统伦理思想 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哲学史 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伟大历程 展示卓越成就--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18
作者 文建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中国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统伦理思想 中国革命 研究者 伦理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斡尔族民俗中的伦理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阿尔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4,共4页
达斡尔族民俗中的伦理思想阿尔泰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根据这一地区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其必然反映人们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本文试图从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中来窥见其中蕴含着的传统伦理思想,使... 达斡尔族民俗中的伦理思想阿尔泰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根据这一地区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其必然反映人们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本文试图从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中来窥见其中蕴含着的传统伦理思想,使大家对达斡尔民族的伦理思维方式及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民俗文化 传统伦理思想 氏族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婚姻形态 老年人 外婚制 社会系统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的价值及其现代转化
20
作者 欧阳乃馨 《伦理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33-140,共8页
中国社会保障伦理体系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的引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多样化社会保障实践。儒家以“仁爱”为核心,强调“敬德保民”与“施行仁政”;道教倡导“乐生好善”,注重“重人贵... 中国社会保障伦理体系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的引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多样化社会保障实践。儒家以“仁爱”为核心,强调“敬德保民”与“施行仁政”;道教倡导“乐生好善”,注重“重人贵生”与“周急救穷”;中国化佛教则以“慈悲”为理念,推崇“持经布施”与“广种福田”。这些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及其实践,逐渐融入中国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体系,形成了朴素的社会保障伦理精神。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群体互助向社会成员共担机制的转变,体现了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基因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延续与发展。可以说,中国传统社会保障伦理思想为现代社会保障伦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对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传统伦理思想 仁爱 慈悲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