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动画电影进路:维度建构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4,共13页
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四部国产动画电影及相应传统文化样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卡方检验显示传统文化样本与动画电影样本四个一级类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传统文化在向动画电影的“... 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四部国产动画电影及相应传统文化样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卡方检验显示传统文化样本与动画电影样本四个一级类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传统文化在向动画电影的“古”“今”之变中整体实现创造性转化;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主题提炼—价值观呈现三环节形成闭环、通过叙事—人物—价值观链条实现生命力赓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但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的动画电影需要强化叙事方式对主题的表现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动画电影 生命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进路
2
作者 李伟 王亚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3-96,共4页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键所在。为着力推动中华优秀...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键所在。为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格局。要强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系统建构,聚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部动力,治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生态,健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人才队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吉佐 陈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运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理论阐释的大众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运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理论阐释的大众化等特点,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理论方法、中国风格的政党治理话语体系,更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治理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契的知行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4
作者 詹梦皎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随着世界步入现代化及西学渐入中国,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面临着伦理主体如何转化为实践主体的任务。新儒家要么把心性的主体改造为意志的主体,要么陷入理性和“觉知”的二元结构,难以真正解决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在批判改良派和革命派... 随着世界步入现代化及西学渐入中国,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面临着伦理主体如何转化为实践主体的任务。新儒家要么把心性的主体改造为意志的主体,要么陷入理性和“觉知”的二元结构,难以真正解决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在批判改良派和革命派分离知与行的基础上,冯契把金岳霖的“得自”经验和“还治”经验革新为“得自”现实和“还治”现实,人的能在活动指向了感性之“所”,理论和现实得以统一,主体在掌控知识中获得自由感,达成乐生境界,知识和智慧融为一体。冯契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开启了知行观的新局面:把传统哲学的“能-所”结构与现代实证科学对接,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与杜威“探究认识论”对话的可能;事实和价值的深度融合也联结了“成物”和“成己”,推动了具体形而上学的构建。与新儒家相比,冯契转化心性主体为实践主体的创新在于,在“还治”维度上赋予实践以辨验的可能性,在历史维度上中介知识和智慧。验证和中介给予传统哲学的伦理主体以经验性,构建出兼具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特征与西方哲学知识论取向的哲学新局面,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一条历史主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知行观 中国传统哲学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斌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要深入探寻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链接,增强传统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就必须积极推...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要深入探寻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链接,增强传统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现实实践中,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以基本价值主题为导向,以现代社会伦理关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传统家训中一些价值观念的古今之别,力求避免传统观念的僵化滞后。与此同时,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重视家训的方法论意义,使人们充分感受传统家训的规矩意识,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 创造性转化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与电影的“想象力消费”理论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旭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6,171,共10页
林毓生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与愿景。电影学人也受到启发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术精神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完成“创造性转化”,满足... 林毓生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与愿景。电影学人也受到启发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术精神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完成“创造性转化”,满足当代广大观众的“想象力消费”,建设中国电影学派等命题。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需要艺术创造的想象力,切合今日受众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文化需求。当下电影,繁复奇丽的民间传奇美学与魔幻迷人的神怪美学是传统转化的重要内容。这一类电影成为“想象力消费”理论的有力支撑。“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与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遇合”。“想象力消费”类电影对于“传统的现代转化”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毓生 中国传统 现代转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电影 想象力 想象力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价值观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解析
7
作者 温小勇 班爱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227-229,共3页
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传统价值观均有其积极的价值认知和优秀的思想成果。让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优秀成分"活起来"的前提是辨识其中裹挟着的狭隘、局促、保守因子;必要而充分地... 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传统价值观均有其积极的价值认知和优秀的思想成果。让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优秀成分"活起来"的前提是辨识其中裹挟着的狭隘、局促、保守因子;必要而充分地辨识是系统而理性地梳理和转化的先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狭隘性 局促性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智能化影像传播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文 梁雯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当下,智能化影像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智能化影像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揭示其如何打破时空界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 当下,智能化影像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智能化影像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揭示其如何打破时空界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探究智能化影像技术如何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智能化影像传播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运用与路径探析——以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转化为例 被引量:37
9
作者 孔繁轲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4,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延续着民族血脉,也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从依存度看,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质相通;从实践方式看,两者都要深入民间、深入群众;从政治方向上说,它们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把关定向。中华优秀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延续着民族血脉,也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从依存度看,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质相通;从实践方式看,两者都要深入民间、深入群众;从政治方向上说,它们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把关定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转化主要表现为源与流的历史际会、实践中的血脉相连、逻辑上的环环相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在礼敬传统、辩证取舍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在价值观培育践行中传播弘扬、在融入时代中"更著新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耦合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延续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公共文化属性,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公共文化属性,通过礼俗互动的方式,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助推自... 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延续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公共文化属性,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公共文化属性,通过礼俗互动的方式,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助推自下而上的民间文化实践,着力推动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有效增强了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创造性转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礼俗互动 中华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1
作者 柴奕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1,共5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成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研究中简称“两创”)为要求,揭示了中华优秀传...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成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研究中简称“两创”)为要求,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方向。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要焕发其鲜活生命力必须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新的文化生命体,“两创”任务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实践指向 中华文明 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
12
作者 胡晓红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2,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持中华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培育国民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反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认知深度不够、机制运转不畅、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持中华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培育国民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反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认知深度不够、机制运转不畅、载体活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传播效果欠佳等制约因子,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健全体制机制、打造多元载体、培育综合人才、谋求文化“圈粉”等路径举措,构建五维提质增效的破解之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改革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巡视制度对传统制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苗永泉 方雷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中国自秦以后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如何实现对地方官员的有效监督一直是一个政治难题,巡视制度为此而创立。传统巡视制度所包含的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激励相容性原则,构成了当前转化利用这一制度资源的合理性因素。传统巡视... 中国自秦以后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如何实现对地方官员的有效监督一直是一个政治难题,巡视制度为此而创立。传统巡视制度所包含的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激励相容性原则,构成了当前转化利用这一制度资源的合理性因素。传统巡视制度与当前中国监督体制在结构上具有的契合性,构成了转化利用这一制度资源的可行性基础。为超越传统巡视制度的历史局限,实现创造性转化还需要改变目前自上而下单向施压的做法,进一步落实自下而上的参与和问责,为党内巡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反腐建立起长效的环状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视制度 传统制度资源 创造性转化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多维路径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晓慧 叶民英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7,共11页
传统文化是如何转化成时代性的新文化?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文化具有多种途径,因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具有多种路径。主要有:阐释性路径、涵养性路径、实践性路径。阐释性路径指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阐释而使之转化;涵养性路径指... 传统文化是如何转化成时代性的新文化?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文化具有多种途径,因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具有多种路径。主要有:阐释性路径、涵养性路径、实践性路径。阐释性路径指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阐释而使之转化;涵养性路径指传统文化通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转化;实践性路径指通过传统经典的逆向诠释和以传统价值为指导开展道德实践而使传统文化实现转化。这3种转化方式各有特点,各自代表一种转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路径 阐释 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晓文 姜秀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诚信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在充分认识传统诚信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国传统的诚信文化从"中国传统文...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诚信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在充分认识传统诚信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国传统的诚信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中华文化"。通过法德并举的双重手段,推动整个社会诚信道德水平的提升。既要积极吸纳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更要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诚信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术”至“道”:中国传统射箭的文化变迁与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21
16
作者 龚茂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推动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田野调查法对中国传统射箭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辨析。研究认为,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在文化进化上,从野蛮...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推动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田野调查法对中国传统射箭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辨析。研究认为,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在文化进化上,从野蛮走向文明;在文化适应上,从一元到多元一体;在价值选择上,从外求到内外兼修。田野调查发现,在当前阶段,传统射箭主要呈现出:追求不一,形态多样;标准欠缺,摸索前进;组织分散,缺乏合力;自下而上,社会为主;自信自觉,捍卫传统的文化形态。最后,研究提出了传统射箭文化进一步创造性转化理应遵守的原则,指出了"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转化方向,并针对转化的实际操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射箭 射道 射艺 文化变迁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临的障碍及破解路径 被引量:45
17
作者 黄意武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其优秀基因,对于推动文化强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内在规律、发展要求、外部环境等方面来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持文化发展...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其优秀基因,对于推动文化强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内在规律、发展要求、外部环境等方面来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持文化发展活力的根本、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是抵制外来文化入侵的关键。当前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还存在氛围不够浓厚、思想认识不高、方式相对落后、载体部分缺失、主体动力不足、人才比较匮乏等问题,需要从营造良好氛围与环境、优化方式方法、打造平台载体、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人才队伍等方面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立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3,170,共6页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学本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重视主客、心物、情景感应交融的审美关系建构,致力思境、情理、形神融合一体的审美意境创造,强调文质、文道、情采互相结合的审美判断标准,追求真善美统一、审美与教化结合的审美...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学本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重视主客、心物、情景感应交融的审美关系建构,致力思境、情理、形神融合一体的审美意境创造,强调文质、文道、情采互相结合的审美判断标准,追求真善美统一、审美与教化结合的审美价值取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正确对待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注意结合独特历史语境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传统美学思想的演变和特点并形成体系;应用综合、比较等多种方法深入揭示传统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并进行创造性阐释;从新的时代和历史高度,用当代的眼光和观念对传统美学进行创新性阐发,实现其现代性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传统美学 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化 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 被引量:51
19
作者 吴增礼 王梦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维度和限度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维度和限度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治国理政的文化资源、人民中心的“两创”导向作切入点,应成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维度。社会物质条件、历史差异性和价值有限性,构成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限制因素。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维度和限度,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心意蕴 维度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 被引量:54
20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导思想和切入点,要求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从中来确立中国文化由"古"而"今"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