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价值取向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权利的冲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田 傅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60-1666,共7页
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享有获得治疗权、同意治疗权、拥有隐私权和个人名誉权等权利。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对于来访者权利的保护已经得到了公认,但作为特殊的群体,儿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权利常被忽视。就中国文化而言,中国传... 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享有获得治疗权、同意治疗权、拥有隐私权和个人名誉权等权利。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对于来访者权利的保护已经得到了公认,但作为特殊的群体,儿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权利常被忽视。就中国文化而言,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研究者认为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方式是偏向社会取向的,这种社会取向有4个内涵,分别是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因此,当以西方理论为主要指导的儿童心理咨询运用到中国社会时,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传统价值取向通过对儿童父母或民众观念的影响,进而冲击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儿童权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价值取向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儿童权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及其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广银 迟成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3-19,共7页
儒家认为,道德是人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具有至上性,主要表现为:人优越于其他物类在于有道德、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道德价值高于力的价值等。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义利关系,重义轻利;著书立说... 儒家认为,道德是人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具有至上性,主要表现为:人优越于其他物类在于有道德、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道德价值高于力的价值等。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义利关系,重义轻利;著书立说,文以载道;立身行事,重名轻身;治国方略,重德轻法;研究路向,重道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价值至上性 传统价值取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农事观 被引量:2
3
作者 瞿明安 《古今农业》 1998年第1期45-50,共6页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双重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以其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技术,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架构了绚丽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中...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双重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以其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技术,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架构了绚丽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中又隐含着许多与传统农业有关的观念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某些行为活动,成为支配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农事观包括人们祈盼各种庄稼作物顺利生长发育乃至最终获取丰收的心理意愿,预卜和防止发生各种农事灾害的思维活动,以及男女勤于耕织的传统价值取向。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农事观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本质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 生长发育 饮食行为 中国传统农业 果树 象征性 农业生产 农作物 饮食活动 传统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的德性与德性的教育
4
作者 邱磊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4年第11期63-64,共2页
从我国对人才的传统价值取向来说,“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逻辑原点,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培育目标。以教育史来看,不论是汉代的举孝廉,还是隋唐的开科取士,都将之奉为圭臬。建国后,“德育”也一直排在智育、体育、美育之... 从我国对人才的传统价值取向来说,“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逻辑原点,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培育目标。以教育史来看,不论是汉代的举孝廉,还是隋唐的开科取士,都将之奉为圭臬。建国后,“德育”也一直排在智育、体育、美育之前,而成为众育之首。可以说,教育在履行其培养和健全人的心智时,将“德”看做是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没有变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 德性 传统价值取向 文化符号 “德育” “德” 建国后 智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