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建设驱动下的三北平原传统人居环境体系研究
1
作者 马迎雪 郭巍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2,共9页
【目的】历史上的三北平原曾频繁地开展陂塘与海塘的建设,促使当地形成了与水利建设相适应的传统人居环境体系。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索这种自然与人文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传统水利人居环境体系的特征及演变规律,对未来三北平原的... 【目的】历史上的三北平原曾频繁地开展陂塘与海塘的建设,促使当地形成了与水利建设相适应的传统人居环境体系。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索这种自然与人文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传统水利人居环境体系的特征及演变规律,对未来三北平原的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陂塘和海塘水利建设为线索,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图示分析法,从区域尺度和聚落尺度揭示水利建设影响下形成的水利—农田格局、聚落系统的特征;以沈师桥村为例,解析水利建设背景下的空间管理组织模式。【结果】三北平原整体可划分为与陂塘水利和与海塘水利相互适应的两大区域;其水利—农田格局可分为溇沼圩田、泾浜圩田、规则圩田和灶港盐田4个类型;聚落系统与水利—农田格局相适应;空间管理组织方面以家族为核心,衍生出水利联盟组织和沙涂控产组织。【结论】深化了对传统时期三北平原人居环境体系的认知,明确未来三北平原的研究与实践应紧密结合当地水利建设特色,为保护和构建契合地方特色的当代人居环境体系提供了切实且具前瞻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居环境 水利风景 陂塘 海塘 水利社会 三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人物画叙事性角度解析唐代仕女图
2
作者 王孜悦 尹美英 《艺术科技》 2024年第8期19-21,49,共4页
目的:唐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繁荣的一个朝代之一,在绘画题材、构图形式、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成熟,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叙事性绘画作品。因此,文章以唐代仕女图为研究主体,从传统人物叙事性绘画角度解析唐代仕女图的叙事特征,... 目的:唐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繁荣的一个朝代之一,在绘画题材、构图形式、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成熟,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叙事性绘画作品。因此,文章以唐代仕女图为研究主体,从传统人物叙事性绘画角度解析唐代仕女图的叙事特征,将我国古代绘画和叙事性绘画理论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中国绘画的叙事传统和特点,为进一步传播和演绎中国叙事艺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传统人物叙事理论,以唐代仕女图中叙事性绘画的发展形式、题材选择、叙事特点为出发点,从叙事性绘画视觉表达三要素——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画幅形式等方面解析唐代仕女图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手法。结果:中国绘画历史上有众多经典的叙事性绘画,但现代对叙事性绘画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文章将唐代仕女图与叙事理论相结合,并延展出对现代有关唐代仕女图艺术作品的思考。结论:叙事性绘画不仅通过画面呈现戏剧化的内容表达故事,也通过特殊的视觉元素来引起观者对绘画主题和故事内容的想象。这种绘画形式除了具有呈现故事内容的基本功能以外,也是传达艺术家情感和社会信息的一种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绘画 唐代仕女图 视觉元素 传统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物画中蹴鞠图像研究
3
作者 石洁 《艺术评鉴》 2024年第7期51-56,共6页
蹴鞠作为民族传统休闲运动,也是传统人物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一个朝代都有蕴含时代审美特点的蹴鞠题材绘画作品,集中反映了儒家审美观、大众趣味和“礼制”观念的审美表达。本文以图像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形... 蹴鞠作为民族传统休闲运动,也是传统人物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一个朝代都有蕴含时代审美特点的蹴鞠题材绘画作品,集中反映了儒家审美观、大众趣味和“礼制”观念的审美表达。本文以图像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形式,结合蹴鞠艺术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呈现,窥探历代社会状况和民间风俗,整理和归纳中国传统人物画中蹴鞠图像的共性,发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休闲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蹴鞠 传统人物画 图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儒释道精神
4
作者 覃艺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儒释道精神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儒家的“教化助人”思想、佛教的“禅悟境界”和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等方面。儒、释、道三种文化融为一体,不断推动历朝历代的中国传统... 儒释道精神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儒家的“教化助人”思想、佛教的“禅悟境界”和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等方面。儒、释、道三种文化融为一体,不断推动历朝历代的中国传统人物画画家在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上取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物画 儒家精神 释家精神 道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意识在中国传统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岳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中西方对于空间观念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绘画方法及表现形式也存在不同。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对空间意识的表达一直有其特殊性,空间意识作为中国人物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空间表现更加自由且有深度。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空间意识表现... 中西方对于空间观念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绘画方法及表现形式也存在不同。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对空间意识的表达一直有其特殊性,空间意识作为中国人物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空间表现更加自由且有深度。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空间意识表现形式的特点,探究空间意识在不同题材的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对当下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物画 空间意识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昆明滇池湖畔村落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卢雨奇 周峰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5,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城市湖泊环境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以城市与湖泊交界处的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选取昆明滇池湖畔乌龙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人文-社会3个层面,构建滨湖传统村落PSR(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型,通过对压力... 中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城市湖泊环境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以城市与湖泊交界处的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选取昆明滇池湖畔乌龙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人文-社会3个层面,构建滨湖传统村落PSR(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型,通过对压力指标以及状态指标的分析,形成了以政策、技术以及参与者3个层面为核心的响应指标体系。文章旨在通过PSR模型的构建形成适应西南高原湖泊城市滨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治理 传统村落 PSR模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人流与无痛人流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建萍 项良春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分析传统人流、无痛人流终止早孕的疗效,以期因人而异地选择终止早孕的措施。方法:将986例要求终止早孕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传统人流(A组)339例,无痛人流(B组)647例。结果:两组的完全流产率无明显差别(P>0.05),而术中疼痛程度... 目的:分析传统人流、无痛人流终止早孕的疗效,以期因人而异地选择终止早孕的措施。方法:将986例要求终止早孕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传统人流(A组)339例,无痛人流(B组)647例。结果:两组的完全流产率无明显差别(P>0.05),而术中疼痛程度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但B组较A组术中出血量多。结论:无痛人流镇痛和无记忆效果确切,超短麻醉作用,苏醒迅速、安全,较传统人流更为广大妇女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 无痛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飞 王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1期231-231,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人事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我国现有的国情。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很多的企业当中还是应用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我国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人事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我国现有的国情。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很多的企业当中还是应用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获取一定的发展,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对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转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 人力资源 转变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传统人际价值观的探索性与验证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苹平 张进辅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3期62-68,共7页
选取传统谚语、俗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语句编制成传统人际价值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传统人际价值观的维度。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理论构想的拟合性。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一阶因子分析抽取了14个因子,对14个因子进行二阶因子... 选取传统谚语、俗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语句编制成传统人际价值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传统人际价值观的维度。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理论构想的拟合性。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一阶因子分析抽取了14个因子,对14个因子进行二阶因子分析又抽取了人际道德、人际亲疏性、人际防御、人际智慧4个主因子。根据这一结果建构了一个含有人际道德、人际亲疏性、人际防御三个主因子的模型。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对模型进行修正,使之分别含有4个、3个、2个次因子,经检验,模型的拟合比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际价值观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转变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颖 《上海管理科学》 2003年第5期57-58,56,共3页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幅度狭窄,工作范围有限,很少涉及组织的高层战略决策,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转变,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本文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转变中,两...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幅度狭窄,工作范围有限,很少涉及组织的高层战略决策,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转变,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本文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转变中,两者在角色定位与管理思想上的区别,并提出了四项完成其职能转变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职能转变 战略决策 角色定位 管理思想 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凌 周应蓉 《新疆有色金属》 2008年第3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 企业体制 管理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性别差异对男女两性自我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夔 许加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61-62,共2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人生礼仪: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和丧葬礼仪在男女两性身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男女两性不同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 传统人生礼仪 两性 自我意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是对中西传统人本思想的扬弃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英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在中西文明史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并不直接等同于中西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而是对中西传统人本思想的扬弃,从而实现了人学学说的一次历史性整合。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传统人本思想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地理解、抽象地继承与综合地创新——略论20世纪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海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12,共8页
中华传统人文在 2 0世纪经历了异常坎坷的命运 ,但富有历史责任感的思想家也在中西古今之争的语境中培塑了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首先 ,同情地理解风雨飘摇中的中华传统人文 ,决定了“友”(同情性 )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 中华传统人文在 2 0世纪经历了异常坎坷的命运 ,但富有历史责任感的思想家也在中西古今之争的语境中培塑了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首先 ,同情地理解风雨飘摇中的中华传统人文 ,决定了“友”(同情性 )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情感基点 ;其次 ,抽象地继承中华传统人文的合理内核 ,决定了“取”(选择性 )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理智途径 ;最后 ,综合地创新既与传统一脉相承、又与现代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文化 ,决定了“得”(主题性 )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意志目标。 2 0世纪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 ,在新的世纪中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地理解 抽象地继承 综合地创新 护守中华传统人 方法论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人物绘画色彩形式语言在现代服装中的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利娅 《江苏纺织》 2014年第5期51-53,60,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色彩形式语言的运用,重点从人物绘画中服装色彩的演变和色彩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分析其艺术价值,探讨其审美观念如何变换成现代的方式来传递,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及横向和纵向的拓展与渗透。
关键词 传统人物绘画 色彩 形式语言 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人物画造型方法浅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4期40-42,共3页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情趣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中意象造型成为支撑这一体系的基础,传统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与绘画的观察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物画是在不似之似中追求造型的...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情趣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中意象造型成为支撑这一体系的基础,传统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与绘画的观察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物画是在不似之似中追求造型的传神写照,中国画的意象特征同样体现在对画面虚实的独特处理方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物画 造型方法 中国传统绘画 意象造型 中国人物画 审美情趣 艺术体系 观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六法”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鸣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5-87,共3页
一、对“六法”的理解和认识(一)六法的诞生“六法”首次出现是在南齐画家谢赫《古画品录》的开篇当中,是有关于品评画作的一套标准,既是画理,更是画法。“六法”何者?一日气韵生动是也,二日骨法用笔是也,三日应物象形是也,四... 一、对“六法”的理解和认识(一)六法的诞生“六法”首次出现是在南齐画家谢赫《古画品录》的开篇当中,是有关于品评画作的一套标准,既是画理,更是画法。“六法”何者?一日气韵生动是也,二日骨法用笔是也,三日应物象形是也,四日随类赋彩是也,五日经营位置是也,六日传移摹写是也。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基本条件是用线造型、随类施彩和画面布局、笔墨、设色等艺术处理的手法,与“六法”的主要内容不谋而合。从南齐谢赫的“六法”中可以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物画 “六法” 《古画品录》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今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黎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第14期79-80,共2页
本文立足于教育实践现状,首先分析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定义与内涵,其次对人文精神的现代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中国高校人文教育中的阻碍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解读,希望可... 本文立足于教育实践现状,首先分析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定义与内涵,其次对人文精神的现代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中国高校人文教育中的阻碍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解读,希望可以为人文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创设新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高校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真秘诀》与中国传统人物雕塑造型语言
19
作者 李晓方 《美术大观》 2014年第7期38-39,共2页
中国传统雕塑人物作品存世量多且质精,形式语言很有说服力,但理论文献的缺失一直是研究的难题,其中与人物造型语言直接相关的内容更是稀缺,零散,仅有的专著《元代画塑记》的内容只以用料为主。中国传统人物画论著述颇丰,有针对性... 中国传统雕塑人物作品存世量多且质精,形式语言很有说服力,但理论文献的缺失一直是研究的难题,其中与人物造型语言直接相关的内容更是稀缺,零散,仅有的专著《元代画塑记》的内容只以用料为主。中国传统人物画论著述颇丰,有针对性地搜寻其中可依托的造型理论,并与传统雕塑有机联系起来做深入、系统的研究,无疑是梳理传统人物雕塑造型语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雕塑 中国传统 造型语言 写真 传统雕塑 形式语言 传统人 造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物画意象造型浅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兴堂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2期47-48,共2页
意象性造型是指作者创作时,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创造,从而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形象处于"似与不似"之间。中国人物画所遵循的是意象性造型观。中国人的意象性思维、对绘画"气韵"的追求以及用线来... 意象性造型是指作者创作时,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创造,从而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形象处于"似与不似"之间。中国人物画所遵循的是意象性造型观。中国人的意象性思维、对绘画"气韵"的追求以及用线来塑造形体的表达方式,使中国人物画成为意象性造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造型 中国传统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 意象性 自然物象 似与不似 造型艺术 造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