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产业工人阶级的“消解”与“再形成”——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考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建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6-185,共10页
中国的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转型的"第二次大转变"过程中,朝着两个方向分化:一是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被雇佣者;二是成为下岗、失业者。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人阶级的身份而言,前者意味着工人阶级的"... 中国的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转型的"第二次大转变"过程中,朝着两个方向分化:一是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被雇佣者;二是成为下岗、失业者。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人阶级的身份而言,前者意味着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后者则指向工人阶级的"消解"。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予以了初步的回顾:国有企业的再造引发了传统产业工人位置的结构性变化;新工厂政体的打造(尤其是劳动关系制度)对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再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市场转型使得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不同维度上,经历了一个阶级再形成的过程。当然,社会主义的市场转型与西方国家从前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套用经典理论来解释当前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但是,这种全然不同的工人阶级再形成实践,也为推动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问题意识与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产业工人 “第二次大转变” 身份 阶级消解 阶级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进程中传统产业工人劳动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3
2
作者 潘莉 俎岩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智能时代,人类劳动的具体形态、劳动自由度、劳动关系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在传统产业智能化进程中,传统劳动岗位减少与职业转换难度增加之间、劳动技能要求日趋复杂与部分现实劳动难度不断降低之间、人机关系异化和人际交往疏离与人的... 智能时代,人类劳动的具体形态、劳动自由度、劳动关系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在传统产业智能化进程中,传统劳动岗位减少与职业转换难度增加之间、劳动技能要求日趋复杂与部分现实劳动难度不断降低之间、人机关系异化和人际交往疏离与人的本质需求之间、收入相对减少与按劳分配方式有待完善之间的矛盾,都使身处其中的产业工人面临诸多挑战和发展困境,迫切需要政府部门、传统产业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及工人自身从多方面多维度努力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传统产业工人 人类劳动形态 智能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琴》:一曲传统产业工人的挽歌
3
作者 承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很多由于体制改革而倒闭的大型国有企业。而那些曾经在这些企业工作和生活的工人们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钢的琴》讲述了一个国有企业下岗工人陈桂林与妻子离婚争夺女儿抚养权的故事。影片中一...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很多由于体制改革而倒闭的大型国有企业。而那些曾经在这些企业工作和生活的工人们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钢的琴》讲述了一个国有企业下岗工人陈桂林与妻子离婚争夺女儿抚养权的故事。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故事演绎得饱含真情、感动、幽默与乐观。导演通过一系列的喜剧桥段,在诗意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产业工人的悲悯和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的琴》 中国传统产业工人 诗意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