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PME-GC-MS检测不同中西方奶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比较
被引量:
43
1
作者
马艳丽
曹雁平
+1 位作者
杨贞耐
王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奶酪中鉴定得到20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比较,得到奶疙瘩含有较多的芳香及杂环化合物;乳扇和切达奶酪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奶豆腐和乳饼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相似,均为脂肪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归纳其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制作工艺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式酸凝奶酪
切达
奶酪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PME-GC-MS检测不同中西方奶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比较
被引量:
43
1
作者
马艳丽
曹雁平
杨贞耐
王蓓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201392)
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奶酪中鉴定得到20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比较,得到奶疙瘩含有较多的芳香及杂环化合物;乳扇和切达奶酪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奶豆腐和乳饼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相似,均为脂肪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归纳其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制作工艺的不同。
关键词
传统中式酸凝奶酪
切达
奶酪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acid-coagulated cheese
Cheddar cheese
volatile compounds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 (GC-MS)
分类号
TS252.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PME-GC-MS检测不同中西方奶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比较
马艳丽
曹雁平
杨贞耐
王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