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伦理的现实化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育旺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5期240-242,共3页
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伦理道德的建设。在传统伦理体系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建构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应的、能够促成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伦理体系,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高效发展,抑制和克服市场经济... 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伦理道德的建设。在传统伦理体系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建构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应的、能够促成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伦理体系,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高效发展,抑制和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升华人们市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 传统伦理 现实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化”伦理与“次级化”伦理——东西方社会伦理特性比较
2
作者 傅鹤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2,共6页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伦理,而儒家伦理与西方社会的伦理正好相对而立。传统中国社会由于将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五伦"基础上,主张基于血缘的"自然道德",由此造就了儒家伦理属"初级化"伦理的属性。西方社...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伦理,而儒家伦理与西方社会的伦理正好相对而立。传统中国社会由于将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五伦"基础上,主张基于血缘的"自然道德",由此造就了儒家伦理属"初级化"伦理的属性。西方社会则将所有社会关系悉数中介化,主张"走出基于血缘而产生的自然道德",因而形成了"次级化"的伦理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社会初级化伦理 西方社会 次级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弘扬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凯麟 《船山学刊》 2017年第3期1-2,共2页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刊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主题进行笔谈,本期推出三位湖湘学者的见解,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当代中国发展 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精神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成果——评《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国家伦理与市民社会伦理的视角》
4
作者 武东生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思想道德建设 市民社会伦理 公民道德建设 国家伦理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唐凯麟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5
作者 本刊特约记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唐凯麟(193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 唐凯麟(193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伦理学会会长、湖南省孔子学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中国伦理思想史。著有《伦理大思路》、《伦理学》、《从旧道德到新道德》、《个体道德论》、《人口道德》、《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研究》、《王船山伦理思想研究》、《儒家伦理道德精粹》等著作30多部(含为第一作者的合著),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奖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优秀著作或论文奖20余项(其中一等奖8项)和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入选湖南省十佳社会科学专家(排名第一)。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获湖南省首届"优秀专家"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2007年选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现代伦理 传统伦理道德文 访谈录 唐凯麟 现代社会生活 教授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贻庭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30-35,共6页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对传统经济伦理进行根本的变革:(1)变革“重公轻私”的产权伦理;(2)变革“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分配伦理;(3)变革通行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4)变革“家庭主义”。但由于存在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对传统经济伦理进行根本的变革:(1)变革“重公轻私”的产权伦理;(2)变革“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分配伦理;(3)变革通行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4)变革“家庭主义”。但由于存在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而“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变革将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现代变革 “路径依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产权伦理 分配伦理 “诚信”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传统伦理的特质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剑涛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过程中,传统伦理可以起推动作用,这要以对传统伦理特质的把握为前提。传统伦理的良心论述显示其特质,构成良心型道德。它产生于古代中国历史氛围中。就其功能而言,既对社会认同、德性升华有帮助,又存... 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过程中,传统伦理可以起推动作用,这要以对传统伦理特质的把握为前提。传统伦理的良心论述显示其特质,构成良心型道德。它产生于古代中国历史氛围中。就其功能而言,既对社会认同、德性升华有帮助,又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传统道德 传统伦理道德 古代中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 社会主义 日常生活 伦理 道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优秀道德传统 践行当代核心价值——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学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自觉践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隆重...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自觉践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从德孝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慈善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关公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等不同视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 中国伦理 道德传统 当代 山西师范大学 综述 市人民政府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会视域中的传统民间伦理
9
作者 贺宾 《阴山学刊》 2006年第1期84-90,共7页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后者作为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中的民众不加矫饰的价值观念,更为真实地展示了民族伦理生活的生命律动。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格局...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后者作为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中的民众不加矫饰的价值观念,更为真实地展示了民族伦理生活的生命律动。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格局中,民间伦理与正统教化伦理之间既矛盾对立又相生相长,构成了传统社会伦理生活的真实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 民间伦理 正统教伦理 国家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特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建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8期39-41,共3页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一切以人为中心的“人性”本质;其二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尚和”精神;其三是在改造社会和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向”气质。
关键词 中国 传统道德文 特点 道德文 生态伦理 社会人际关系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伦理因素研究
11
作者 韩燕梅 《美术大观》 2010年第2期12-13,共2页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儒家的伦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的伦理思想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影响着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是按照怎样的法则构象以体现和传达伦理思想的?绘画的功能作用是什...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儒家的伦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的伦理思想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影响着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是按照怎样的法则构象以体现和传达伦理思想的?绘画的功能作用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着从历史和社会根源的角度,从绘画的本体内容出发,探讨传统绘画主题的目的性。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儒家的伦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的伦理思想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影响着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是按照怎样的法则构象以体现和传达伦理思想的?绘画的功能作用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着从历史和社会根源的角度,从绘画的本体内容出发,探讨传统绘画主题的目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伦理因素 传统伦理思想 思想比较 古代社会 社会结构 中国绘画 社会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乌托邦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英民 《北方论丛》 1988年第2期9-9,共1页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伦理道德,并用伦理道德来设计理想社会的蓝图,但是,这种意义上的理想社会,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关键词 乌托邦 中国 传统 古代 伦理道德 理想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评《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
13
作者 钱建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9-159,共1页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态文化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宗法制度、社会伦理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化。农业在当代中国仍然是...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态文化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宗法制度、社会伦理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化。农业在当代中国仍然是重要的产业经济形式之一,伴随着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农业发展也逐渐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受到一定挑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分歧也在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农业 以农立国 环境保护 中国传统农业 社会伦理 宗法制度 中国农业发展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 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文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 交流 道德教 儒家文 社会主义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15
作者 许嘉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83-183,共1页
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 伦理观很多前人概括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等,还有学者提出应该是人,人是核心的核心。我认为中华的伦理观是忠、孝、仁、义、信。忠孝是连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一种仁... 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 伦理观很多前人概括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等,还有学者提出应该是人,人是核心的核心。我认为中华的伦理观是忠、孝、仁、义、信。忠孝是连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一种仁。子日:“仁者爱人”。“仁”左边是单立人、是个人,右边是二,两个人相处的原则就是仁。孝由此而生,父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这个爱在父子两代人之间是以孝来体现的。继而推广到国家,封建社会对国就叫忠。那么作为个人怎么处理和社会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国君的关系?就是义。所谓义者,宜也,就是适当,就是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上应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的那份心,就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中华文 封建社会 仁义礼智信 伦理 仁者爱人 孝敬父母 忠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明立足何处——“五四”时期关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批判的历史反思
16
作者 刘林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五四”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的年代。这一时期,人们对于中西文化的认识已经逐渐深入:从器物的层面,进而到政治的层面,最后到达伦理意识形态的文化核心。“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 “五四”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的年代。这一时期,人们对于中西文化的认识已经逐渐深入:从器物的层面,进而到政治的层面,最后到达伦理意识形态的文化核心。“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主义 家族制度 陈独秀 家庭伦理 中国传统 李大钊 中国文明 鲁迅 宗法社会 家族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缘构境:中国医疗伦理生活的空间构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国斌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0,共6页
中国传统医疗生活中,具有一种"随缘构境"的现象学处境或机制,医学道德紧密整合于社会伦理秩序之中,医病双方既因应于特定的医疗专业规范与社会文化规定灵活选择活动模式,又随着医疗进程的演变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生命体验和道德... 中国传统医疗生活中,具有一种"随缘构境"的现象学处境或机制,医学道德紧密整合于社会伦理秩序之中,医病双方既因应于特定的医疗专业规范与社会文化规定灵活选择活动模式,又随着医疗进程的演变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生命体验和道德观念。今天中国人的医疗生活仍然延续着这一传统特征,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研究,是重建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医疗生活 伦理空间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法与中国德治模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晨虹 《现代哲学》 1998年第4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伦理 中国德治 伦理道德 中国古代社会 契约精神 中国传统法律 宗法人伦 血缘关系 形式 “德主刑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诚信建设的制度化、体系化和文化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淑芹 《理论视野》 CSSCI 2011年第10期39-41,共3页
当下诚信严重缺失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及其社会焦虑,使得诚信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诚信建设问题上,我们既要反思传统诚信德性的局限性,契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而注重诚信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也要避免西方信用制度的... 当下诚信严重缺失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及其社会焦虑,使得诚信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诚信建设问题上,我们既要反思传统诚信德性的局限性,契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而注重诚信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也要避免西方信用制度的片面“移植”倾向,重视诚信的文化建设。具而言之,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应该坚持德法并重的原则,既汲取我国传统诚信德性伦理的道德资源,也要尽快建立和健全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诚信建设 体系建设 建设 制度 信用制度体系 市场经济发展 传统诚信 德性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代伦理道德转型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局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怀承 《船山学刊》 1999年第1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 道德转型 伦理道德体系 中国近代社会 传统伦理道德 近代道德 理论意义 社会转型 伦理思想 道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