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7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被引量:64
1
作者 景怀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7-332,共6页
近年来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嫌不够。本文认为 ,虽然传统中国文化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 ,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共同性 ,传统中国文化客观上具有处... 近年来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嫌不够。本文认为 ,虽然传统中国文化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 ,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共同性 ,传统中国文化客观上具有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功能。这表现为三种思路 :信仰—养性的思路 ,养生—治身的思路 ,迷信—功利的思路。它们各自对心理健康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文章分析了这三种思路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文化 心理健康 三种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ESG理念——基于《道德经》和“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世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2,共10页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基于《道德经》、“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对ESG所蕴含的思想理念进行历史溯源,指出ESG的许多思想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与之契合的思想精髓散见于国学典籍之中。在环境维度,《道德经》的“道法自然”...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基于《道德经》、“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对ESG所蕴含的思想理念进行历史溯源,指出ESG的许多思想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与之契合的思想精髓散见于国学典籍之中。在环境维度,《道德经》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及《周易》的阴阳平衡与“三才”理念等国学经典表述,均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为企业遵循自然规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社会维度,《礼记》的“天下大同”、《论语》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非攻”等理念,均体现了“天下大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为企业关爱员工、投身公益、回馈社会、促进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治理维度,《论语》《孟子》等的“德主刑辅”、《道德经》的“无为而治”和《周易》的“厚德载物”,均体现了“德法相济,天地人和”的思想,启迪企业在强化诚信操守和道德修养的同时,应当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以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臻于“浑然天成”。本文的研究表明,尽管ESG的名称源自国外,但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理念早已蕴含在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之中。本研究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让我们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古代智慧,秉持“敬天爱人,从善向善”的理念,推动ESG实践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 天人合一 天下大同 浑然天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新文科的中国式理论基础与建设路向
3
作者 贾利军 徐韵 徐瑞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新文科是关于人、文化和价值观的学科,其精髓在于深刻洞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国新文科建设应当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传统文科和西方新文科受科学主义牵引呈现出轻实践与重结构、轻精神与重器术、轻相关与重专业特征,而中国新... 新文科是关于人、文化和价值观的学科,其精髓在于深刻洞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国新文科建设应当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传统文科和西方新文科受科学主义牵引呈现出轻实践与重结构、轻精神与重器术、轻相关与重专业特征,而中国新文科建设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交融中存在依赖西方经验和西方学科体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文科建设中的现代转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立足于东方有机整体科学和中国古典教育,构建起以“道”为核心的整体观、“道象器”一以贯之的知识体系以及分层教育观;另一方面以知识体系创新为基础,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推进机制建设为保障,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项概念史的研究
4
作者 付吉佐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等概念有什么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一词作何解释?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以其要素内容为切入点。但事实上,“中国...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等概念有什么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一词作何解释?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以其要素内容为切入点。但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原初表意是一种与“现代化”相对的价值评判,其出现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是清末以来“中国”一词原有的文化含义淡化,然后凸显国别意义的“中国文化”概念生成,随后新文化运动中“旧文化”“古代文化”“封建文化”称谓出场,最后在20世纪30年代有关“现代化”的讨论中“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完整出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演变过程,有益于厘清“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概念的具体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维度与优化策略
5
作者 罗文雪 王义仁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6,共6页
近年来,随着内容创作观念的迭代演进与短视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大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短视频作品涌入公众视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转译与多维度传播实现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型,其核心效能指向文化认同的双重面向——自我... 近年来,随着内容创作观念的迭代演进与短视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大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短视频作品涌入公众视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转译与多维度传播实现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型,其核心效能指向文化认同的双重面向——自我认同建构与跨文化认同培育。当下,相关短视频的创作实践虽在激活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仍存在内容深度不够、传播广度不足,以及跨文化创作在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创作者应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索,既深化公众的民族文化归属意识,又推动传统文化符号在国际传播场域中实现意义增殖,以使短视频的文化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短视频 文化认同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炜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7-I0007,共1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精美的装饰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当前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关键媒介,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将中国传统建...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精美的装饰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当前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关键媒介,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将有助于促进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播,还能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本文将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像转化
7
作者 刘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进行现代化影像转化成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这一转化过程不仅要求电影创作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其独特的文化元素,还需要他们尊重电影本体语言的特性,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 在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进行现代化影像转化成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这一转化过程不仅要求电影创作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其独特的文化元素,还需要他们尊重电影本体语言的特性,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语言相结合。创新电影叙事、运用先进技术和拓展想象空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电影想象力的三大支柱,通过重新诠释和想象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人物,电影创作者能够创造出新的叙事结构和情节,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为观众传递文化价值的同时,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影像转化 想象力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价值评估
8
作者 季少融 杨程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8-249,共12页
目的在以全球化市场与本土化营销为特征的新设计时代,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以确保本土创意来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化变得愈发重要。通过两项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价值。... 目的在以全球化市场与本土化营销为特征的新设计时代,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以确保本土创意来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化变得愈发重要。通过两项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价值。方法在研究1中,通过广泛的文献综述及1632名受测者参与的问卷调查,开发并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量表。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评价系统,通过3个维度及15项标准来衡量中国消费者对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研究2中,68位设计专业学生使用该评价系统对10个文创产品进行了评价。该研究验证了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的开发。结论新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量表是有效且可靠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规范了衡量传统文化设计创新价值的标准。该分级系不仅有助于在设计实践中评估传统文化的设计创新价值,而且促进了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价值 文创产品设计 创意思维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百年论争——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9
作者 张英魁 王梅琳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百年来中国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百年来关于二者关系的论争可归纳为四大基本观点:以正统意识形态之争为中心的“异质冲突论”、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有限共生论”、以中华文化新生为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百年来中国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百年来关于二者关系的论争可归纳为四大基本观点:以正统意识形态之争为中心的“异质冲突论”、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有限共生论”、以中华文化新生为中心的“吸纳融合论”,以及以各自独立功能为中心的“二维发展论”。这四种观点既具有相继承接的历时性,也具有主次分明的共时性。除了“异质冲突论”之外,其他三种观点均能在某种程度上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需求。展望未来,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提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思维观念、制度设计与建设实践等维度上的协同推进,将是二者关系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异质冲突 有限共生 吸纳融合 二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功能对等视角看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英语翻译
10
作者 芦冰清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161-163,共3页
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在英语翻译中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中西茶文化差异的分析,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在茶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性。采用“最接近的对等”和“最自然的对等”策略,能够在保留源语信息的同时,使目的语读者... 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在英语翻译中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中西茶文化差异的分析,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在茶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性。采用“最接近的对等”和“最自然的对等”策略,能够在保留源语信息的同时,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这些翻译策略,既保留了茶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增强了跨文化理解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英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吕晓萌 李明慧 韩逸飞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175-177,共3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正经历着理念与方法的多样化变革,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提升设计品质的关键环节,作为世界文明瑰宝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哲学智慧、审美体系和艺术语言为当代园...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正经历着理念与方法的多样化变革,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提升设计品质的关键环节,作为世界文明瑰宝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哲学智慧、审美体系和艺术语言为当代园林营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创新资源。基于此,本研究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旨在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形成新型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提高现代景观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元素 现代园林景观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主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互主体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根本价值追求,突出表现在对不同主体间相互和合关系、相互敬爱关系、相互平等关系、相互包容关系、相互诚信关系一以贯之的追求和建构。这与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独特的人文基础、地理环境以及社... 互主体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根本价值追求,突出表现在对不同主体间相互和合关系、相互敬爱关系、相互平等关系、相互包容关系、相互诚信关系一以贯之的追求和建构。这与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独特的人文基础、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主体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互主体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主性和自信心,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互主体思想 逻辑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成药包装视觉设计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惠 赵佳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13-318,345,共7页
目的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更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和赢得用户认可的中成药包装视觉设计路径。方法探究现有中成药包装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存在的视觉设计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成药包装视觉设计里的可用元素,在此基础上... 目的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更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和赢得用户认可的中成药包装视觉设计路径。方法探究现有中成药包装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存在的视觉设计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成药包装视觉设计里的可用元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成药包装视觉设计的应用与应用原则,并辅之以案例进一步说明。结论如果遵循文章提出的应用原则,在传统文化理念指导下将传统图案、色彩、文字、艺术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成药包装设计,能够帮助中成药包装充分展现产品自身特质,满足用户个性需求,赢得目标用户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提高中成药市场竞争力,为中成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中国传统文化 包装设计 视觉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评《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段志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增强我国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关键,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环境下,...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增强我国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关键,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环境下,高校音乐教育理当肩负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张宇所著《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版),是自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以来,各高校贯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针后涌现出的大量相关著述之一。该书基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华,就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做出系统阐述,不仅兼顾高校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也力求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无论是从发掘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潜力方面,还是提升音乐文化传承效率上看,堪称提供了有益借鉴。纵观全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认同感 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 传承和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天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观所在。根据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可将中国思想文化史分为五个时期: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治国理论产生并定型的“先王之道”时期;九代后九代之交孔子师徒祖孙总结发展“先王之道”,创造“新王之道”的时期;后九代“百家争鸣”的战国子学时期;汉至清代反复解读“先秦经典”,间出己意的经学时期;清末民国要求全盘西化实未全盘西化的时期。如此分期长处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发展脉络很清晰;二是可实证每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虽然千差万别,言人人殊,但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基本理论 核心价值观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茶文化对中老年养生保健的研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沈君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中国传统茶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融合了中国的哲学、医学、礼仪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将茶饮与健康、养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中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较高,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也... 中国传统茶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融合了中国的哲学、医学、礼仪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将茶饮与健康、养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中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较高,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茶文化对中老年养生保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茶文化,更为中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健康、安全、有效的养生方式。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渊源、茶的功效及对中老年养生保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其提供了健康保健的渠道,以期探索茶文化其中的科学依据和养生机制,挖掘茶文化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老年 养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冰雪雕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17
作者 李佳阳 冯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6-559,564,共5页
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了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文化传承,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容易被人们遗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的瑰宝,如何传承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方法冰雪雕刻作为一种艺术... 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了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文化传承,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容易被人们遗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的瑰宝,如何传承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方法冰雪雕刻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可以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材料以各种艺术形式展现于人前,作为一种展示方法,将美与创新篆刻进人们的心中,可以作为一种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示于人前,留于人心。结论借此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多提供了一个渠道,也为冰雪雕创意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将传统文化融入冰雪雕刻,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也有助于创造文化创意产业。这些作品可以成为文化产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冰雪雕刻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历史逻辑及现代反思
18
作者 魏长领 冯展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2,F0002,共9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简称德法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德和法统一于“礼”。西周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特别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简称德法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德和法统一于“礼”。西周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特别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德法之争、王霸之争不仅出现在思想领域,也应用于政治军事实践中。这一时期是德法分离时期。第三阶段孕育于汉朝、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通过“引礼入法”“阳儒阴法”及儒生涉政后以儒释法等途径,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形成了长达一千多年的德法统一的主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合理性包括:其一,“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其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了中国传统德法文化的人文性质。其三,“子帅以正”“为政以德”的政治道德观,强调从政者的道德素养是政治和法律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历史局限性包括:其一,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礼治(礼德法混合)文化阻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阻碍了法治的民主化。其三,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阻碍了法律和法治的独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德法关系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19
作者 闫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6-50,共5页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电影场景设计中有效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电影场景为手段讲述传统文化故事,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文化视觉盛宴。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场景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对电影...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电影场景设计中有效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电影场景为手段讲述传统文化故事,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文化视觉盛宴。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场景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对电影场景的涵义解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作用与体现,更加明确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外景、实景、内景及特技景等设计中融入的方法,从而通过电影场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电影场景设计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造型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
20
作者 陈俊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2-592,共1页
新能源汽车自诞生之日起便以一种昂扬的势头不断变化发展,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功能完备、设计科学,还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尤其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汽车造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活力。由邹波... 新能源汽车自诞生之日起便以一种昂扬的势头不断变化发展,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功能完备、设计科学,还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尤其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汽车造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活力。由邹波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与文化因素》一书,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概论、外观造型设计、内饰造型设计、中国传统符号等章节的讲述,充分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造型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造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国书籍出版社 外观造型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汽车造型 中国传统符号 新颖独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