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植灵根”:战后香港地区南来作家与中华文化传统 |
王艳丽
扎亚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皇权与中华文化传统 |
陈启云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3
|
中华文化传统的性价值观是我国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社会优势 |
朱琪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3 |
1
|
|
4
|
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刊物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以《中国学生周报》等为例 |
王艳丽
曹春玲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5 |
1
|
|
5
|
传统文化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纪要 |
郭莹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6
|
大禹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 |
戴琏璋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5 |
3
|
|
7
|
华人家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统 |
古人伏
|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8
|
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
吴光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9
|
文化融合是历史的选择——海外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变异 |
周南京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2
|
|
10
|
国民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母语 |
冯光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6 |
2
|
|
11
|
“两岸中华文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郭毅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2
|
海外华文文学:沟通于“大传统”的“小传统” |
黄万华
|
《扬子江(评论)》
|
2007 |
4
|
|
13
|
文化传统与法律意识——新加坡见闻点滴(上) |
沈小松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 改革前景——共产主义运动与《大失败》的论评 |
余育德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1 |
0 |
|
15
|
华侨华人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源流 |
张月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 |
黄万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7
|
松辽文化探论 |
穆鸿利
冯永谦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论面对当代文化冲突的文化素质教育 |
周鸿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13
|
|
19
|
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与对策报告 |
耿波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20
|
中和文化论纲 |
罗炽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