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植灵根”:战后香港地区南来作家与中华文化传统
1
作者 王艳丽 扎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共9页
战后香港地区的南来作家通过课堂教学、编辑刊物、文学创作等方式,主动承担起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使命,在帮助香港地区大众团结精神、走出殖民主义陷阱和破除奴隶意识、挽救人文精神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徐速、徐訏、刘以鬯... 战后香港地区的南来作家通过课堂教学、编辑刊物、文学创作等方式,主动承担起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使命,在帮助香港地区大众团结精神、走出殖民主义陷阱和破除奴隶意识、挽救人文精神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徐速、徐訏、刘以鬯等南来作家一方面创办各种文艺刊物,引导青年学生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认真“求学做人”,强调德性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内化;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发扬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生命精神,并寻求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与融通,表达他们对有关历史、现实和人性的多重思考,也力图塑造出既根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健全人格,为青年学生提供一套稳固的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的行为导向准则,来抵抗现代都市环境的浮躁与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当代文学 南来作家 中华文化传统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权与中华文化传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启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皇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010年 国家 上古 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传统的性价值观是我国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社会优势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琪 《中国健康教育》 1993年第11期5-8,共4页
自从80年代初艾滋病开始流行以来,年复一年,流行范围继续扩大。在缺乏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把健康教育列为最重要的对策,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经费,然而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优势 流行范围 中华文化传统 性乱 性伴 新加坡华人 性传播 性道德教育 这一代人 李光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刊物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以《中国学生周报》等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丽 曹春玲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论文主要从《中国学生周报》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刊物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阐述,基于文化传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这些刊物中被不断地强调,通过刊物的文化空间让海内外的青年了解... 本论文主要从《中国学生周报》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刊物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阐述,基于文化传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这些刊物中被不断地强调,通过刊物的文化空间让海内外的青年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丰富、博大和精深,使广大海内外华人青年学生能突破东西方冷战意识形态的局限,担当起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接续民族精神血脉的大任。《周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传主要集中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华文化传统 中国学生 刊物 周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4-124,共1页
由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和台湾中华人文展望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于近期在湖北大学举行。来自台湾辅仁大学、东海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成功大学、师范大学、华梵大学、台湾大... 由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和台湾中华人文展望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于近期在湖北大学举行。来自台湾辅仁大学、东海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成功大学、师范大学、华梵大学、台湾大学、世新大学、淡江大学、新竹师范学院等11所大学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历史研究》、《光明日报》、《史学月刊》、《河北学刊》、《江汉论坛》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如下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传统 现代性 文化变迁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禹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 被引量:3
6
作者 戴琏璋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5-5,共1页
大禹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戴琏璋戴琏璋,男,1932年生,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教授。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大禹、研究大禹,最重要的是学习、继承、弘扬和力行大禹的精神。那么,大禹精神是什么呢?我们可以... 大禹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戴琏璋戴琏璋,男,1932年生,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教授。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大禹、研究大禹,最重要的是学习、继承、弘扬和力行大禹的精神。那么,大禹精神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去分辨、总结,据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疏导方法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孟子》 中华人文精神 中央研究院 尧舜禹 最严厉的惩罚 疏导办法 获得巨大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家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统
7
作者 古人伏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49,共3页
一般而言,家庭亲职负有几项任务:①养育,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正常发育成长;②植德,培植孩子良好的德行,学会分辨善恶;③启智,开启孩子的智慧,学会明辨是非:④审美,丰富精神生活,学会鉴别美丑;⑤学能,训练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般而言,家庭亲职负有几项任务:①养育,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正常发育成长;②植德,培植孩子良好的德行,学会分辨善恶;③启智,开启孩子的智慧,学会明辨是非:④审美,丰富精神生活,学会鉴别美丑;⑤学能,训练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⑥养心,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家庭教育的这些任务,各民族基本相同,但是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内容 中华文化传统 华人 学校教育 社会环境 中华民族 中西文化差异 心理品质 优秀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8
作者 吴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9-10,共2页
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吴光(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在辞旧迎新的乙亥年春节茶话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就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项... 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吴光(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在辞旧迎新的乙亥年春节茶话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就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项看法和主张,犹如一声春雷,在海峡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优秀传统 八项看法和主张 中华文化传统 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关系 海峡两岸 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融合是历史的选择——海外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变异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南京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4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文化融合 中华文化传统 历史的选择 印度尼西亚 文化身份 华侨华人文化 多元文化政策 伊斯兰教 异族文化 主流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母语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光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6年第2期3-6,共4页
以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为母语来发展音乐教育,已经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并成为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这是由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母语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国民音乐教育 中华文化 西方思维方式 西方音乐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母语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华文化传统 音乐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中华文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1
作者 郭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81-81,共1页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工商经济管理“两岸中华文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7月26—28日在我校逸夫楼举行。来自大陆与台湾以及海外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约180人聚集华理园,就中华文化传统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展开了热烈研讨。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学术研讨会 营销策略研究 工商经济 现代管理 大学管理 知识管理 大陆与台湾 研究机构 组织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沟通于“大传统”的“小传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万华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1期67-73,共7页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我涉足这一领域14年后仍不免疑惑的问题。例如,我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久而久之,关于经典性的思考成为我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传统 传统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传统 重要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华人文化 中华文化传统 海外华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与法律意识——新加坡见闻点滴(上)
13
作者 沈小松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6-28,共3页
新加坡华人的家族传统 新加坡是发达的,也是传统的。在商业区珍珠坊附近,你可以看到门额上方诸如“中国丝绸公司”之类的粗大的正楷繁体字,这使人想起今天已不复存在的30年代上海的店铺招牌。
关键词 新加坡人 法律意识 家族传统 新加坡华人 中华文化传统 朋友 中国丝绸公司 家族情结 兄弟 陈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 改革前景——共产主义运动与《大失败》的论评
14
作者 余育德 《理论月刊》 CSSCI 1991年第11期7-13,6,共8页
当代美国政治学家、前助理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注)一书,现风行于世。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论证共产主义既兴又亡于20世纪的专著。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学者诅咒共产主义“失败”、“灭亡”,与共产主义的... 当代美国政治学家、前助理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注)一书,现风行于世。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论证共产主义既兴又亡于20世纪的专著。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学者诅咒共产主义“失败”、“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形成发展史同古,毫不新鲜。《大失败》的“新奇”之处是搜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运动中遭受挫败的材料,赋予了已扔进历史垃圾堆的“失败”、“灭亡”论以新的惑乱性,值得共产党人认真研究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运动 哲学价值观 实用主义 中华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改造 实事求是 失败 马列主义 布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华人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源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月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国家软实力的形成主要是一国主动的政治行为的结果,而华侨华人软实力的形成是基于华人的文化行为自然产生的。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华人社会经历了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华侨华人文化并成为文化主体的过程;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内外... 国家软实力的形成主要是一国主动的政治行为的结果,而华侨华人软实力的形成是基于华人的文化行为自然产生的。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华人社会经历了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华侨华人文化并成为文化主体的过程;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内外交流过程中,华人社会文化经历了从古代影响主流文化的早夭到近代文化优势地位的初步形成,出现软实力的萌芽,再到当代华侨华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华文化 东亚汉文化 华侨华人文化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万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19,共8页
“华人”是一种新意义的视野,“华人”包含的漂泊性、混杂性、开放性、多元性等都使它既最广泛地承受着种种传统的危机,又极其敏锐地感受到传统发展的各种机遇,从而在中华文化民族性、世界性的根本之处包孕着挑战性的课题。海外华人文... “华人”是一种新意义的视野,“华人”包含的漂泊性、混杂性、开放性、多元性等都使它既最广泛地承受着种种传统的危机,又极其敏锐地感受到传统发展的各种机遇,从而在中华文化民族性、世界性的根本之处包孕着挑战性的课题。海外华人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在不同境遇中的应变形态,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中华文化传统命运的狭窄视野,呈现出传统在种种痛苦的现代“分娩”中的各种生命形态,以其种种“异质”表明着它同中华文化传统内在的深层的联系,以其根源于中华文化传统而又自立独立的形态表明着中华文化的强大衍生力。而海外华人文学对华人文化的命运是最敏感的,它始终立足于“本源性”和“世界性”的基本课题,记录着海外华人的漂泊命运和精神归宿,从而拓展了我们考察中华文化的现代命运的视角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华人文化 华人文学 中华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文化探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穆鸿利 冯永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6-141,共6页
“松辽文化”是众多反映东北区域文化名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松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 ,直至近当代 ,囊括了不同时期汉族及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多样性、多层次性 ,兼容并蓄、多神崇拜 ,... “松辽文化”是众多反映东北区域文化名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松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 ,直至近当代 ,囊括了不同时期汉族及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多样性、多层次性 ,兼容并蓄、多神崇拜 ,以及刚健、磊落、激昂慷慨而悲壮的格调 ,洋溢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乐观大度、淳朴豪爽的精神风貌 ,等等 ,铸就了松辽文化的地域特征 ;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松辽文化对东北亚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等等 ,决定了松辽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文化 东北地区 北方民族 中华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对当代文化冲突的文化素质教育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70-75,共6页
当代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开放、交流、借鉴与发展 ,从而产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与整合的态势。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面对激烈的文化冲突 ,必须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从国情出发 ,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 ,通过... 当代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开放、交流、借鉴与发展 ,从而产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与整合的态势。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面对激烈的文化冲突 ,必须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从国情出发 ,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 ,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来整合当代文化冲突。同时 ,在整合文化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使文化素质教育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传统性与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文化冲突 文化素质教育 整合 中华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与对策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耿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8,共11页
青年学生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实现传承的主要人群,其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接受状况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否实现良好传承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的调研,把握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关注与... 青年学生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实现传承的主要人群,其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接受状况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否实现良好传承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的调研,把握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关注与认知程度、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实现现代传承的基本判断、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多样性与一致性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未来发展的看法,以此提出加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的对策性意见,是加强青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意识的必然选择。"节日文化自觉"是青年学生实现传统节日传承的关键;如何实现对青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从"应该"到"为何"的文化自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置措:超越节日实用观念,培养青年学生的节日理性;创造各种传统节日的社会参与平台,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多样性创意;启动高校传统节日教育,创立家庭与学校双驱引导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重视传媒,推进现代传媒对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深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传统节日 符号与仪式 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 中华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文化论纲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7,共6页
和合思想与和合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范型、政治理念、社会理想和辩证方法,是贯穿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它源远而流长,历久而弥新。当前,在我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古老... 和合思想与和合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范型、政治理念、社会理想和辩证方法,是贯穿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它源远而流长,历久而弥新。当前,在我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古老的和合文化重新展现出巨大魅力和迷人风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这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和合传统,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再次创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为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特邀请国内长期研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知名学者,就"中华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展开讨论,抒发己见,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文化 《易大传》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 殷周时期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