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张静 薛喆 张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对比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三联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间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2例,其中传统三联术式22例(对照组)、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20例(研究组)。对比分... 目的:对比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三联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间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2例,其中传统三联术式22例(对照组)、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20例(研究组)。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压疮风险评分、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结果: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式与传统三联术式两组术后伤口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255.0±35.4 ml、153.0±89.6 ml(P=0.0037),第2天分别为40.0±35.4 ml、14.0±11.7 ml(P=0.0042);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27.4±4.5 g/L、3.3±0.2 g/L(P<0.05);两组术后压疮风险评分分别为7.9±0.3、8.0±0.7(P=0.343),均显著高于术前,但两组均无实际压疮发生;两组术后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31±0.44 mg/L FEU、0.86±0.36 mg/L FEU(P=0.359),均显著高于术前;两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5%(3/20)、0(0/22),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相比传统三联术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量明显增大;两种术式术后压疮风险评分、D-二聚体数值相比术前均明显升高。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实际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旋转截骨 传统三联术式 复发性髌骨脱位 快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