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移模写”的思想实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雪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45-150,共6页
"传移模写"与刘绍祖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刘绍祖而言,"移画"仅仅表示他有能够超出一般画家的精密细致的描写能力。"传移模写"和临摹没有联系。"传移模写"以自然为粉本,"传移"强调创造...
"传移模写"与刘绍祖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刘绍祖而言,"移画"仅仅表示他有能够超出一般画家的精密细致的描写能力。"传移模写"和临摹没有联系。"传移模写"以自然为粉本,"传移"强调创造性,"模写"强调细致的描写。张彦远提出"传移模写,画之末事"应当在他所提及的语境中去理解,从张彦远批评当代艺术家绘画只顾及形似、色彩,而失其笔法,没有气韵以及艺术家轻率的创作态度看,"末事"不是小事,而是大事,它与"经营位置,画之总要"一样,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移模写"要求绘画应该包含形、色、笔法,甚至气韵,它是对画家提出的高标准。张彦远和谢赫都对他这种画风提出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移模写
闲
移
画
时人
末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六论”释义
2
作者
奚林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一、"六法"论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谢赫提出"六法"论,是对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论...
一、"六法"论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谢赫提出"六法"论,是对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论的进一步完善。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可见其重要性。"气韵"其实就是顾恺之所说的"神",也称"神韵"。"气韵"开始是指人物的精神气质,后来发展到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法
骨法用笔
谢赫
气韵生动
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
传移模写
荆浩
《古画品录》
绘画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海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10-16,共7页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什么叫“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六条不但是中国画,其他各种画都可以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在创作上来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就批判角度说,“气韵生动”也是最好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粉碎“四人帮”
黄山
骨法用笔
书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六法论
绘画理论
谢赫
意到笔不到
笔断意连
传移模写
任伯年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移模写”的思想实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雪松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45-150,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美术史中的图像与文学关系研究"(11YJCZH090)
文摘
"传移模写"与刘绍祖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刘绍祖而言,"移画"仅仅表示他有能够超出一般画家的精密细致的描写能力。"传移模写"和临摹没有联系。"传移模写"以自然为粉本,"传移"强调创造性,"模写"强调细致的描写。张彦远提出"传移模写,画之末事"应当在他所提及的语境中去理解,从张彦远批评当代艺术家绘画只顾及形似、色彩,而失其笔法,没有气韵以及艺术家轻率的创作态度看,"末事"不是小事,而是大事,它与"经营位置,画之总要"一样,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移模写"要求绘画应该包含形、色、笔法,甚至气韵,它是对画家提出的高标准。张彦远和谢赫都对他这种画风提出了批评。
关键词
传移模写
闲
移
画
时人
末事
Keywords
chuanyimoxie
leisure
yihua
contemporaries
trivial matter
分类号
J20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六论”释义
2
作者
奚林元
机构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0,共2页
文摘
一、"六法"论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谢赫提出"六法"论,是对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论的进一步完善。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可见其重要性。"气韵"其实就是顾恺之所说的"神",也称"神韵"。"气韵"开始是指人物的精神气质,后来发展到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功力。
关键词
六法
骨法用笔
谢赫
气韵生动
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
传移模写
荆浩
《古画品录》
绘画风格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海粟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摘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什么叫“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六条不但是中国画,其他各种画都可以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在创作上来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就批判角度说,“气韵生动”也是最好的准则。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粉碎“四人帮”
黄山
骨法用笔
书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六法论
绘画理论
谢赫
意到笔不到
笔断意连
传移模写
任伯年
创新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移模写”的思想实质
韩雪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统“六论”释义
奚林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刘海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