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缩比C型管束二次侧传热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钰浩
陆道纲
+3 位作者
王忠毅
吴广皓
傅孝良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3-1770,共8页
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及内置换料水箱(IRWST)分离效应缩比实验系统,研究了PRHR HX排出堆芯余热过程中,单相自然对流阶段及两相池式沸腾阶段下的传热特性,并采用实验数据评价了传统经验关系式在预测PRHR HX缩比模型特殊...
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及内置换料水箱(IRWST)分离效应缩比实验系统,研究了PRHR HX排出堆芯余热过程中,单相自然对流阶段及两相池式沸腾阶段下的传热特性,并采用实验数据评价了传统经验关系式在预测PRHR HX缩比模型特殊C型传热管束时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RHR HX余热排出过程中,IRWST内出现明显热分层现象。对于PRHR HX竖直管束自然对流、池式沸腾传热,传统经验关系式预测值均较为保守;对于下部水平管束,自然对流阶段推荐Churchill自然对流传热公式,池式沸腾阶段推荐Rohsenow经典池式沸腾传热公式;上部水平管束由于受到流体浮升、气泡扰动等因素的附加影响,在自然对流阶段及池式沸腾阶段的传热效果均优于下部水平管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内置换料水箱
自然对流
池式沸腾
传热经验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缩比C型管束二次侧传热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钰浩
陆道纲
王忠毅
吴广皓
傅孝良
杨燕华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非能动安全重点实验室
国家核电软件技术中心
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3-1770,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资助(2011ZX06004-024-07-03-00)
文摘
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及内置换料水箱(IRWST)分离效应缩比实验系统,研究了PRHR HX排出堆芯余热过程中,单相自然对流阶段及两相池式沸腾阶段下的传热特性,并采用实验数据评价了传统经验关系式在预测PRHR HX缩比模型特殊C型传热管束时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RHR HX余热排出过程中,IRWST内出现明显热分层现象。对于PRHR HX竖直管束自然对流、池式沸腾传热,传统经验关系式预测值均较为保守;对于下部水平管束,自然对流阶段推荐Churchill自然对流传热公式,池式沸腾阶段推荐Rohsenow经典池式沸腾传热公式;上部水平管束由于受到流体浮升、气泡扰动等因素的附加影响,在自然对流阶段及池式沸腾阶段的传热效果均优于下部水平管束。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内置换料水箱
自然对流
池式沸腾
传热经验关系式
Keywords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
in-containment refueling water storage tank
natural convection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分类号
TL3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缩比C型管束二次侧传热模型实验研究
张钰浩
陆道纲
王忠毅
吴广皓
傅孝良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