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热相复合陶瓷微波烧结传热模式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郝洪顺 徐利华 +3 位作者 黄勇 谢志鹏 仉小猛 李兴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4-868,共5页
根据微波加热的特点,采用二维稳态导热数值分析法,建立了导热相复合陶瓷微波烧结的传热模式.研究了导热相的浓度、导热相弥散分布状况、基质类型以及保温方式对复合陶瓷内部二维稳态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设计了导热相SiC晶须复合TZP陶瓷... 根据微波加热的特点,采用二维稳态导热数值分析法,建立了导热相复合陶瓷微波烧结的传热模式.研究了导热相的浓度、导热相弥散分布状况、基质类型以及保温方式对复合陶瓷内部二维稳态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设计了导热相SiC晶须复合TZP陶瓷的微波烧结致密化实验,对建立的复合陶瓷的微波烧结传热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导热相复合陶瓷设计时宜选取具有高导热系数的基体,保持导热相有较高的浓度,使导热相均匀分布于基体中,且微波烧结传热宜采用合适的保温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陶瓷 微波烧结 传热模式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村川隧道消防管道“管中管”传热模式及关键参数
2
作者 盖卫鹏 赵亚婉 +2 位作者 高璇 沈亚斌 赵丽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2,共8页
为明确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公路隧道消防管道内设加热保温方案的关键参数,依托府村川隧道工程,建立“管中管”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与理论计算,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温层厚度和进口温度,并通过拟合计算,提出能综合反映闭合环路管加热的传热量... 为明确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公路隧道消防管道内设加热保温方案的关键参数,依托府村川隧道工程,建立“管中管”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与理论计算,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温层厚度和进口温度,并通过拟合计算,提出能综合反映闭合环路管加热的传热量放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外敷保温层的防冻效果存在上限,保温层厚度取值宜为50 mm左右,加热管进口温度应保持在40℃以上,能有效阻止消防系统冻结;2)第2传热过程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3)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提出考虑第1传热过程双管闭合环路加热的传热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府村川隧道工程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提出当消防管道温度小于36.4℃时,消防管道不会发生冻结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太阳能 消防管道 管中管 传热模式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硅溶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传热机理研究
3
作者 孔哲 黄冬梅 +2 位作者 李德 何森 张雪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238,244,共6页
由于纳米SiO_(2)与玻璃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会出现碎屑,在材料中加入硅溶胶,制备了一种新型SiO_(2)气凝胶/硅溶胶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SiO_(2)气凝胶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纳米SiO_(2)与玻璃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会出现碎屑,在材料中加入硅溶胶,制备了一种新型SiO_(2)气凝胶/硅溶胶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SiO_(2)气凝胶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_(2)气凝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热导率没有下降,而是出现上升趋势,这与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固体热导率密切相关;SiO_(2)气凝胶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产生了硅氧键,但不影响复合材料的物理结构,由于硅氧键的存在,材料的物理性能更好;SiO_(2)气凝胶含量为9%(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硅溶胶 复合材料 热导率 传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R策略下重金属层内不同传热方式研究
4
作者 李宗洋 常华健 +2 位作者 陈炼 韩昆 房芳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58-2464,共7页
熔池的分层结构中可能会出现底部为重金属层的三层熔池结构。因为重金属层内有衰变热,且熔池底部的临界热流密度(CHF)相对较低,使得重金属层附近的侧壁可能发生压力容器失效。本文采用伍德合金或水作为试验工质进行重金属层试验,分析了... 熔池的分层结构中可能会出现底部为重金属层的三层熔池结构。因为重金属层内有衰变热,且熔池底部的临界热流密度(CHF)相对较低,使得重金属层附近的侧壁可能发生压力容器失效。本文采用伍德合金或水作为试验工质进行重金属层试验,分析了重金属层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传热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段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重金属层内结壳后,主导的传热模式从对流传热过渡到热传导。这会影响侧壁热流密度分布,且在两种传热模式下侧壁的热流密度分布都不是均匀的。比较发现,已有的ACOPO、BALI、Mayinger和UCLA传热关系式能相对合理地预测以伍德合金和水作为试验工质的重金属层试验中的平均侧向努赛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层 伍德合金 传热模式 试验 堆内熔融物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勘探中的热流技术
5
作者 邓爱军(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9年第7期18-20,共3页
地热勘探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下的温度场和传热模式,并通过所获得的资料评价研究地区的地热潜能。由于生热、储热与传热模式以及温度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欲了解地下深部的热环境和热作用,热流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在地质术语中,热流意... 地热勘探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下的温度场和传热模式,并通过所获得的资料评价研究地区的地热潜能。由于生热、储热与传热模式以及温度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欲了解地下深部的热环境和热作用,热流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在地质术语中,热流意味着经地壳外层几公里传导出热量的垂直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模式 温度场 地热潜能 地热勘探 热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