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解析解 被引量:10
1
作者 路则锋 陈沛霖 张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2-347,共6页
在建立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简化处理 ,导出了描述这一热质传递过程的常微分方程组 ,得到了相应的解析解 ;并与精确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进行了对比 ,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 ;利用解析解分析了各... 在建立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简化处理 ,导出了描述这一热质传递过程的常微分方程组 ,得到了相应的解析解 ;并与精确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进行了对比 ,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 ;利用解析解分析了各参数对除湿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 传热传质过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再生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志甲 李耀国 尹琰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9-162,共4页
根据湿空气和溶液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叉流溶液再生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简化,得出空气和溶液的质量、能量控制方程。根据数值求解的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简化,利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 根据湿空气和溶液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叉流溶液再生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简化,得出空气和溶液的质量、能量控制方程。根据数值求解的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简化,利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系统 再生器 传热传质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解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路则锋 陈沛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9-446,共8页
通过对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数学模型的合理简化 ,推导出描述这一热质传递过程的常微分方程组的分析解 ,并与未简化数学模型的数值解作对比 ,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所得分析解可用于分析填料高度上各参数的分布情况及各... 通过对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数学模型的合理简化 ,推导出描述这一热质传递过程的常微分方程组的分析解 ,并与未简化数学模型的数值解作对比 ,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所得分析解可用于分析填料高度上各参数的分布情况及各参量的变化对除湿性能的影响 ,并可用于除湿系统的设计校核计算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 传热传质过程 分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异种气体射流冲击浸没溶液中微小加热壁面的传热传质过程
4
作者 杨宁生 沈自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异种气体喷射冷却浸没液体中微小发热元件的传热特性,以及液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与吹气速率、喷嘴到加热表面的距离、液相温度、热流率、溶液物性等等之间的关系。用异种气体冲击浸没R-113或乙醇中的加热壁面,其传热显著增加,... 本文研究了异种气体喷射冷却浸没液体中微小发热元件的传热特性,以及液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与吹气速率、喷嘴到加热表面的距离、液相温度、热流率、溶液物性等等之间的关系。用异种气体冲击浸没R-113或乙醇中的加热壁面,其传热显著增加,在热流率不很高或液相温度较高时,加热壁面的温度可低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液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不仅随气泡对液体的扰动而增加,而且随壁面附近液相向气相蒸发传质而增加。本文分析了其传热机理,提出了一种同时传热传质的模型解释这种系统中特殊的传热特性,用实验数据对对流传热系数h_(?)以及传质引起的传热进行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过程 对流传热系数 热流率 传热机理 气体射流 传热膜系数 发热元件 强化传热 气液界面 对流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多通孔催化剂的工程研究——IV.异形多通孔颗粒反应-传质-传热耦合过程数学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樊蓉蓉 甘霖 朱炳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以乙烯氧化合成环氧乙烷多重反应体系为背景,根据YS-5环柱形银催化剂本征动力学,对12孔及24孔异形多通孔颗粒建立反应-传质-传热数学模型,通过正交配置法求解了颗粒内部的浓度及温度分布。结果表明,12孔及24孔多通孔颗粒的应用有助于提... 以乙烯氧化合成环氧乙烷多重反应体系为背景,根据YS-5环柱形银催化剂本征动力学,对12孔及24孔异形多通孔颗粒建立反应-传质-传热数学模型,通过正交配置法求解了颗粒内部的浓度及温度分布。结果表明,12孔及24孔多通孔颗粒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反应选择性和转化率,降低粒内温升。同时由模拟计算的数据得到12孔及24孔多通孔颗粒的L-H型主副反应宏观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多通孔颗粒 反应-传质-传热耦合过程 数学模型 异形多通孔催化剂 环氧乙烷 正交配置法 多重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却器的传热传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常建 范云良 杨强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对蒸发式冷却器传热传质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进行了讨论,重点是它的容积散质系数以及工艺水到水膜的传热系数.介绍了试验台和各测试仪表,给出了对两个试件的测试结果,整理了βxv和K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蒸发式冷却器 冷却塔 传热传质过程 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烧结回转窑传热传质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
7
作者 高传峰 乐恺 张欣欣 《冶金能源》 2012年第6期30-34,共5页
建立了窑长为90m的氧化铝熟料回转窑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烧结反应吸、放热对窑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料各成分能够在窑内完全反应结束,回转窑转速的提高增大了窑气、物料和内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 建立了窑长为90m的氧化铝熟料回转窑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烧结反应吸、放热对窑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料各成分能够在窑内完全反应结束,回转窑转速的提高增大了窑气、物料和内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喷煤量随窑产能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出口窑气温度和熟料温度分别由533.1K上升到610.3K和1239.3K上升到1292.9K,化学反应吸热比例由25.1%下降到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料回转窑 传热传质过程 化学反应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陶瓷坯体干燥瞬态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琳 张祺 +3 位作者 冯青 肖祥生 丁文斌 袁东海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2-800,共9页
干燥作为陶瓷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对陶瓷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分别取温度为70℃和75℃、湿度为0%和30%以及流速为2 m·s^(-1)和3m·s^(-1)的干燥介质,模拟2400 s内坯体干燥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不同流速、温湿度... 干燥作为陶瓷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对陶瓷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分别取温度为70℃和75℃、湿度为0%和30%以及流速为2 m·s^(-1)和3m·s^(-1)的干燥介质,模拟2400 s内坯体干燥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不同流速、温湿度的干燥介质对坯体干燥效果的影响。根据坯体干燥的瞬态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干燥介质的流速和温湿度能提高坯体的升温速率,但是提高干燥介质的湿度会导致坯体的干燥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 流速 坯体干燥效果 传热传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徽省粮食烘干机发展方向
9
作者 秦军卫 肖美华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7年第3期19-21,共3页
近年来,安徽省粮食烘干机发展迅速,有效降低了因气候潮湿、连阴雨等引起的粮食霉变和变质损失,改变了长期以来粮食干燥单纯依靠自然光晒干的方法。谷物干燥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会引起谷物本身的生物化学品质变化。
关键词 粮食烘干机 安徽省 传热传质过程 谷物干燥 粮食霉变 粮食干燥 品质变化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晓西教授
10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0-0,共1页
关键词 传递过程强化 传热传质过程 化学反应工程 强化传热 化学工程 非稳态 天然气水合物 冷凝箱 硕士研究生 系统节能
全文增补中
Influence of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non-uniform heat flux density on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of newly designed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
11
作者 LI Nan WANG Feng PAN Lia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96-312,共17页
In this study,innovative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on its surface was designed,and the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ellipsoid(without craters)and sphere pellets.In addition,furnace temperature and un... In this study,innovative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on its surface was designed,and the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ellipsoid(without craters)and sphere pellets.In addition,furnace temperature and uneven heat flux density effects on the pellet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ellipsoid pelle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pherical pellet on metallization ratio.However,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uniform heat flow,the ellipsoid pellet final 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were lower.Although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was not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were found improved,which will have a cumulative effect on the pellets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in rotary hearth furnace.Under varying furnace 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pellet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stant furnace temperature.After 1200 s,pellet F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o 123.6%,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increased to 113.7%and 102.2%,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arbon-containing pellet design used in rotary hearth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hearth furnaces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s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