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6 位作者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0-2844,共5页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1叶期至30d苗龄水稻发病率均为100.00%,40、50、60和70d苗龄水稻发病率依次为91.30%、4.17%、0.00%和0.00%。随着白背飞虱饲毒时间或传毒时间加长,水稻发病率会不断增高。当自背飞虱饲毒时间为60.18h或传毒时间为26.34h时,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因此,进行水稻品种抗SRBSDV人工接种鉴定时,传毒介体白背飞虱饲毒时间不应低于60.18h,待测苗20~25d苗龄时接虫,接虫密度为每苗接2头带毒4~5龄若虫或成虫,传毒时间不应低于26.34h。建议对现有的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材料)进行抗SRBSDV鉴定,从中发掘抗病材料,为水稻抗性育种工作者选择提供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获毒效率 传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奉节县烟田秸秆腐殖质所含病毒及其传毒效率检测
2
作者 金亚波 何伟光 +6 位作者 王振国 陈天才 罗建钦 黄崇峻 陈海涛 冉茂 孙现超 《植物医学》 2022年第3期61-66,共6页
明确烟田腐殖质携带病毒种类及其传播效率,对于烟田腐殖质处理防治病毒病传播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重庆市奉节地区烟田腐殖质中携带病毒种类,并种植健康无毒苗于腐殖质中,检测烟苗带毒情况,明确腐殖质传毒能力.结果表明,... 明确烟田腐殖质携带病毒种类及其传播效率,对于烟田腐殖质处理防治病毒病传播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重庆市奉节地区烟田腐殖质中携带病毒种类,并种植健康无毒苗于腐殖质中,检测烟苗带毒情况,明确腐殖质传毒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奉节地区腐殖质中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带毒率为100.00%和66.67%,高温待腐熟腐殖质烟草花叶病毒传毒率为66.67%,高温腐熟烟草花叶病毒传毒率为0,高温待腐熟和高温腐熟黄瓜花叶病毒传播率为0.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明确腐殖质能携带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且高温腐熟腐殖质能有效抑制烟草花叶病毒传播,高温能有效抑制黄瓜花叶病毒传播,为烟田腐殖质处理抑制病毒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腐殖质 病毒 传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感染两种病毒对烟蚜种群增长、寄主选择与传毒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佳 王亚峰 +2 位作者 蒲颇 陈媛 刘映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寄主植物烟草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单侵染及复合侵染后,对烟蚜种群增长、寄主选择行为及CMV的传播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两种病毒侵染烟草,尤其是复合侵染能降低对烟蚜的适合度,抑制烟蚜种群增长.烟蚜在依靠嗅觉和视觉... 寄主植物烟草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单侵染及复合侵染后,对烟蚜种群增长、寄主选择行为及CMV的传播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两种病毒侵染烟草,尤其是复合侵染能降低对烟蚜的适合度,抑制烟蚜种群增长.烟蚜在依靠嗅觉和视觉对寄主进行初次选择时,对CMV侵染烟草的选择率最高,当烟蚜取食寄主植物并直接判断食物品质后,会再次对寄主进行选择,最终对健康烟草的选择率最高.实验结果表明:CMV感染烟草后能吸引更多的烟蚜取食并获取病毒,同时降低烟草对烟蚜的适合度,促使蚜虫选择新寄主,从而有利于病毒在田间扩散.尽管烟蚜对病毒复合侵染烟草的选择率最低,但取食后对CMV的传播效率却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烟草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烟草 种群增长 寄主选择 传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可高效率地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荣乐 郑光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研究了桃蚜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的规律 ,结果表明 ,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30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取食时间为 70s以上时 ,获毒率达10 0 % ;带毒蚜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0 .2 5h ,当取食时间超过... 研究了桃蚜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的规律 ,结果表明 ,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30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取食时间为 70s以上时 ,获毒率达10 0 % ;带毒蚜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0 .2 5h ,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传毒时间时 ,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取食时间达 2h以上时 ,传毒率达 10 0 % ;带毒蚜虫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 1头 ,传毒率随单株植物带毒蚜虫数目的增加而升高 ,单株虫量达 15头以上时 ,传毒率达 1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植物病毒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 病毒传播 传毒效率 取食时间 获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昆虫和西瓜病毒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江俊起 王杰 王文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975-976,996,共3页
测定了棉蚜、桃蚜、菜蚜和麦蚜对胡瓜花叶病毒 (ZYMV)的传播效率 ,通过随机区组安排蚜虫种类和虫口密度以及饥饿时间和传毒时间两因素实验处理 ,并采用Ducan新复极差测验比较相互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 :①不同蚜虫种类的传毒能力... 测定了棉蚜、桃蚜、菜蚜和麦蚜对胡瓜花叶病毒 (ZYMV)的传播效率 ,通过随机区组安排蚜虫种类和虫口密度以及饥饿时间和传毒时间两因素实验处理 ,并采用Ducan新复极差测验比较相互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 :①不同蚜虫种类的传毒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表现为桃蚜 >菜蚜 >棉蚜、麦蚜 ;蚜虫密度以 3~ 5头传毒较好。②桃蚜不同饥饿时间的传毒效率差异显著 ,表现为饥饿时间从 0min延长到 5min可提高传毒效率 ,长于 5min(如 10min)与 5min无显著差异。③传毒时间从 0 .5h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西瓜病毒病 传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