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潜伏期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俣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9-1313,1319,共6页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始至今,COVID-19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和变异,产生传播力和毒力变化的变异株,如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以及Omicron(B.1.1.529)变异株。...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始至今,COVID-19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和变异,产生传播力和毒力变化的变异株,如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以及Omicron(B.1.1.529)变异株。深入研究不同变异株感染所致的COVID-19潜伏期有助于追溯传染源,确定密切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为及时调整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感染SARS-CoV-2野生株和不同变异株的COVID-19潜伏期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野生株的潜伏期在4~8 d,中位潜伏期约为5.5 d。感染Beta、Gamma变异株的潜伏期与野生株基本类似,约为5 d。感染Alpha、Delta和Omicron变异株的潜伏期则低于其他毒株,分别为4 d、4 d和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变异株 传染病潜伏期 流行病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调查数据和空间统计模型的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估算 被引量:47
2
作者 高磊 张慧 +13 位作者 胡茂桂 徐成东 夏愔愔 李涛 陈伟 何翼君 曹雪芳 辛赫男 张浩然 赵雁林 王劲峰 成诗明 金奇 刘剑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估算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我国结核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综合2013年多中心的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2013—2019年全国各县(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等多源数据,基于三位一... 目的:估算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我国结核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综合2013年多中心的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2013—2019年全国各县(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等多源数据,基于三位一体空间统计框架利用纠偏空间统计推断模型(Biased Sample Hospital-based Area Disease Estimation,B-SHADE)估算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利用交叉验证法和两个新增研究现场的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2013年,我国5岁及以上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8.08%(95%CI:13.73%~22.42%);15岁及以上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20.34%(95%CI:15.63%~25.06%),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男性潜伏感染率[24.02%(95%CI:18.27%~29.77%)]高于女性[16.91%(95%CI:12.13%~21.70%)]。B-SHADE模型对两个新增验证点估计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95%。结论:基于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B-SHADE的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估算填补了近年来相关全国性数据的空缺,将为我国适时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重点人群预防干预、完善“预防为主”的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传染病潜伏期 感染 预防和防护用药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结核病流行须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危人群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管理 被引量:46
3
作者 马艳 陆伟 +3 位作者 高磊 初乃惠 周林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缓慢,给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20年估算全球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近20亿,在无预防性治疗干预情况下,其中有5%~10%的感染者在一生中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结核病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更高...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缓慢,给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20年估算全球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近20亿,在无预防性治疗干预情况下,其中有5%~10%的感染者在一生中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结核病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号召推广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的预防干预,以实现结核病发病率快速下降的目标。笔者就LTBI流行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筛查方法、干预和管理建议等进行论述,为制定我国LTBI干预和管理策略及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传染病潜伏期 诊断 预防和防护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后学生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杜永成 林淑芳 +2 位作者 戴志松 陈代权 陈江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了解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学生接触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省级设置的每季度《学校肺结核患者接触者筛查季报表》,收集... 目的:了解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学生接触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省级设置的每季度《学校肺结核患者接触者筛查季报表》,收集2021年福建省辖区内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362所学校(含托幼机构)常规开展结核病筛查的31589名学生接触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寄宿与否、LTBI发生情况、接触患者的病原学结果和接触患者的职业等。分析学生接触者的LTBI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发生潜伏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31589名学生接触者中,LTBI者3785名,LTBI发生率为1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寄宿生和接触病原学阳性患者的学生发生LTBI的风险均较高[OR(95%CI)分别为1.139(1.063~1.221)、1.325(1.181~1.486)和1.093(1.017~1.172)];同时,相对于<5岁年龄组,其他年龄组的学生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20~24岁组为最高[4.633(2.557~8.395)]。结论:福建省学生接触学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后LTBI的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女性、寄宿生、接触病原学阳性患者及年龄的升高均是发生学生LTBI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传染病潜伏期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及预防性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78
5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 周林 +1 位作者 初乃惠 陆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74-878,共5页
主动发现和预防性治疗是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下,结核病防治行动的重要举措。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要实现全球终止结核病目标,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的主动发现,对结核病患者密... 主动发现和预防性治疗是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下,结核病防治行动的重要举措。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要实现全球终止结核病目标,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的主动发现,对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对新近感染和免疫力低下LTBI人群给予预防性治疗,是降低LTBI者发病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业内人士对预防性治疗的适用对象、化学药物预防性治疗方案和预防性治疗效果尚存在较多疑虑和争议,同时,新的诊断技术和预防性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研究和应用。有鉴于此,中国防痨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高危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及预防性治疗专家共识》,从LTBI检测原理,以及预防性治疗对象、诊断方法、化学预防和免疫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传染病潜伏期 诊断 预防和防护用药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估算专家共识 被引量:56
6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位作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高磊 张慧 胡茂桂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8,共5页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直接手段,也是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End TB)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国如何通过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的预防干预,实现结核病...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直接手段,也是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End TB)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国如何通过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的预防干预,实现结核病发病率快速下降的目标,值得探讨。其中,准确掌握我国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负担和流行特征是讨论策略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在缺乏全国范围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背景下,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全国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辅助变量,利用多中心的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小样本空间统计模型,开展了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的估算。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5周岁及以上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8.1%(95%CI:13.7%~22.4%);15周岁及以上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20.3%(95%CI:15.6%~25.1%),呈现随着年龄升高而增长的趋势,同年龄段内男性高于女性。领域内专家针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广泛论证并形成了《全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估算专家共识》,以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传染病潜伏期 预防和防护用药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祁雪 吴喜蓉 +5 位作者 郭雅洁 王咏红 马琦 陈玉莹 孙琳 申阿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53-658,共6页
目的分析罹患不同系统疾病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筛查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且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 目的分析罹患不同系统疾病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筛查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且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的19 09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诊断对患儿疾病进行分类,包括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分析TST和IGRA在不同系统疾病患儿中的筛查阳性情况、筛查结果的一致性及影响一致性的因素。结果在不同系统疾病患儿中,以TST筛查LTBI时,筛查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儿(4.56%,205/4492)、泌尿系统疾病患儿(3.01%,41/1361)、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82%,170/6039)和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患儿(1.78%,19/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83,P<0.01);以IGRA筛查LTBI时,筛查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患儿(1.13%,36/3191)、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儿(1.06%,66/6215)、泌尿系统疾病患儿(0.93%,19/2039)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0.90%,69/76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8,P=0.658)。在各系统疾病患儿中,TST和IGRA筛查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差(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一致率为96.92%(5853/6039),Kappa=0.193;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儿:一致率为95.19%(4276/4492),Kappa=0.165;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患儿:一致率为97.48%(1043/1070),Kappa=0.169;泌尿系统疾病患儿:一致率为96.77%(1317/1361),Kappa=0.173)。结论相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罹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儿童的LTBI感染率更高,且应用TST和IGRA筛查LTBI的结果不一致率也更高。在此类患儿中,建议同时采用TST联合IGRA进行LTBI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分枝杆菌 结核 传染病潜伏期 诊断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医院内感染
8
作者 吕宝成 任铁生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4期13-14,共2页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包括住院病人、陪床人或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感染并由各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但不包括病人住院时已有的感染及在医院外感染后(处于某传染病潜伏期)而住院期间才发病的带入性感染。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院外感染 传染病潜伏期 医院工作人员 伤口分泌物 条件致病菌 破伤风杆菌 机会致病菌 下呼吸道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