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杀鲑气单胞菌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分析 |
高雅彤
王致鹏
高晔
朱明
李杰
|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吴敏
邵轶智
卢彤岩
徐黎明
赵景壮
|
《水产学杂志》
|
2025 |
0 |
|
|
3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张文
徐立蒲
吕晓楠
潘勇
王小亮
曹欢
王静波
王姝
阴鸿达
王澎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 |
李亚军
王建福
海强
吕娜娜
罗志源
郸彩霞
李洁
刘哲
余海涛
|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国内养殖鱼类和进境鱼卵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检测及基因分析 |
刘荭
范万红
史秀杰
陈超
吕建强
何俊强
高隆英
江育林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
6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新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技术 |
何俊强
史秀杰
卢体康
贾鹏
郑晓聪
于力
兰文升
王津津
刘荭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4 |
8
|
|
|
7
|
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李杰
张涛
|
《甘肃畜牧兽医》
|
2024 |
1
|
|
|
8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原表位富集区的原核表达及应用 |
陶健
徐黎明
刘淼
赵景壮
曹永生
卢彤岩
尹家胜
刘红柏
|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9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陈进会
唐大运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石磊
李红梅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3 |
2
|
|
|
10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Sn1203株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赵景壮
徐黎明
任广明
董莹
曹永生
邵轶智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1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
尹伟力
林超
刘宁
贾鹏
岳志芹
孙涛
刘荭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5 |
2
|
|
|
12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毒株核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韩硕
赵前程
吴斌
李叶
王玫
|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13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新疆株的分离与鉴定 |
赵羽涵
徐黎明
刘淼
卢彤岩
刘红柏
|
《水产学杂志》
CAS
|
2016 |
7
|
|
|
14
|
实时定量RT-PCR检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岳志芹
刘荭
梁成珠
高宏伟
徐彪
邓明俊
江育林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
15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微型基因组表达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效应 |
王会英
蒋烨
赵丽丽
唐丽杰
乔薪瑗
姜艳平
崔文
李一经
刘敏
|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6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G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郑怀东
刘学光
杜杨
李强
郭欣硕
王秋雨
|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7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的建立 |
尹伟力
刘瑶
倪杨帆
张四化
岳志芹
孙涛
|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8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糖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
朱旭
兰文升
刘荭
高隆英
杜鹃
陈孝煊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19
|
检测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梁君妮
尹伟力
刘鹏
马晓玲
段效辉
林森
|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20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韩姝伊
何亚鹏
时晓
杜迎春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