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 |
李亚军
王建福
海强
吕娜娜
罗志源
郸彩霞
李洁
刘哲
余海涛
|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杀鲑气单胞菌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分析 |
高雅彤
王致鹏
高晔
朱明
李杰
|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张文
徐立蒲
吕晓楠
潘勇
王小亮
曹欢
王静波
王姝
阴鸿达
王澎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李守湖
张雪青
石建高
|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李杰
张涛
|
《甘肃畜牧兽医》
|
2024 |
1
|
|
6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CJ-13株糖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 |
吉尚雷
张培军
卢玉婷
王建超
李月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国内养殖鱼类和进境鱼卵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检测及基因分析 |
刘荭
范万红
史秀杰
陈超
吕建强
何俊强
高隆英
江育林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8
|
进境鱼传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风险分析模型的建立 |
吴斌
孙铭英
于畅
蔡晓萍
|
《水产学杂志》
CAS
|
2014 |
3
|
|
9
|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糖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
赵景壮
徐黎明
刘淼
曹永生
尹家胜
刘红柏
卢彤岩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0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高效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徐黎明
刘红柏
徐进
卢彤岩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1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分离株病原学研究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焦雪
吉尚雷
张培军
冷东泽
茆安亭
李月红
|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1株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的分离与鉴定 |
吉尚雷
李月红
卢玉婷
张培军
|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3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抗原性分析 |
谢三磊
温书香
罗琳
马志宏
李桂萍
李铁梁
姜娜
邢薇
孙惠玲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新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技术 |
何俊强
史秀杰
卢体康
贾鹏
郑晓聪
于力
兰文升
王津津
刘荭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4 |
7
|
|
15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原表位富集区的原核表达及应用 |
陶健
徐黎明
刘淼
赵景壮
曹永生
卢彤岩
尹家胜
刘红柏
|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进境风险分析 |
景宏丽
刘晓飞
梅琳
仇松寅
徐立蒲
张舟
张旻
王娜
袁向芬
吴绍强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22 |
2
|
|
17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Sn1203株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赵景壮
徐黎明
任广明
董莹
曹永生
邵轶智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
尹伟力
林超
刘宁
贾鹏
岳志芹
孙涛
刘荭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5 |
1
|
|
19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陈进会
唐大运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石磊
李红梅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3 |
1
|
|
20
|
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工程菌发酵工艺研究 |
赵景壮
徐黎明
刘淼
曹永生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
《水产学杂志》
CAS
|
2016 |
0 |
|